【刊前絮语】
如果民国有朋友圈
2016年05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徐静
 
  一边在庆幸今年济南的春天不再是“短得不值一提”,一边又被朋友圈“6月初济南一脚踏入高温圈”的消息刷屏。夏天的济南素有“火炉”之称,突然很想知道,若是从前的文人大家到济一游时也会发微博或微信,他们笔下的济南之夏会是啥样?
  “沧浪亭上朝来坐,四面清香来晓飔”;“荷叶飘香已悦神,不须花醉往来人”。在本版《名家笔下济南的夏天:夏挹荷浪风自来》一文作者魏敬群的眼中,古今名人夏日游览济南,无不对铺天的莲荷赞赏有加,咏唱的诗句也是不胜枚举佳作荟萃。唐宋以来,济南养育或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近现代文化名人老舍、季羡林、胡适、周作人、沈从文等更是在济客居或小住。所以,我们看到济南的酷夏给了老舍先生一个“下马威”,给了季羡林捉蛤蟆钓虾的欢乐时光,也给了王献唐桥上倚栏剥食莲蓬的闲情逸致。
  而我,还会在篇篇游记中搜寻老济南人的身影,总觉得有了他们,黑白默片的老济南也会生动起来。1934年曾在济南小住的艾芜,他描写济南名胜风情的散文篇章之多,仅次于老舍。他在《黑虎泉》一文中写道:“黑虎泉周围却有游人的脚踪:或张着嘴巴,笑欣欣地望着那吐水的虎头,或是背着双手,哼哼地念着壁上的碑文。”1947年来济探亲的女作家谢冰莹在《济南散记》中写道:“还没到趵突泉,但我预感到趵突泉就在眼前了。因为我看见许多人挑着水桶,或者推着水车,络绎不绝地往南走去,我便知道这些人一定是去汲水的。”
  由此,本期人文周刊中,特意编辑了一篇介绍谢冰莹与山东渊源的文章,《女兵作家谢冰莹与台儿庄大战》一文讲述了谢冰莹当年以战地记者身份到台儿庄进行战地采访的过程。作者李海流专门解释说: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文坛有三位女寿星:大陆的谢冰心、台湾的苏雪林、由台湾到北美的谢冰莹。很多人误认为谢冰莹与谢冰心是两姐妹,其实不然。冰心生于1900年,福建长乐人;冰莹生于1906年,湖南新化人。冰莹在学生时代就读冰心的作品,在抗战时期听她讲《闲话燕园》。冰心是闺秀型作家,冰莹则是“战士型”文人。一个囿于个人的情感天地,一个却跑到前线行军打仗、写文作记。不过,我看到享有“女兵作家”之誉的谢冰莹写下的《济南游记》时,体味到的却是她敏感细腻、感世伤怀的另一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