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后裔牟国:
千里东迁,留下多少传奇
2016年10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张九龙
  2013年,位于莱芜辛庄镇赵家泉村的牟国故城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使牟国重新回到了人们关注的视野中。一头牵着莱芜,一头牵着烟台,这个不怎么显赫的国家因千里迁徙,在山东大地上留下了许多传奇。
火神后裔
居牟汶河之阳

  牟汶河是大汶河的重要源头之一,同时也是莱芜的母亲河。“汶”指的是下游汇入大汶河,而“牟”则是指这里曾经存在的古牟国。牟国又叫牟子国,莱芜古称“嬴牟”,亦是由此得名。
  牟国一脉是祝融的后裔,祝融是“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相传正是祝融教会人类使用火。牟人最早的发源地应在祝融族原来居住过的地方,即今河南新郑一带,而后陆续迁徙,一支来到山东,与当地土著逐渐融合,成为东夷中的“牟夷”。
  商朝对待东夷的总体战略是强力打压和武力征服,这其中自然也包括牟人。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到商朝末年周人起兵时,殷商王朝终于要为自己昔日的傲慢付出惨痛的代价了。这一次,牟人和许多东夷族人一样,毫不犹豫选择站在了周人这边。据说牟人还直接参与了殷周大战,其部族首领担任军事要职,立下不少战功,协助周人取得了胜利。
  天下平定之后,周朝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牟人就是在这一时期作为盟邦被分封到莱芜,建立牟国的。作为子爵之国,牟国疆域有二百华里,大约包括今天莱芜的东部、南部及新泰、沂源的各一部分。牟国的都城选址于现在的莱芜辛庄镇赵泉村,是块山美水美的风水宝地。牟国故城居牟汶河之阳,地势平坦开阔。故城北面有座鹏山,海拔不过368米,山顶陡峭,相传曾有大鹏集于上。
  如今,故城城墙的南、西两面已不见遗迹,东、北两面城墙保存略好。城墙南北长约620米,东西长约520米,面积近32万平方米,城址范围内散布着大量瓦砾和陶器残片,多为春秋时期遗物,可以大体想象当时的繁华景象。
硝烟不断
齐鲁长勺古战场

  在经历了400多年的安定生活后,在春秋战乱时期,牟国不可避免地成为鲁国的附属国。鲁国虽然一向以秉持周礼的姿态自居,但是对待众多的依附国从来都是颐指气使。此时的牟国除了岁岁朝贡外,连内政外交也要看鲁国的脸色,日子过得颇为虐心。
  随着齐鲁两国开始硬碰硬,牟国最后的安宁都没有了。牟国处在泰、沂一带,长期以来是齐鲁两国的战略平衡线,自然也成为两国军事博弈的焦点。齐鲁两国经常在此有军事动作,这可让牟国的老百姓遭了不少罪。
  小打小闹已令人叫苦不迭,打起大仗来更是举国生灵涂炭,比如著名的齐鲁长勺之战就发生在牟国境内。公元前684年,为报鲁助公子纠争夺君位之仇,齐桓公不听管仲劝阻,出动大军攻鲁,进逼鲁国都曲阜。见大敌当前,鲁庄公发兵抗御,将大战战场放在了战略要地——牟国境内的长勺。
  鲁庄公听从了曹刿的建议,巧妙用兵,后发制人,最终以弱胜强击退齐军,为两国换来了数年的和平。长勺之战是齐桓公争霸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也是鲁齐长期斗争中鲁国一次罕见的胜利,成为春秋战国十大著名战争之一,其中“曹刿论战”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鲁国毕竟实力还是略逊一筹,再加上后来齐桓公励精图治,大力改革,齐鲁两国原有的战略平衡线最终被打破。公元前567年,齐灵公灭莱之后,没有后顾之忧的齐国掉头西扩,攻击鲁国北部边境地区,先后进行了“城之战”、“防之战”、“崔杼攻鲁”等一系列吞并战争,牟国也沦为了齐国的附庸。到齐吴艾陵之战时,齐军已将牟国的艾邑作为战场,说明此时牟地实际已为齐国控制了。
  属鲁,百姓苦;归齐,百姓苦。无论是依附于鲁国还是依附于齐国,牟国只是别国手中的一枚棋子,无论心里愿不愿意,大国发话想要借块土地当战场,牟国岂有不乖乖听话的道理?最终遭殃的还是当地无辜的平民。
被迫东迁
辗转千里奔半岛

  虽然牟国到了如此田地,齐国还是不愿高抬贵手,又有了别的盘算。虽身处礼崩乐坏的时代,作为军事上的胜利者,往往还愿将自己摆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于是,齐国打败了几百年来的宿敌莱国后,想出个把牟国贵族迁到莱国土地去的妙招。
  莱国虽然被灭掉了,但是残余的势力还在,百姓也对故国有较强的依赖心理,随时都有可能被煽动起来对抗齐国,而齐国此时又没那么多的精力一直盯守。至于牟国,虽然已是囊中之物,但牟国贵族的影响力还在,始终是个隐患,因此,齐国采用了迁移的办法来削弱他们的力量。齐王把以前莱国的一部分土地“赏赐”给了牟国贵族,让他们举家搬迁,表面上看是彰显了齐王的博大胸怀,实际上与流放边疆无异。
  尽管明明知道这是个火坑,可牟人也不敢不跳,于是麻利儿卷铺盖走人,一路东去。莱芜正东是沂山,山高无路,狼虫虎豹出没频繁,牟国迁移从莱芜出发,必须绕过沂山往东走,应该是先走临朐,再往东经安丘等地,过胶莱河以后顺着渤海走廊前进。如今在安丘境内有座山叫做牟山,或与牟人东迁有关。
  翻山越岭跨越一千华里的空间,牟人最终来到了烟台牟平、福山一带,在那里重建了牟国。东迁后的牟国国都故城位于烟台福山区古现镇三十里堡村南的丘陵坡地上。故城呈不规则四方形,四周城垣犹存,气势雄伟,东、南、北门痕迹清晰。细观城内,仍可看出昔日布局,南北有条中央大道,西南系宫殿区,西北有监狱遗址,东北为商业区,有冶炼作坊遗址,东南角设炮台。
  虽未进行过考古发掘,20世纪60年代农民整地时,已有钱范、刀币、铁犁、石磨、瓦当、陶器和冶炼残渣等出土,足以证实当年牟国国都内人烟稠密、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
  最终,齐国继续扩张,一举吞并了牟国,齐国的疆土东扩到胶东半岛。牟国消失后,其国都城内仍有人居住,至清代中期,才人去城塌,逐渐荒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