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过国:代夏挑大梁,治水有远见
2016年12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张九龙
  过国的国君是浇,在寒浞代夏过程中,冲在最前面的就是身为寒浞长子的他了。这位力大无穷的国君对外凶猛残暴,总会给予敌人最血腥、无情的打击;对内虽然爱好游猎,但还能勤修政事,特别是在治水用水方面,寒浞父子确实高人一筹,颇有远见卓识。
寒浞之子
灭夏之战当先锋

  夏朝的开国国君是著名的治水英雄禹,他将王位传给儿子启,开始了中国“家天下”的传统,启死后又传给儿子太康。禹不会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刚建国不久,家里就出了太康这么个不肖子孙。
  太康田猎无度,流连于美色酒肉之中,很快就使夏王朝陷入分崩离析。这时,东夷人首领后羿迅速西进,并采取“因夏民以代夏政”的政策,夺取了政权。可惜,后羿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执政后自恃善射,四出游猎,“不修民事”,并且委政于寒浞。
  寒浞在历史上口碑不佳,长于弄权,不仅“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骗取了后羿信任,总揽大权,而且还趁后羿外出打猎的时候将其谋杀,夺其王位,占其妻妾,并谋划彻底推翻夏后氏。
  寒浞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浇,一个叫殪,据说是他和后羿的妻子生的。传说无从考证,但他这两个儿子确实勇猛过人,颇有才干,很快成为寒浞代夏最得力的助手。
  经过十多年的准备,寒浞终于发起了大决战,先命长子浇率主力部队攻打斟灌氏的弋邑,自己和次子殪各率一军虚张声势佯攻夏都,使他们不敢增援斟灌氏。结果斟灌氏孤军作战,很快被强大的寒浇军击败,弋邑陷落。
  寒浞首战告捷,喜上眉梢。他封长子浇为过王,镇守今山东莱州西北的过邑,建立了过国。有了自己的根据地,浇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性情也越发残暴。
  过国国君浇力大无穷,勇武过人,最受寒浞器重。此后八年间,在寒浞的授命下,浇多次出兵攻打和夏王室关系密切的斟灌氏、斟鄩氏。最终,浇成功攻下了夏都,夏王相及族人皆死于其手。这还不算,嗜血成性的浇下令屠杀城中军民和夏后氏大臣,使得宫室内外血流成河。普通百姓倒是被饶了一条命,但下场也没好到哪里去,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沦为了奴隶。夏后氏国破家亡,从此,浞、浇父子以为天下归己,更加骄恣奢侈,肆无忌惮。
少康中兴
设计除掉过浇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光阴如梭,转眼间四十多年过去了。夏王相的遗腹子少康已经长大成人,多少年来他一直不忘国耻,思忖复国大业。终于等到了时机成熟的日子,少康凭借手中掌握的军队,在夏朝遗臣的扶助下,举起了复国大旗,纠合同姓部落,向寒浞父子所在的寒国、过国等地发起攻击。
  首当其冲的就是过国。经历了许久的太平年月,国君浇除了处理些日常政务外,平时最喜欢打猎。这天,浇带领随从到野外打猎,遇见了一只花鹿。他自恃武功盖世,嫌车马太慢,竟弃车而追,疾步如飞,把随从远远甩在后面。
  等他追至西南海滩丛林中,眼看要赶上花鹿了,忽然丛林间闪出一伙“猎人”,蹿出几十只猎犬,将他团团围住。浇见来者不善,赶紧慌忙应付,死拼硬抵。可是双拳难敌四手,浇的腿上被猎狗咬了一口,鲜血迸流,摔倒在地。群犬见有机可乘,蜂拥而上一阵乱咬,浇再无抵抗之力。过了一会儿,见浇已经断了气,那伙“猎人”上前,拿刀割下浇的首级,扬长而去。
  过了好久,浇的随从终于追到此处,只得收了尸身,回城复命。没想到刚到城下,只见夏军摇旗擂鼓而来,前面有人高高挑着浇的头颅。夏军高呼:“过浇逆贼,已伏天诛。尔等胁从之人,还不速来投降,更待何时!”过国的士兵见此情景,纷纷投降。这就是当地流传的“少康设计灭过浇”的故事。
  士兵忙着缴械投降,没人再理会浇的尸体。他的尸体被随意抛在野外,散发着恶臭,当地百姓用土掩埋成一个大冢,被后人称为“浇冢”。当年诛杀寒浇的地方,被人们称为“诛寒台”,“诛寒台”前面的沟被人称为“诛寒沟”,后来这里慢慢聚成一个村落,为今朱汉村。
  随着浇被诛杀,存在了四十多年的“短命”过国也草草退出了历史舞台。过国子民纷纷以“过”为姓氏,这就是今天过姓的由来。
开凿浞河
修筑防潮大堤

  寒浞是寒国国君,驻地潍坊寒亭;浇是过国国君,驻地莱州。有意思的是,潍坊寒亭有条浞河,莱州也有条浞河,这两条河都与寒浞父子有关,也成为今天了解寒国和过国历史最直观的方式。
  分处两地的浞河,尽管名字相同,形成原因却并不一样,寒亭的浞河属自然河流,而莱州的浞河则是一条人工河流,清乾隆年间的《掖县志》记载:“浞河,城西六十里,世传寒浞所凿,俗名浊河。”又载:“浞堤在城西六十里,高厚如阜,东西长二十里许。”如今,在浞河下游河段的莱州土山镇,有紧挨在一起且村名中带有“浞”字的五个村子,分别是:小浞河村、浞东村、浞西村、浞南村和浞李村。
  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浇为什么要花大力气修建这么一条人工运河呢?当地百姓口耳相传,浞河曾是一条运粮河,因为运粮船太多,把河水都搅浑了,所以后来就有人把它叫成了“浊河”。传说浞河向西经水路一直能通到寒亭,向东可以一直通到平度大泽山,寒浞父子用它来运送军粮等物品,不仅加强了寒国与过国的联系,而且也能有效保障战时物资供给。如果莱州境内的这条浞河确系寒浞组织人力所凿,那么它就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运河了。
  除了浞河,当地还有处历史遗迹,亦与过国有关。莱州土山镇位于莱境西南,北濒渤海,境内有座土山,镇的名字也因此而来。土山被称作一座山,在今天看来已是徒有虚名,所谓的土山,现在只留有一处高约20米,底基周长不足百米的陡峭巨石。
  据当地百姓回忆,早年间土山很大,也确实是土质。几十年前,土山还残存着长二三里、宽百余米、高三十多米的高大土埠子,大致由东北向西南走向,后来由于修路等原因,只剩下现在这一丁点儿。
  按照原先土山的走向,如果在地图上向两端延伸,东北方向可直指过国都城遗址,而西南方向可指向寒亭。可以设想:在寒浞时代,莱州、昌邑和寒亭北部沿海有一条断断续续的自然隆起带,浞浇父子为防水患,就组织子民因地制宜,把断的地方连接起来,最终形成了一道自莱州、昌邑,然后又到寒亭的防潮大堤,这着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壮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