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学生复习考试靠头顶扎针提神?
专家:非专业人士可用手按摩,不可轻易模仿
2017年01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网络盛传的帖子。(资料片)
     近日,一则“太拼啦,云南某高校学生为复习提神用银针扎自己”的帖子在朋友圈被大量转发,引起了大量市民的关注。帖子中表示,云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期末考试为了给自己复习提神,用银针扎自己百会穴和四神聪,并感慨“医学生也太惨了吧,复习最新高度”。
  本报记者 陈晓丽

  针灸专业学生常拿自己练手
  在网上的帖子里,还配发了不少相关照片,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确实头顶扎着针在图书馆看书。虽然网友们一片震惊,评论中同样针灸专业的学生却相当淡定,“这是针灸推拿专业学生习以为常的事情。”
  5日下午,山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王健告诉记者,其实这种情景在针灸专业很常见,学生经常在利用水果、棉花等物品练习熟练后,再给自己和同学扎针进一步练习,“网络图片中他们扎针的位置叫做百会穴,在这个位置上扎针可以缓解用脑疲劳,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有助于提升记忆力。”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上方的位置,下面就是大脑颅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危险性较小。”但是,王健也提醒道,尽管如此,在这个穴位扎针对扎针的角度和深度都有很高要求,非专业人士千万不可随意模仿,否则可能会有疼痛、出血等情况,甚至更加危险,“即使是针灸专业的学生,一般也要到大三以后才敢这样扎针。”
  据王健介绍,其实具有类似醒神益智效果的穴位还有风池穴和天柱穴,“不过这两个穴位的危险性更高,穴位下面是延髓,连接着神经、呼吸、心跳等中枢系统,一旦扎出问题,后果很严重,专业针灸医生在扎的时候也会非常小心谨慎。”
  王健建议,如果非专业人士在脑力劳动较多,感觉疲惫时,可以用手按摩头顶位置,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针灸应用广泛,但不能包治百病
  “针灸是中医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王健解释道,“主要是通过对人体相应穴位进行刺激,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从西医角度来看,针灸主要是作用于血液系统、神经系统,并且对脏器功能进行调理。”
  其实针灸适应的病症和人群非常广泛。根据《黄帝内经》记载,在当时80%—90%的疾病都可以通过针灸的手段来治疗。而到了近现代时期,对于针灸的应用范围则有两个标志性事件,一个是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针灸对于43种疾病的治疗具有明确效果,包括疼痛类、消化类、五官类和神经类疾病。另一个则是2006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知名教授进行的统计调查,一共有230多类疾病可针灸治疗,包括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和五官。
  “虽然如此,针灸并不是包治百病。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治疗手段。不同的疾病以及同一种疾病的不同病情阶段,效果最佳的治疗手段都不一样,选择时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明确诊断的基础上进行。”王健举例表示,例如对于中风来说,在急性期建议用西医手段治疗,而在恢复期,目前国内外都已经广泛使用针灸治疗。
 □相关链接                   
世卫组织推荐使用针灸的疾病
  急性鼻窦炎、急性鼻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气管炎、支气管气喘、急性结膜炎、中心性视网膜炎、近视(儿童)、单纯性白内障、牙痛、拔牙后疼痛、牙龈炎、急慢性咽炎、食道和贲门痉挛、恶逆、胃下垂、急性和慢性胃炎、胃酸增多症、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疼缓解)单纯性急性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结肠炎、急性菌痢、便秘、腹泻、肠麻痹、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早期如3到6个月内)、中风后的轻度瘫痪、周围性神经疾患、小儿脊髓灰白质炎后遗症(早期如在6个月内)、美尼尔氏综合征、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遗尿、肋间神经痛、颈臂综合征、肩凝症、网球肘、坐骨神经痛、腰痛、关节炎。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