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违拆临,彰显公平更提升公信力
2017年01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九龙

  济南市依法整治违法违章建设领导小组8日发出今年“1号文件”,并公布第一期拆除任务计划表,近300处违章建筑和600多处违法户外广告上榜,涉及各县区和高新区管委会、南部山区管委会,由此吹响了2017年济南“拆违拆临”的号角。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计划表,榜上有名的这900多处违章建筑和违法户外广告将在1月底全部拆除,此次行动时间之快、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在济南城市管理史上是空前的,彰显了政府对“拆违拆临”的决心。显然,这才仅仅是个开始,后面只会越来越严,今后再想浑水摸鱼修违章建筑和户外广告的,真得好好掂量掂量了。
  2017年,“拆违拆临”被写进了济南市五项重点工作之一,与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棚改旧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并列。举全市之力“拆违拆临”,究竟是不是小题大做、杀鸡用牛刀呢?看看李铁柱的那封信,看看第一期900多个拆除任务指标,再看看大街小巷无处不在的违章建筑和户外广告,自然就有了答案。
  到了一座城市,人们首先直观看到的不是各种经济指标,而是道路和路边的景象。如果私搭乱建无人问津,到处一副脏乱差的模样,这座城市的综合实力又能强到哪里去呢?城市的口碑是靠自己挣来的,打扫干净屋子好请客,今天花大力气“拆违拆临”恰恰印证了这个道理。更何况,违章建筑和户外广告存在安全隐患,侵占公共空间,及时清除是绝大多数市民的心声,这是“面子”问题,也是“里子”问题。
  违章建筑和户外广告损害的不仅仅是城市的脸面,更影响了城市的公平正义和政府的公信力。遵纪守法的人吃亏,违规建设的人得利,长此以往,“老实人”只会越来越少,城市面貌和政府形象必然大打折扣。管理上存有弱点、盲区,城市就不会有个健康的体魄,没人管、不愿管,日子久了,就会管不了、管不完,这是个恶性循环。如果眼皮子底下违建的“小事”都管不住,又怎么能把“大事”办好?“拆违拆临”拆的是违章建筑和户外广告,实际上,拆的何尝不是有关部门得过且过的懈怠作风和管新放旧的畏难情绪。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拆违拆临”看似事小,实则不易,否则也不会有违建遍地开花的现状,如今举全市之力来整治,说明违建已经到了需要下猛药才能治沉疴的程度,这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正视、警醒和反思。另外,集中整治的同时,应完善相应制度措施,在全市持久形成不敢建、不能建、不想建的氛围才能保持整治成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