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开学5所高中搬到郊区新校
今年启动第二轮标准化食堂建设,实现校校有食堂
2017年01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青岛十九中新校。
   本报记者 李珍梅
  青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满意度位列全国19个重点大城市首位,获批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一本达线人数首次超万人……过去的2016年,青岛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7年,青岛将继续提高全市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所占比例,启动第二轮标准化食堂建设工作,95%的学校将建成智慧校园。今年春季学期,五所高中将搬入新校区。
5所高中今年搬家,向所在地招生
  过完这个寒假,青岛五所外迁高中的学生们就要搬家了。今年春季学期,青岛六中、青岛九中、青岛十五中(青岛实验高中)、青岛十九中、青岛三十九中,这五所学校的2015级和2016级的学生将正式搬迁至新校区。五所外迁高中面向新建高中所在地招生。青岛高中有“走出去”的,也有“走进来”的。去年,崂山一中、崂山二中和青岛高新职业学校三所学校划归局属学校。这意味着,青岛市的高中格局将发生很大变化。
  从2017年开始,市内三区和崂山区的高中要统筹招生,市区的学生可以报考崂山一中、崂山二中,崂山的学生也可到市区中学就读。
  青岛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外迁的局属学校面向当地招生,有利于普通高中开展融合教育。而崂山区高中划归局属,有利于进一步统筹全市高中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促进高中多样化发展;有利于提升崂山区三所学校的管理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质量。
三年内再建337所标准化食堂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自2014年起,青岛市把建设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列为市办实事,到去年年底,市、区两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近3.4亿元,用于标准化食堂建设。举办了9期培训班,全市中小学后勤管理干部、食堂管理员和食品从业人员共计2000余人受训。目前,青岛市现有中小学校1099所,其中726所学校拥有标准化食堂,解决了77万名学生的就餐问题。
  根据规划,2017年,青岛市将启动实施第二期中小学标准化食堂创建,计划再用3年时间,将在目前没有食堂的337所学校新建标准化食堂,基本实现校校有食堂,预计总投入高达5亿元。市本级财政将对经济相对落后区市加大奖补力度,推进标准化食堂建设工作,让每一个学生吃上学校食堂做的安全、营养、可口的饭菜。据介绍,未来3年开展标准化食堂建设,农村学校原则上要有食堂,没有食堂的也可以以乡镇为中心建设配餐中心,解决学生的用餐问题。城区学校原则上必须建设食堂,无法建设食堂的区市教体局可安排建设配餐中心。
继续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2017年,青岛市将继续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协调推进复旦大学等已引进项目运行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等相关校区建设,打造教育、科技和人才新高地。培育职业教育特色,对接“三中心一基地”建设,优化职业学校和专业布局,加快推进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岛蓝色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建设,打造一批品牌职业院校。
  目前,青岛已引进并运行的高校有13个,其中包括山东大学青岛校区、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财富管理研究院、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研究院(校区)、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等。青岛市已签署合作协议并正在推进的国内外高校(机构)有14个,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中科院科教园)、同济大学青岛高等研究院、清华大学大数据中心和清华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北京大学青岛科技园和海洋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青岛研究院等。
全市一本达线人数首次超过万人
  2016年青岛市普通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全市本科一批达线人数首次超过万人。
  根据我省公布的新高考改革方案,2017年秋季高中入学新生开始,考生夏季高考考试成绩由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和考生选考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组成,即“3+3”模式。考生录取则采用“两依据一参考”方式录取,即依据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参考高中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情况。“3+3”科目中,语文、数学、外语为全国统考科目,各科满分分值为150分,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纳入高考录取的等级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爱好,结合高校招生对等级考试科目组合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等级考试科目中选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