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出圆珠笔头,上了外媒的头条
2017年01月1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这个星期,“中国造出圆珠笔头”这条新闻,不但上了国内媒体的头条,还成了外国媒体关注的焦点。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财富》杂志网站、美国网站“商业内幕”等,都发布了这条新闻。
  11日,BBC网站以《圆珠笔的力量:中国成功造出了自己的圆珠笔头》为题,发布了中国造出圆珠笔头的消息。BBC在新闻开头就提到,中国能往太空发射卫星,每年能生产上千万部手机,还能建高铁,但一直制造不出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最近,中国太原钢铁集团终于成功造出了属于中国的圆珠笔头。此前,每年有无数支圆珠笔在中国的工厂中被制造出来并卖往全世界,但圆珠笔的重要组成部分——笔头,由于对钢铁质量和尺寸精确度的要求高,只能从德国、瑞士和日本进口。
  网友在这条新闻下的留言,或许可以给我们更直观的体验。一名英国网友说:“我们总是说中国制造的东西多差多差,但不能否认的是,他们造出的东西确实便宜。”还有人说:“中国人只负责制造,不管创新。”在这些网友的眼中,中国还是那个传统意义上的“世界工厂”:产品数量多,价格便宜;但质量嘛,都这种价格了,还对质量奢求什么?
  或许,这就是中国一定要实现自产圆珠笔头的原因,我们希望摆脱“劣质制造工厂”的国际形象。外媒显然也看到了这一点,BBC提到,生产笔头象征着中国对创新能力、高科技产业和精细制造上的侧重。美国QUZRTZ新闻网站在报道这条新闻时,则用了《小小圆珠笔头成为中国创新经济新象征》的标题。一名网友说:“我开始以为这则新闻是个关于全球化的笑话,但看完以后我才明白这项成就的意义:这确实是中国国内制造能力增强的象征。”
  得知中国之前一直不能制造圆珠笔头,也有外国网友很惊讶地表示:“真的吗?中国的笔卖得那么便宜,我一直以为笔头也是他们自己造的。”也有网友提出疑问:虽然中国历经数年科研与实验,才成功造出圆珠笔头,可这至少说明,中国具备这一能力,但为什么之前没有执著于一定要用自产笔头呢?
  关于这一点,在BBC的报道中,香港大学工业与制造系统工程系一名姓黄的教授说,中国在精细工程制造方面似乎总有那么点不足:在国防和航空这种“大”领域,人们一般会精益求精,不放过每个细节;但在类似圆珠笔头、计算机芯片之类的“小物件”方面,如果自己不能制造,那依靠进口也没关系。“我们中国人提倡工匠精神,但有时这种精神是否能贯彻到位,也是个问题。”他说。在脸书网上,一名网友的评论也有几番道理:“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圆珠笔头不像太空飞船或者国防武器那样,能起到明显提升和维持国力的作用。”
  尽管国外媒体和网友观点不一,但中国这次创新确实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作为中国人,最开心的莫过于以后在用圆珠笔时,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这支笔100%都是中国制造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