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评】
喜欢书的人,都会喜欢插画
2017年01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英国插画师》 崔莹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汪家明

  “插图”,《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插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内容的图画,包括科学性的和艺术性的”;“插画”的解释则为“艺术性的插图”。若以这种标准衡量,本书中前五位都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插画师”,他们的主要作品并不是为了帮助说明文字内容的图画,而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绘本”,是以图画为中心的。然而,在插画历史上,绘本和插图,还有中国的连环画,其实很难区分。绘本画家和连环画画家,乃至许多油画家、国画家、版画家都创作了不少插画——插画本来就不以绘画材料分类(如油彩、水墨、木刻),它更宽泛、更兼容、更自由,也更平民化。
  我打小喜欢外国插画,搜罗多年,写了不少文章,其中关于英国的六篇。奇怪,竟没有一篇所谈与本书中的画师相关,连我特别欣赏的插画师,如《大卫·考坡菲》的哈伯特·奈特·布朗、《傲慢与偏见》的查尔斯·波洛克和休·汤姆森、《鲁滨孙漂流记》的理查德·弗洛特、《十日谈》的斯蒂尔·萨维奇、《坎特伯雷故事集》的爱德华·柯莱·伯恩—琼斯、《福尔赛世家》的安东尼·格罗斯……都没有。由此观之,在英国那个神奇的后工业革命年代,人们对知识、文化和出版物的巨大需求,加之技术的进步,造就了太多插画家。在范用先生留下的《现代英美图书插图》中,涉及的插画家不啻数百,本书中有奥伯利·比亚兹莱和菲尔·曼在列。这本英国画册出版于1931年,本为叶灵凤旧藏,后由叶夫人转赠给范用。封二板板正正贴着叶灵凤那张著名的凤凰藏书票,扉页上钤着范用的藏书章,可以看出,两位前辈对这本画册的钟爱。的确,叶灵凤在他的《读书随笔》中,有五篇文章谈论比亚兹莱,有十多篇文章与插画有关。范用为三卷《读书随笔》设计封面,全用比亚兹莱作品。两位先生的心是相通的。我想,喜欢书的人,都会喜欢插图吧!鲁迅先生对图书插画的孜孜以求,早已成为业界佳话。在爱书人的心目中,插图的作用绝不止于“说明文字内容”,它有独立的艺术价值,这本《英国插画师》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喜欢书中的每一位画师。作者收罗这些久远的画作不容易,讲述画师们的生平倒是轻松有趣。那位一生未婚,一生都在精神恋爱的格林纳威(据考,她自写自画的童书《在窗下》是全世界最早的绘本),她的作品的最大魅力竟然是“完美而不真实”!她给所爱的人写了一千五百封信,不管对方回不回信,反正就是写,这也符合她“完美而不真实”的调性。像她这样的怪人本书中有好几个,迷猫的,迷老鼠的,迷鸟的,迷兔子的,还有醉心于奇妙装置的。从他们身上,我看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动画的渊源。
  喜欢旅行创作的李尔竟然是一位大诗人,他的《胡诌诗集》和插画为何生命力那么强?一百五十多年后,这部诗集仍在多国出版。李尔生平只有一次向女孩子求婚,却以失败告终。“他的诗歌和画作征服了世界,却未能征服一个女人”——书里这样说。
  十位画师中,在美术史上地位最高的,大概要算约翰·米莱斯,他是拉斐尔前派的发起人之一,名画《奥菲莉亚》的作者。所谓拉斐尔前派,是指1848年时,一帮年轻画家,不满伦敦皇家学院的艺术观和教学方法,而从拉斐尔时代(1483-1520)之前的意大利绘画中寻找灵感的绘画团体。他们讲究写实,不论物体还是人物都有着明亮的色彩和均衡的光线,每一处细节都能看出对自然的倾力观察。他们的作品对后世颇有影响。遗憾的是,拉斐尔前派的画家在世时都穷,为了生计,他们参与插画创作,赚点现钱,却阴差阳错地推高了插画艺术的创作水准。
  十位画师中,只有李尔擅长科学性插画。他画的各种鸟,色彩斑斓,精准无比,根根羽毛一笔不苟。最近书市在销《发现最美的鸟》,自称汇集了西方博物学巅峰时的十三部鸟类学著作和当时最美的彩色插图,李尔的插画赫然在焉,其中《红黄色的金刚鹦鹉》一幅,被作为广告,放大置于北京地铁内的灯箱。如若不信,你乘车时带着本书留心看看。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