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声不息传民乐文化制笙世家美誉流长
2017年07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于悦

  笙这种民族乐器在流行乐充斥的当下已不被人熟悉,但在济南却有这样一户制笙人家世代传承下来,并成为非遗受到保护。代表性传承人王俊卿已年过七旬,仍每天守在案前耕耘这一份事业,为各大剧团和民间爱好者制作高质量的笙,让“笙王”的美誉源远流长。
笙的形制犹如凤凰展翅
  鞭指巷45号的老院子里,传来一阵清脆嘹亮的吹奏声,这是72岁的王俊卿在试吹他刚做好的一把笙。桌案上摆着一支打好孔的笙斗,旁边依次排列着21支笙角,每支笙角上都被王俊卿仔细写上了编号。“笙角是笙苗和笙斗的连接部件,每支笙角要依次对应笙斗的每个孔,顺序不能错喽。”
  将笙角严丝合缝地插入笙斗前,还要镶嵌上簧片,貌似不起眼的小簧片可是笙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了它才能发声。21个簧片能从低到高发出21种音,还能产生和声的效果,这在传统吹管乐器中是独一无二的。 
  不仅笙斗上有孔,笙苗也要打孔,每根的位置还不一样,这也是有规矩的。“这些孔能影响音的高低,低音打孔位置则高,反之则低。”王俊卿说,笙苗连接笙斗后,还要把它们紧紧箍起来,使得造型远看如一只凤凰,这也是古人做笙时创造出的意象。
制笙世家历经六代传承
  王俊卿是王家笙制作技艺的第六代传人,从清末到如今,这项技艺已传承了百余年,王家成为泉城唯一保留下来的制笙世家。
  “到我爷爷王凤林那一代,制笙技艺最为出名,他老人家当时在天津就被尊称为‘笙王’。”
  祖祖辈辈与笙打交道,王俊卿从小便给制笙的父亲打下手,也颇擅长吹笙。在他18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北京的铁道文工团慕名来到王家定做一把笙,王俊卿当场吹奏了一首当时流行的《凤凰展翅》,赢得了他们的赞许。经过一番考察后,王俊卿被吸收到文工团,专门从事笙乐演出。
“笙王”名号声名远播
  现在上门找王俊卿做笙的多是济南当地的柳子剧团、吕剧团、歌舞团等艺术院团,民间的吹笙爱好者也会来找他修笙和调音。在历下区传统技艺的非遗传人中,王俊卿是年龄偏大的一个。
  每个登门定做笙者都会给王俊卿画一份制笙“草稿”,标记着不同的指法,这摞厚厚的草稿里有来自各省市的联系人,足见“笙王”名号之响。“只要是想做质量好些的笙,一般都会来找我。”他骄傲地说。
  王俊卿的家中还珍藏着一把他在1996年精心制作的笙,每当有人来拜访,他总拿这把笙演练一番,“这是儿子刚考上大学时我给他做的,在学校表演节目用得到。”王俊卿的大儿子如今已跟父亲学习做笙,甚至孙女也常在演出和比赛中吹奏笙乐,这门精细的手艺将如悠扬的笙乐一般流传下去,笙声不息。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