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赏从线上走到线下,你愿意买单吗
2017年07月13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打赏”对当今的年轻人来说早已不再陌生。用户看到在网上发布的文章、图片、视频等原创内容后,若觉得好,就可以通过奖赏钱的形式来表达赞赏与支持之情。网络直播平台上主播表演得好,可以打赏;公众号上作者文章写得好,可以打赏;甚至外卖送餐员服务好,顾客也可以打赏。
  现在,打赏开始走到线下,有网友认为,线下打赏可以助推服务质量提高,也有网友认为,“打赏经济”也可能使得打赏者和被打赏者所关注的要点从商品本身转向周围次要的东西,从而忽略了商品本身。
  □蔡炳先

  现状:打赏从线上走到线下
  近几年来,从微博、微信到秒拍、直播,随着自媒体、新传播方式的发展,打赏对当今的年轻人来说早已不再陌生。用户打赏的原因各不相同,目的性也强弱不一。以网络视频直播为例,大部分用户之所以打赏,只是单纯因为支持主播,而目的性较强的首要原因则是打赏之后可以与主播进行更多互动。
  除了线上的网络应用之外,越来越多的线下服务活动,如餐饮、酒店、出行、快递、外卖等领域,也成为打赏经济的应用场景。
  据了解,在海口、重庆、南京、西安等地,有餐馆推出了扫码打赏服务员:对服务员服务满意,你就扫一扫。打赏金额多为1至5元,有员工最高一个月累计获得顾客打赏180元。
  目前,不少餐饮业已与第三方平台合作运营打赏,国内规模较大的第三方打赏平台有“众赏”“赏呗”“鲜老虎”等。“众赏”首席执行官弓晨认为,打赏方式可实现三方共赢:服务员可提升收入,获得尊严和尊重;顾客可体验到互动“好玩”,也可获得更好的服务;管理层可降低管理难度,合理配置人才。
  态度:多数网友表示支持
  虽然国人没有给小费的习惯,但网友对打赏从线上转向线下大多持支持态度。
  “上周末在北京一家面馆吃饭,服务员上菜快,我和女友就各打赏了3元。”网友“阿毛”说,6元钱对消费合计150元的饭钱不算啥,问过店长后得知打赏的钱是直接给服务员的,“听后我们更放心了,好服务是值得鼓励的。”
  “如果对方的服务真打动了我,我就会打赏,不论是酒店清洁工、饭店服务员还是快递送货员。”网友“@金桐”认为,以前更看重定价,一分钱一分货,不会多给一分一厘,现在觉得服务也是重要的环节,是加分项。
  消费者愿意承担打赏成本,一方面说明人们衣食无忧,这笔费用能支付得起;另一方面,则是在精神价值层面上,越来越认同别人的劳动,这是对劳动不分高低贵贱的一种肯定。
  有网友在讨论中表达自己心中的忧虑,南京某事业单位员工宋女士就有过这样的“打赏焦虑”。据宋女士透露,前一阵她在南京一家餐厅吃饭,看到服务员袖臂上有打赏二维码,对方服务很热情,“我没有给小费的习惯。但当时转念一想,万一我没给他打赏,他的服务不尽心怎么办?”最后这顿饭,吃得宋女士坐立不安,感觉自己亏欠了谁一样。
  网友“阿珂”认为,“打赏经济”可能使得打赏者和被打赏者所关注的要点从商品本身转向周围次要的东西,从而忽略了商品本身。
  专家:打赏有利于提升服务
  除了餐饮业,在出行领域,滴滴打车去年初也新增了一项额外支付“感谢费”功能,乘客可自愿支付给司机若干元不等的费用,以示感谢。当然,这项打赏也是加大叫车成功概率的筹码。以同城顺风车为例,通常支付一笔5到20元不等的感谢费,更容易被接单。 
  对于目前打赏经济向多个行业的渗透,有专家指出,一方面,这意味着人们的关注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娱乐化、互动化;另一方面,过去的激励机制往往是领导对下属的行为,打赏则颠覆了这种模式,变成服务对象直接对服务成果给予反馈、激励,供需双方形成更为紧密的互动,从内部评价机制变为市场化评价机制。
  同时,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可以发现,打赏制度的实施对提升服务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