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桂花入梦来
2017年10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杜新英
  清晨上班,刚走到高架桥下,就嗅到了熟悉的香气。真是震惊,济南也有桂花?转头四顾,路边那些绿油油的叶子中间,一簇簇的小黄花,真的是四季桂。
  是的,每年阳历九月,桂花开第一批。此花花期短。一直记得,每年桂花要开的时候,一定是陶然的生日到了,接着是文妍的生日,然后,3天过去,我自己的生日,桂花谢。
  在江南,桂花常见的是杭州黄,金桂的一种;少见的是一种花色较淡的银桂,名为江南丽人。每年桂花初开,会有勤劳的南方女人把干净的白纱铺到桂树下,此后某夜大风起,晨起一看,满树金黄尽落,纱已成被,上面密密麻麻铺满小黄花。小心收起来,放到庭院里,晒上几天,干干净净地填充枕头。枕了,有多重功效。
  虽然西湖荷花连天孤山梅花如云,但只有桂花是杭州的市花。
  柳永《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宋之问《灵隐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咏的都是杭州的桂花。
  还有一个出色的钱塘女子,她这样写:“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此人博通经史,能文善画,咏花无数,但均为断肠之语,唯有这一句“人与花香”,令人温暖。绝代才女,郁郁而终,其墓在青芝坞。
  杭州西泠,尚有苏小小墓,也是为情而死的女子。
  西湖边,钱塘畔,秋风起,桂花落,便是中秋。是时,人潮涌动,相约观潮,所谓“郡亭枕上看潮头”。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潮最大。这一天江边出生的孩子,便多叫“潮生”。
  那一年,研究生入学面试结束后,我找了个临时工作,在杭州某体检中心做医生。
  因为风景如画,杭州不乏全国各地去的女子。有人为现实算计,就有人为爱不远万里。那个体检中心里,就有好几个为爱舍弃了大好工作的女子,石家庄去的陶然,岳阳去的刘艳,大连去的文妍。像我这种既不现实又不浪漫的,则是例外。
  良辰美景奈何天!一起早起,一起忙碌,齐心协力应对客户的日子。
  那个体检中心所在的小区,名字我一直记得,叫荷花苑。
  因为是个国际体检中心,门诊部里,都是有素质的美女。上午忙完了,下午游玩去。
  端午赛龙舟的时候,就已约好,中秋一起看潮。
  那时我还住在钱塘江畔。
  每年的观潮是传统,是大事,男女老少一起去。
  秋日傍晚,钱塘江,由远及近,潮头逐渐增高,最后,一潮接一潮,如万马奔腾而来。主潮高数米,巨浪猛扑,惊涛拍岸,人稍闪避不及就会被带下水去。没带下去的,也是浑身尽湿,心惊胆颤,同行人紧抱在一起,万念尽消。但求同生共死,永远不分。
  所以观潮的人,多是情侣,或是家人。朋友一起去的,很少,去则是同心。
  青年性情,至纯至真,那情那景,欢好温暖,永记不忘!
  一晃多年。那些为爱而去的女子,多数又为爱而散,只剩下文妍,留在了镜湖边。
  万水千山走遍,手机里,永远留着文妍的号码,那一日打过去,对方仅听我“喂”一声,便道一句“好久不见。”
  真的是好久不见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