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医学高材生转行当木匠
他在老运河畔开起木工作坊,只为传播传统木工技艺
2018年02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马明文非常喜欢木工这门手艺。 本报记者 李岩松 摄
  滴胶与木结合的首饰。 本报记者 李岩松 摄
     本报记者 汪泷 见习记者孙文迪

  近年来,随着非遗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从手机、电脑等现代科技中抽身而出,投入到博大精深的传统技艺当中去。1988年出生的马明文就是其中之一,因受到家族影响,他“弃医从木”,在老运河畔开了一家颇具文艺气息的“马氏木作”。

  小小木作店里
稀罕玩意儿真不少

  在城区老运河南岸的宣阜巷,马明文正在自己的“马氏木作”店里忙活着。他身后的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刨子、锛、凿子、钻等工具,从外观上看已有些年头。而另一侧的展架上,则摆放了十几种中国传统木构件。“这些都是我从爷爷、爸爸或者书上学来,然后自己一点一点做出来的。”马明文说。
  显然,80后的马明文和大多数同龄人有着不一样的爱好。因为从小受到爷爷、父亲两辈人的影响,再加上天生爱好木作,所以去年他在宣阜巷成立了这家小店。一边介绍着,他一边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展示着自己的一些作品。
  在挂满了老式木匠工具墙的对面,还摆放着诸如鲁班锁、木头枪等有趣的木作小玩意儿。“这种能打皮筋的木头枪,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能卖好几百块钱一把,我在咱济宁试着卖20一把,都无人问津。”在马明文的口气中,仿佛有对手工匠人当今现状的一丝无奈。
  而当记者被一块由三层木板组成的复杂小构件吸引后,他又重新来了兴致。“这是鲁班凳,是从一整块木头上慢慢雕刻出来的。”在他的操作下,原本松散的三块木板变成了一只小巧、精致的凳子。而这其中的巧妙变化,不得不让人感慨中国传统木作的博大精深。
难舍传统技艺
医学高材生做木匠

  在闲聊中记者得知,虽然马文明的爷爷、父亲都是济宁当地小有名气的木匠,并且在南辛庄有家颇具规模的家具厂,但他却是个医学高材生。
  “我在济宁医学院学的药学,毕业后在武汉工作了三年。”马明文说,之前虽然已经从事医药工作有些时间,但时常在武汉街头看到诸如修钢笔、修鞋的传统匠人,仍然会让他回忆起小时候在家具厂耳濡目染的那些镜头。
  “爷爷的徒弟用几种传统的工具,就能造出完全不用钉子但却非常坚固的榫卯结构。”他至今还记得,爷爷曾开玩笑的告诉他,中国的传统木匠只靠背着自己的工具箱,就能造出一座宫殿。
  然而每当逢年过节回家来,看到现在的家具都是用五金件衔接,传统的老手艺几乎失传,马明文的心中不免有些失落和惋惜。“当年爷爷那些徒弟几乎都已年过六旬,尽管他们用刨子、凿子就能造出最好的传统家居,但因为现代科技的影响,他们的这些手艺如今已几乎没人再学了。”
  在和父亲持续了近半年的冷战之后,马明文顶住家里的压力毅然回来,通过不断向爷爷、父亲请教,和厂子仓库里那些重新被翻出的传统工具,他决定在颇具文艺气息的宣阜巷成立一家“木作”店。
让更多人感受
传统技艺的魅力

  现在,开业半年多的小店,已吸引了几十名中小学生定期来上课学习木作,不少天赋异禀的孩子甚至小小年纪就已经能够自己设计、制作木质的床头灯、八音盒等作品了。在介绍这些学生作品的时,马明文的口气中总是不自觉的透着一丝自豪。
  而随着这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经很有人气的木工作坊渐渐传播到济宁,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济宁人对这项技艺报以极大的兴趣。在马明文的工作室里,1991年出生的王宝就是因为对木作技艺一直很感兴趣,专程从北京回到了济宁。
  “我之前在济南一所学校系统的学过木作技艺,现在也只是刚刚开始尝试。”在位于新世纪广场旁的一座写字楼内,王宝的木工作坊也刚刚开业,并且在新年期间吸引了数十名成年人前来体验。“效果挺好,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也有二三十岁的青年人,以女性居多。”王宝告诉记者,随着传统文化的大热,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从过去热衷于K歌、烘焙等较西式的娱乐方式,转而向中式传统项目靠拢。“希望能把作坊慢慢做大,把这种传统的匠人精神传播开,让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中国匠人精神。”王宝说。
  而对于马明文而言,无论是继承家族事业,还是源于自小的爱好,他对于未来的想法都很简单,“就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不要只是在书上、网上听说过这些传统木作技艺,而是在现实中可以实实在在的体验下,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技艺的魅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