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时间合肥成全国铁路枢纽
高铁建设“合肥速度”是咋跑出来的
2018年04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高铁合肥东站改造施工现场。(资料片)
     “你们山东省GDP超过了7万亿元,安徽省的GDP还不到3万亿元,你们来向我们学习先进经验?”3月20日,安徽省合肥市发改委的工作人员见到记者时,满脸疑惑。听到记者介绍山东高铁仅有一条出省通道后,这位工作人员介绍:合肥正在搭建米字形高铁网,未来要建成辐射九个方向13条线路的大枢纽……

  本报见习记者 王瑞超
本报记者 梁敏

十年时间实现
14省会点到点直达

  “直到2007年的时候,我们合肥人出远门,还得跑到蚌埠去坐火车。”出合肥南站打车,跟出租车司机随便聊聊合肥的铁路发展情况,他竟倒出一肚子苦水,“上世纪90年代修京九铁路的时候,到了安徽境内却拐了弯,绕开省会城市去了湖北境内。在2008年之前,合肥是一个铁路运输落后的城市,落后到现在难以想象。”他说,直到2008年通车了全国第一条城际高铁合宁客运专线,他们才真正体会到高铁的便捷。现在坐高铁去南京,只需要58分钟。
  合宁铁路如今成为沪汉蓉客运专线的一部分,每天70多趟高铁动车往来于合肥和南京、上海、杭州等地,把合肥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紧密联系起来。
  尝到了高铁甜头的合肥市,在铁路建设上开始了大跨步发展。2009年合武铁路(合肥—武汉)通车,2012年合蚌高铁(合肥-蚌埠)通车,2014年合肥南站建成运营,2015年合福高铁(合肥—福州)建成。
  通过10年的努力,合肥已经成为全国19个综合铁路枢纽之一。“如今我们已经实现了14个省会点到点直达。”合肥市发改委铁路建设办公室主任徐平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合肥已融入全国高铁网,合肥人无论是去全国哪个方向,都有非常便利的铁路选择。
舍得花钱要速度
合蚌高铁全国最快

  说起这些年的铁路建设,尤其是高铁建设,徐平认为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2012年修通的合蚌高铁客运专线。
  该专线设计速度为350公里/小时,合肥至蚌埠最快只需38分钟,至北京3小时50分。徐平说:“合蚌高铁建成后,合肥才终于有了中国乃至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铁。”
  徐平指着地图详细介绍说,当初合蚌线修建方案反复论证,到底是选择250公里时速还是350公里时速,参评专家和地方意见迟迟达不成一致,而每提高50公里时速,1公里的建设费用就要多投入几千万元。整个合蚌高铁建设下来,总投资近140亿元。
  “这个钱我们花得不后悔,甚至觉得非常值。”徐平身边的刘动力兴致勃勃地打开了另一幅地图——京沪高铁线路图。他的手指落在了京沪高铁的一个重要站点——蚌埠南站。
  合蚌高铁之所以举足轻重,350公里的设计时速起着关键作用。反观山东省,2017年建成通车的铁路还有的设计时速不到300公里。刘动力说:“合蚌高铁的建设,充分体现出了大视野、大格局,现在看来简直是‘神来之笔’!”
从可研批复到开工
合福高铁仅用10个月

  一条高铁线路的建设,从可研批复到初步设计,再到施工招标等一系列复杂的手续,往往要推动数年。
  可合肥在高铁建设中却跑出了“合肥速度”,整个合福高铁从可研批复到开工,只用了短短10个月。这背后是一群急迫的领导干部,一群解放思想主动加班的干部,一群自愿五加二、白加黑拼搏的领导干部。
  2006年时,合肥经济总量1073.86亿元,经济总量长期徘徊在全国省会城市第18位。到2017年,合肥已经跻身省会城市前十名。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合肥GDP达到7213亿,已经超过了济南的7201.96亿。
  徐平介绍,2020年前,安徽省每年安排不低于3000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专项用于铁路沿线综合开发,收益全额用于省级铁路建设资本金。土地综合开发筹资具体办法,由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相关单位提出,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
  跑出“合肥速度”的不止是规划审批部门,还有一支坚守质量的建设施工团队。离开合肥,一路向北,车辆行驶至淮南市时,一条建设中的高铁分外夺目,如空中巨龙般耸立,放眼望去,工人们正在架设箱梁,这正是建设中的郑阜铁路。“必须紧绷精神,刻不容缓,倒排工期,才能确保2019年底通车。”中铁十局郑阜高铁阜阳制梁厂总经理张永告诉记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