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举行尼山春季祭孔大典
孔子79代嫡长孙孔垂长任主祭官,世界各地嘉宾来朝圣
2018年04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春季祭孔现场。
     本报济宁4月4日讯(记者 姬生辉 见习记者 朱熔均 视频记者 黄健恒 张清直 通讯员 梅花 于惠) 4日,戊戌年春季祭孔大典在曲阜尼山孔庙举行。本次春季祭孔再次由孔子79代嫡长孙孔垂长任主祭官,来自韩国、日本等国和全国各地的嘉宾前来朝圣,表达对先师孔子的缅怀和崇敬。
  进入尼山孔庙景区的迎宾路两侧,道旗随风飘扬,《论语》诵读阵阵。孔庙前面的智源溪桥及棂星门上也都特地裹上了红黄绸带。大成门前摆设了特钟特磬,大成殿院内则悬挂着编钟编磬。上午9时,古老的尼山孔庙大成门缓缓打开,在身着古代服饰的司礼官导引下,肃立在尼山孔庙智源溪桥前的领导和嘉宾们整理衣冠,沿高高的台阶拾级而上。
  尼山孔庙大成殿前,曲阜市有关领导、嘉宾依次敬献花篮;曲阜市人民政府市长彭照辉恭读了祭文;所有参礼嘉宾集体向至圣先师行三鞠躬礼,戊戌年曲阜尼山春季祭孔大典圆满礼成。祭孔大典后,尼山书院前举办了“春到尼山·诗礼风扬——戊戌年尼山清明诗会”,曲阜市朗诵艺术家协会的多位朗诵艺术家满怀激情朗诵诗词,追思先哲,传承优秀家风家训。上午11时,夫子洞广场,举办了“习礼尚贤·明德笃行”——戊戌年学童启蒙开笔礼仪式。
  在春季祭孔现场,70岁的吴在兴三兄弟带着90岁的母亲从河北邯郸来到了尼山,观看祭孔仪式后,吴在兴坦言,自己以前都是在电视上看到祭孔仪式,这次来到尼山现场观看了春季祭孔后,被这种厚重的文化深深感动着。春祭结束后,来自台湾的70岁老人孔繁昌驻足在大成殿前久久不肯离去,“我从小就是听着孔子的故事长大的,现在终于回家了。”
  据了解,祭祀孔子的活动,始于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最初每年只有秋祭一次,至东汉时实行春秋两祭制,其后又发展到春夏秋冬逢节必祭,但仍以春秋两祭为主。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曲阜恢复了在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堂孔庙的祭孔活动,至2017年已连续举办了34次,影响逐步扩大,规格逐步提升。2008年曲阜首次恢复了传统的春季祭孔,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又是对祭孔大典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与完善。2009年,春季祭孔地点选择在孔子诞生地尼山,目的是为了引导人们追根溯源,缅怀先师,走近尼山,寻根朝圣。

  扫码看视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