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解屈原著书传经典
108岁著名学者文怀沙逝世
2018年06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著名书画家、国学学者文怀沙23日于日本东京一家医院逝世,享年108岁。
  文怀沙祖籍湖南,少年时代随母亲迁居杭州,拜秋社才女徐自华为师,由此得到文化启蒙;青年时入章太炎学院学习,与郭沫若亦师亦友,并曾随之学习甲骨文。上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爆发后,文怀沙以战地记者的身份活跃在皖南、桂林、重庆等地,时有诗歌、散文、杂文、译文发表,后在上海搞地下工作,在上海棠棣书店担任文字编辑,化名王耳。新中国成立后,文怀沙曾先后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任职。
  文怀沙所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经史百家、汉魏六朝文学、历代诗词歌赋、佛学、音乐、戏剧、金石书画等。1953年,他和郭沫若、游国恩、郑振铎组成“屈原研究小组”,将屈原的作品整理成集,以白话文出版发行,陆续推出过《屈原集注》《离骚今译》等。这些著述后于2005年以《屈骚流韵》之名结集出版,在《楚辞》研究领域具有一定地位。他的楚辞白话文译文并非简单地翻译词句,而是力图寻找原作的节奏和韵味,再现原作的内在旋律,以准确地抒发屈原盘旋激荡的情感。
  在传统文化方面,文怀沙的重要贡献为参与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丛刊》约30种专著。年届耄耋之际,他还主持编纂了大型文献丛编《四部文明》。《四部文明》于2007年12月首发,尤以宋本《隋书》《唐诗》等最为珍贵。
         (崔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