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招办主任张树海:
“四个英才班招生计划增一倍”
2018年06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作为一所省属重点高校,青岛科技大学今年的招生政策有什么新的变化?考生报考时需要注意什么?有哪些特色的优势学科可供考生来选择?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招生办主任张树海接受记者专访,就今年学校招生中的新变化进行解读。

青岛科技大学招办主任张树海
  本报记者 尹明亮       

新增两个专业、五个专业方向
  “2018年,青岛科技大学新增的招生专业和方向会让人耳目一新。”青岛科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招生办主任张树海介绍,2018年,经教育部批准,青岛科技大学新增功能材料、分子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此外还增加了机械工程(智能装备方向)、自动化(智能机器人方向)、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微电子技术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安全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分析与应用方向)(高密校区)五个本科专业方向。
  “两个新专业与学校的优势学科关系非常密切,分别属于材料类和化学类,学科ESI排名均在世界前1%。”张树海说,无论是新专业还是新专业方向的设置都是紧密结合社会的前沿需求,培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紧缺人才。“五个新的专业方向紧扣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需要,都是现在国家大力发展的产业。”
  张树海介绍,在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学校的大数据学院已经设立。今年4月份,“青科大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将为青岛科技大学大数据专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据介绍,这种遥感微纳卫星每年将产生的大数据约有7000TB,将为政府、社会、行业及创客等提供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的数据及解决方案,将为青岛科技大学的大数据学科发展提供强大助力,青科大三号、五号、七号卫星还将陆续发射。
  “新的专业适应新的需求,但学校传统的优势学科专业依然十分热门,考生们也需要特别关注。”张树海说,在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等都是非常具备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专业。
  “我校机械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安全工程等7个专业通过了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的认证,标志着我校这些专业的质量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
四个英才班招生计划增一倍
  记者了解到,在青岛科技大学,与三个山东省“双一流学科”密切结合的英才计划班近年来受到考生越来越多的关注。今年,青岛科技大学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化学、应用化学6个专业设立“实验班”。其中,化学、应用化学两个专业“实验班”由新生入学后从化学院新生中选拔。另外四个继续列入当年招生计划。“与去年相比,今年这四个英才计划班的招生计划增加了一倍,每个专业由去年的25人增加到了50人。”张树海介绍。
  在四个英才计划专业中,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三个专业是传统优势学科,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则是一个新兴学科,也属于材料类,学生是由青岛科技大学和中科院青能所联合来培养。
  对于英才培养计划的学生,青岛科技大学将配备一流师资,选用国内外一流大学的高水平教材,推进课程国际化进程。开展双语教学,着重强化外语实际应用能力和专业外语学习。全面实行导师制,实行小班独立教学,开放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学及科研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等教学资源供学生学习。还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学生科研训练、科技创新、参加学科竞赛等实践活动。并将实行本科与研究生贯通培养,“英才培养计划”的优秀学生可参加校内研究生推免或推荐报考国内外高水平大学。
  拓展新时代学生国际视野,强化国际合作
  “学校近年来积极推行开放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同德、韩、美、加、俄、法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110所高校开展合作,联合培养本科生、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人才,形成了鲜明的国际化教育特色。”张树海介绍,学校与德国帕德伯恩大学合作成立的中德科技学院,被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范例。以此为蓝本的国家化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获2009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近三年来,中德科技学院连续被评为“中外合作办学十大院校”、“最具综合实力中外合作院校”、“十大品牌影响力中外合作院校”。中德科技学院目前招生专业有应用化学、自动化、机械工程专业。2017年起化学工程与工艺、复合材料与工程两个中德合作办学项目在中德双元工程学院就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