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为社区减负,壮大社工队伍服务社区
9月底前建成582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2018年06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凌文秀

  21日上午,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聊城市民政局局长、党组书记李猷滨就聊城城乡社区工作情况进行了发布。李猷滨表示,随着聊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区承担的公共事务和行政事务日益增多,行政负担较重,各类评比考核、挂牌台账任务较多,盖章证明事项繁杂无序等问题突出,影响了社区服务功能的发挥和社区居民自治。为此,推进社区减负迫在眉睫。
社区减负让社区管理回归本质职能

  聊城市民政局局长、党组书记李猷滨介绍社区工作情况。
  21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李猷滨还就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工作情况进行介绍。李猷滨说,全市共规划了582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任务,目前已有41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完成新建或改建工作,并于今年9月底前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李猷滨介绍,随着聊城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加大,城区各项功能不断完善,相比城市,农村在乡村治理机制、公共设施、环境卫生、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差距不断拉大。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群众对城乡协调发展、对提升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的迫切愿望,并作了大量工作,农村社区建设就是落实城乡发展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实践,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农村社区建设就是在聊城6000多个行政村中选取500多个村落为基点,根据周边经济、人口等因素,合理确定农村社区范围,在完善社区组织体系基础上,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建设活动,如开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开展农村社区环境综合整治,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法制化水平等,缩小农村社区同城市的差距,进而以点带面,提高所有村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李猷滨强调,当前重点开展的是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工作。2017年10月召开的全市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上,部署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确定到2018年底,全市所有农村社区全部建成面积达标、功能完善、运转正常的社区服务中心。从去年开始,在集中居住型农村社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分散居住型社区建设,全市共规划了582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任务,目前,已有41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完成新建或改建工作,其中有295个服务中心软硬件功能达标,已投入使用。
  李猷滨表示,下一步市民政局将认真履行协调、指导职责,加快建设进度,在今年9月底前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并留出3个月的时间查遗补漏、开展整改,确保年底前向市委、市政府,向广大农村群众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9月底前聊城将建成582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减轻社区负担以后,社区将把主要精力用在为民服务上。目前聊城正积极探索社区社工服务方法,依托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专业社会组织,通过家庭走访、组织活动等形式,加强对社区贫困人口、流动人口和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和服务。
  聊城城区目前有60多个社区,平均每个社区有9000人左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这9000人中,既有不少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更多的是有爱心有能力救助他人的热心居民,但社区内结对帮扶的却不多。通过社区减负,社区将有更多的精力组织社区爱心志愿活动,让本社区内急需救助的群众与爱心人士充分对接,困难群众得到救助,爱心人士心灵得到洗礼,通过大量的、形式多样的爱心志愿活动,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成就感、获得感。
  同时,社区志愿活动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指标,测评标准明确要求,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区常住人口的比例要大于或等于10%,注册志愿者每年人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时间要大于或等于25个小时。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城市社区190个,其中:东昌府区62个,临清市15个、高唐县42个,阳谷县17个,东阿县10个,茌平县17个,冠县15个,莘县10个,开发区2个。社区工作是服务市民的最后一公里,全市多年来致力于做好社区服务工作,今年以来还开展了社区减负工作。
  为做好社区减负工作,今年4月,市民政局牵头,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等16个部门下发《关于开展城市社区减负工作的意见》(聊民发〔2018〕71号),在确定社区工作事项、清理组织机构、规范考核评比、严格印章使用、提升自治功能和服务水平及整合信息网络六个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并重点强调:要依据社区工作事项清单建立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应当由基层政府履行的法定职责,不得要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承担,不得将社区居委会作为行政执法、拆迁拆违、环境整治、城市管理、招商引资等事项的责任主体;依法需要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协助的工作事项,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或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为社区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进一步清理基层政府各职能部门在社区设立的工作机构和加挂的各种牌子,精简社区会议和工作台账,全面清理部门、单位要求社区出具的各类证明。实行基层政府统一对社区工作进行综合考核评比,各职能部门不再单独组织考核评比活动,取消对社区工作的“一票否决”事项。为便于操作,《意见》制定了三项清单。一是《社区居委会工作事项清单》,共11项;二是《社区协助党委政府开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共24项;三是《社区居委会印章目录清单》,共15项。
  社区减负之后,社区回归本质职能,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加强社区居委会服务协调能力和提升居民自治水平上。如推进社区议事协商制度,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社区服务,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
社区将把主要精力用在为民服务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