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
年底前高危和规上企业全部建成双重预防体系
2018年09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双重预防体系,指的是企业构建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8月30日至31日,省安监局召开全省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培训观摩班暨全省安监局长座谈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9月底前,省市县标杆企业要完成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年底前,全省高危行业和其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建成规范有效的双重预防体系。
淄柴动力
制定红黄蓝牌考核法 向隐患治理理念转变
  本报记者 张玉岩
 
  在淄柴动力有限公司加工一车间里,一个架子上放置着各种不同种类的绳索,并且在绳索上方贴了标签进行标示。车间副主任张良德介绍,在风险隐患的排查过程中,张良德及班组的成员发现,很多员工在使用吊绳时不能分辨各类吊绳的作用,不知道在不同场景中该如何选择正确的吊绳。在发现这一风险隐患后,班组就在车间内设置了吊具放置架,放置不同种类的吊具,并且对员工进行培训,培训在作业时该如何选择正确的吊具。
  淄柴董事长李宝民介绍,淄柴在“两个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都是自下而上,发动全员发现隐患,就拿“吊运作业”来说,风险管控的第一步就是收集信息,其次是进行危险源的辨识,然后再进行风险评价、风险分级,最后制定管控措施,进行分级管控。
  为了保证双重预防体系能运行到位,淄柴动力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工作,纳入部门月度经济责任制考核。同时,制定“红黄蓝牌考核法”,通过实施达到教育、警示和惩戒的目的,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保障有效运行。
  比如说“蓝牌”,就是对所在部门提醒一次,对直接责任人处以50到100元的罚款。累计三张蓝牌就是一张黄牌警告,并且扣经济责任制考核0.5分,罚款100到500元。累计三张黄牌则是一张红牌,当累计三张红牌时,部门领导将被降级考核。今年上半年,企业对部门奖励共计8.5万元,处罚共计5.7万元。对表现积极的个人,给予现金奖励,今年上半年共计发放11.5万元。
  李宝民介绍,通过两个体系建设,公司的治理理念由“事故处理”向“隐患治理”转变,各岗位人员都能够从安全防护措施、工艺器具改善等方面积极提出“安全合理化建议”。

汇丰石化
总经理到员工全员考核 创新安全管理模式
  在汇丰石化储运车间,储运车间主任在灌装区介绍了灌区风险管控设施的运行。在车辆进场之前,需先进行车辆检查,包括车辆静电去除,车辆是否安装防爆帽并防止溜车等。
  随后,由灌装区操作人员检查司机着装,收取司机钥匙,放入钥匙管理系统。如果不放入钥匙管理系统中,将无法实现装车。另外,灌区还安装了防溢油装置,一旦出现溢油的情况,装车设施自动停止。“这是我们一项非常好的风险管控措施。”汇丰石化储运车间主任说。
  汇丰石化成立于1997年,主要生产国Ⅵ汽、柴油以及丙烯、顺酐等20余种石化产品,主要生产装置21套,装置一次加工能力580万吨/年,综合配套能力1500万吨/年。
  汇丰石化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公司共梳理排查出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风险点4144个,优化整合确定风险点748个,其中,红色风险点18个、橙色风险点54个、黄色风险点365个、蓝色风险点311个。
  汇丰石化建立完善了内部考核体系,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全员考核。创新了安全管理模式,通过上线运行专业检查管理系统,从问题检查、制度引用、整改落实等方面对员工进行更加及时、高效的考核管理。设定安全奖和全员查隐患专项奖励资金,提升了员工安全管理工作积极性。
  “我们企管部每半年对公司领导带班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从问题数量、制度覆盖、专业深度等多维度对高管带班情况进行评价,对不能达到工作要求的进行通报考核,进一步强化了公司高层管理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汇丰石化相关负责人说。
  2018年上半年,装置非计划停工率同比下降55%,设备泄漏率同比下降20%,大型机组停机次数同比下降30%,承包商违章通报同比下降54%。

行动计划
  找问题:
尚有企业爱做
“甩手掌柜”

  虽然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但在会议上,山东省安监局局长付伟提到,目前从整体上看,政府部门及企业层面在推进和建立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两个体系’建设在推进力度上还是不够。”付伟提到,从省里组织的几次督查和“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看,各市和各行业领域体系建设进展不平衡,个别地方和行业领域对本地区、本行业领域的风险认识不足、排查不力、管控不到位,导致一些事故发生。而安监部门也存在底数尚未摸清、情况不明的情况。
  从企业来看,企业负责人不重视是个老问题,解决得并不好。有相当多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对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企业负责人对财务风险、质量风险的认识都很高,但是对安全风险认识不足。他们不相信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的作用,一些企业对风险隐患存在侥幸心理。
  企业体系建设还是有“应付”的思想,爱做“甩手掌柜”。一些企业建立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不是发自内心的,不是从防范风险、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的角度,主动开展体系建设,而是为完成要求而建设。
  因此,有的企业只组织几名安全管理人员搞体系建设,没有开展全员教育培训,没有发动全员、自下而上进行风险辨识,而是突击编制相关资料和风险清单;有的完全依靠外聘专家或者中介机构进行体系建设,企业成了“甩手掌柜”,没有组织单位人员参与到体系建设的具体工作中,建设的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与企业实际脱节,只走了过场,应付了评估和检查。
  另外,从信息化应用层面看,主要是进展缓慢,省局要求今年9月底前省市县三级标杆企业要全部纳入省信息平台管理。从最近调度的情况看,全省6115家省市县标杆企业中,接入系统的只有1284家企业,不到总数的21%。
12月底前,
高危和规上企业
抽样评估不低于5%

  根据年初确定的任务,山东将在2018年9月底前,省市县标杆企业要完成双重预防体系建设;2018年底前,全省高危行业和其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建成规范有效的双重预防体系。
  从今年6月份开始,省安监局就已经通过视频的形式开展了7期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情况视频点评,点评的范围是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以及金属冶炼、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行业领域的企业,截至目前已随机抽取和点评企业21家。省安监局的视频点评工作将至少持续到年底。
  按照省政府和省政府安委会确定的目标,9月底前,省市县标杆企业要完成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并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进行抽样评估。12月底前,高危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要完成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并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进行抽样评估。这些企业要同步将体系建设运行信息纳入省安全生产信息平台。
  付伟提到,10月底前各地要完成标杆企业的抽样评估工作,明年2月底前要完成高危企业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抽样评估工作。评估结果,要录入省平台。
  接下来的4个月时间中,山东将继续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从8月份起到2019年1月份,在全省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建立重点管控企业清单、重点监控风险点清单、重大事故隐患清单、停产企业清单等“四个清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