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重点

A02版:青青清明

A03版:悦读

A04版:悦读·专栏

A05版:悦读·看点

A06版:青未了·人文

A07版:青未了·人文

A08版:视觉

A09版:视觉·影吧

A10版:身体

A11版:身体

A12版:青未了·新知

A13版:识图

A14版:博物

A15版:博物

A16版:博物周刊

2024年我国将基本实现道路客运电子客票全覆盖   记者5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我国将于今年内全面实现居民身份证、护照、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等实名证件网上购买电子客票。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的2024年基本实现道路客运电子客票全覆盖工作方案提出,今年10月底前,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照道路客运电子客票基本全覆盖的目标,将全面实现居民身份证、护照、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等实名制证件支持网上购买电子客票。同时,实名制管理的二级以上汽车客运站、定制客运线路电子客票覆盖率达99%以上,省际市际线路电子客票覆盖率达95%以上。             据央视

青青清明不负春光   清明假期,“春游热”持续升温,迎来春节后第一波旅游高峰。各地景区持续开启人海模式,网友戏称“到处都有上亿人”!假期首日,我国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6亿人次;在济南,截至5日14时,纳入监测的22家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56.4万人次。
  赏花、踏青、住民宿……人们花式出游拥抱春天,带动了“赏花经济”“街巷经济”的发展,也带火了一些有特色的小众景点。
济南变“挤”南,爬泰山变“碾”泰山 熟悉的地点熟悉的拥挤!网友戏称“清明假期到处都有上亿人”   清明假期,“春游热”持续升温,迎来春节后第一波旅游高峰。5日,小长假第二天,各地祭祖、探亲、旅游、踏青等出行需求交织叠加,客流呈现高位运行态势,各地景区仍持续开启人海模式。网友戏称“到处都有上亿人”!
济南变身“挤”南
  清明假期,济南大明湖景区人流如织,许多人赶到现场,只为目睹超然楼亮灯,却发现“现场的手机比灯都震撼”。趵突泉则变成趵突“人”,不少游客表示“只看到了人,根本没看到三股水”。
  记者从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截至5日14时,纳入监测的22家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56.4万人次,其中,天下第一泉景区接待游客24.4万人次,千佛山风景名胜区接待游客5.6万人次,国际园博园接待游客2万人次,野生动物世界接待游客2.4万人次,方特东方神画接待游客2.3万人次,印象济南·泉世界旅游景区接待游客6.7万人次,济南动物园接待游客6.3万人次,融创文旅城接待游客2.5万人次,莱芜战役纪念馆接待游客0.3万人次。
爬泰山变“碾”泰山
  今年清明假期,泰山景区仍是众多游客的热门选择。4月5日,假期第2天,泰山旅游仍持续火爆,有网友戏称,到处仿佛都有“一亿人”,游客们从“爬”泰山变成了“碾”泰山。景区提醒游客先预约再出行。
  4月5日,泰山景区发布关于暂停检票一小时的通告:目前在园游客量已达到瞬时最大承载量阈值,泰山景区决定自12:30起暂停检票入园一小时,13:30恢复检票入园。
  4月5日,记者从泰安市假日旅游指挥部办公室获悉,4月4日0时至14时,泰山景区接待游客3.92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40.48万元,较2019年分别增长67.52%、109.09%。
田横祭海仪式“挤瘫”信号
  假期里,青岛栈桥喂海鸥、中山公园赏樱花,客流量自然不必说。清明假期第二天,要问青岛哪个景点最火爆,这个地方你估计想不到——即墨田横岛。
  5日上午,传承500多年的田横祭海仪式,在田横岛旅游度假区山东头村祭海广场震撼上演。一大早,青岛市区的男女老少就往即墨赶,以致祭海现场“人太多,手机信号已经瘫痪”……这人气,不愧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祭海节。“力合鱼满仓,心齐风浪平”,是世世代代青岛渔民最大的心愿。
假期首日2.6亿人次跨区域流动
  除了山东各景区外,全国其他地方的假期关键词也是“挤挤挤”。清明假期,河南开封的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近10倍。截至5日下午3点,四川省纳入统计的865家A级景区接待游客410.94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361.39万元,与2019年同期同口径相比,分别增长27.93%、19.93%。
  据交通运输部消息,4月4日(清明假期首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6亿人次,环比增长26.68%,比2023年4月4日增长70.34%。4月4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853.6万人次,创今年以来单日旅客发送量新高。5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265万人次,计划加开旅客列车513列。
  稿件来源:记者 王贝艺 杨雪 
  央视新闻、新华社、半岛都市报等
年轻人不走寻常路,旅游频现“反向操作” 野餐主打“野”,小众景点成“团宠”   记者 王贝艺            

  野餐、露营,从追求精致轻奢到“接地气”,旅游路线从热门城市到探索新兴目的地……时下,出游中的“反向操作”层出不穷,一些很“新”的旅行方式正流行。
煎饼卷大葱
年轻人爱上真“野”餐

  近日,话题“春天里的第一次野餐”在某短视频平台火了。截至4月4日13时30分,该话题相关短视频播放量高达2.2亿。然而,点进去看才知道,今年的野餐有些“画风突变”:漂亮的桌布换成家里的被罩、床单或化肥袋子,有些人甚至直接席地而坐,与自然“零距离接触”;精美的食物也不再是主角,取而代之的是大葱、甜面酱、榨菜、煎饼、馒头,自己再炒上两个鸡蛋;“背景板”也换成了一片野地,边吃饭边赏景。
  “主打‘土味’乡村风。”市民小雪就是野餐大军中的一员,4月4日,她与家人来到济南玉符河宅科村段,也选择了“复古风”。“感觉这才是真正的‘野’餐。不需要花太多心思和钱,一切以游玩为主。”小雪说,之前野餐,至少要花一天时间购买、制作餐食,“还得摆盘,拍照还要调角度,太麻烦。”
  不少露营的市民也走起“简约风”:几把椅子,中间设一张小桌,上面摆放着休闲饮品、食品,几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主要为了放松,即便没什么项目,我都能在这儿坐一下午。”不难看出,有些游客已经转变了“赛道”,不再“卷”谁吃得更好、摆得更精致,而是更加注重性价比。
  济南大学文化和旅游学院讲师孙竞表示,近年来,露营、野餐成为近郊游的热门项目。旅游是一种高度注重自我感受的精神文化活动,本就应该是千人千面,各有所爱。“有人喜欢精致,那就有人喜欢复古、简约,这也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表现,大家更加追求内心真实的自己。”同时,野餐、露营以赏景、休闲放松为主,更应回归到出游的本质。
“反向”旅游仍受宠
新兴旅游目的地出圈

  露营野餐回归“质朴”,而在选择旅游目的地中,“反向操作”也比较流行。除了去热门城市,很多游客选择“反向旅游”,去小城市感受别具一格的市井文化,带动了一批新兴旅游目的地“崛起”。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肖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清明假期,以小城市为目的地的机票提前预订量同比增长2倍以上。
  数据显示,扬州、婺源、上海、武汉、无锡、黄山、张家界、苏州、南京、洛阳的赏花游预订最高。除了因赏花、踏青“出圈”的小城市,据央视新闻报道,在净流入排名前列的城市中,出现了洛阳、天水、大同、泰安、乐山等中小城市的名字。  
  值得注意的是,景德镇在这个假期“异军突起”,去“瓷都”烧玻璃、学陶艺等手工体验,成为年轻人旅行的新玩法。同程旅行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小长假,景德镇旅游热度同比上涨331%。
  “从前是‘设施旅游’,旅游目的地以景区、旅游设施为中心,而现在旅游目的地的核心,更倾向于深度的生活体验。这一转变主要缘于旅游市场主体发生变化。”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山东省旅游协会会长王晨光介绍,去年以来,年轻人开始“占据”旅游市场,他们具有更强的探索欲、好奇心,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新兴旅游目的地会出现。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威海、秦皇岛、黄山、大同、锦州、迪庆、天水,也进入今年清明假期目的地涨幅榜前十。
  “相比游览静态的风景,年轻一代更强调参与性、体验性,这是旅游市场的新特征。”王晨光认为,年轻人更热衷于体验市井文化、市井生活,“像天水麻辣烫、淄博烧烤、哈尔滨旅游能成为新的旅游风尚,与年轻人的消费时尚不无关系。”
  同时,随着近年来城市的发展,小城市基础设施更完备、交通更便利,为年轻人自主选择旅游目的地提供了基础条件。而发达的网络、媒体,也为小城市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为游客提供及时有效的出游信息。“各种条件综合作用,支撑了年轻一代的‘自主旅游’。”王晨光说。
清明租车市场火爆 经济型“一车难求”   记者 张浩    

  春光正好,随着济南旅游行情火爆,加之清明节踏青、祭祖自驾需求火热,租车市场迎来继春节后的新一轮高峰。记者探访济南多家汽车租赁公司了解到,清明小长假租车市场仅有少量车源,经济型车型一车难求。
线上线下租车不易
租期以三天居多

  4月3日一早,记者尝试拨打一嗨租车官方客服电话,客服告知,当前处于用车高峰期,店面租车实时情况波动较大,需联系线下店面确认租车信息。
  随即记者联系到位于市中区郎茂山路店的一嗨租车门店负责人,对方称,当前线上显示租车信息不准确,车辆基本都被租了出去。“租期三天的居多。”他说,车源订单已趋于满负荷状态,“我们基本上就是做好取还车服务,没什么新订单了。”
  3日中午,记者来到位于济南火车站附近的神州租车店面,工作人员称,店内只有少量车源,“最近租车游玩的比较多。”在他看来,平时租车最多的就是大众宝来、速腾,日产轩逸等经济车型,还有部分SUV车型也较受欢迎,“这几天租车价格都是浮动的,每日租车价格上涨近30元。”
多为短途或市郊出行
经济车型成“紧俏货”

  3日上午,位于市中区卧龙路的一家租车公司总经理王先生称,“现在只剩下别克商务和一些较为高端的车型。”客户租车一般以A级车和B级车为主,经济车型作为“紧俏货”早已预租一空。
  从菏泽来济南的李女士和朋友,早就在租车APP上租了一辆大众捷达VS7,一下火车便来到约定地点取车,“准备逛逛大明湖、趵突泉,再去淄博吃个烧烤。”
举家出行占比较大
中高端市场几无影响

  携程旅游数据显示,2024年清明期间,国内租车订单量同比增长240%,其中亲子订单占比达35%。其中,82%的订单租期在3天以内,整体订单均价约为819元。
  山东远舰汽车服务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清明假期是春节后的第一个租车高峰,济南范围内基本趋于饱和状态,且多为举家出行,整体选择偏重于小型车或SUV车。
  对于主营中高端汽车租赁的济南上易租车来说,“公司业务基本不受清明假期影响。”公司经理朱先生介绍,除了高端商务接待、豪车体验及婚车租赁等业务外,公司订单量不太会受到节假日的影响。
宫崎骏的凝视   “我做好了在它完成前就死去的准备。”83岁的宫崎骏说道。4月3日,宫崎骏新作《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如期登上大银幕,影迷们对于这部宫崎骏隐退封笔后,再度回归的告别之作充满了期待和不舍。十年一梦,这位世界级动画大师的号召力依旧惊人,《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票房已破3亿元。此前,该片横扫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金球奖最佳动画长片、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动画片、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动画片在内的多项大奖。
  记者 刘宗智

饱含眷恋的回望
  “这部电影注定用这样的方式来拍。”宫崎骏也注定以奇幻结尾,之前用《起风了》这样的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为自己的动画电影生涯画上句点,他还是不甘心。正如吉卜力工作室制作人铃木敏夫早前所说:“我们不想成为优秀的大人,而是想成为优秀的少年。”沉浸在创作中,不觉岁月流逝,已经耄耋之年的宫崎骏,仍然怀着一颗至真至纯、至情至性的赤子之心。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是一本宫崎骏从10岁读到70岁的小说。从儿时的教科书到家附近的旧书店,将近60年后他对这本书记忆犹新,随即在自传中坦言:“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初次翻开《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时的感受,心中毫无缘由地涌起一股怀念之情。”2017年,将近80岁高龄的宫崎骏宣布正在制作一部电影,并直接将《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定为电影名。正像宫崎骏所说的那样,“这本书传达出这样的信念——无论时代如何困难、残酷,都要活得像一个真正的人”。
  灵感虽来源于此,但宫崎骏用自己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全新的故事。少年真人的母亲葬身火海后,他随父亲与继母组成新家庭。深陷悲伤的真人阴郁孤僻,难以融入新环境。一次意外,他跟随一只会说话的苍鹭闯入废弃的神秘塔楼,却不料进入了奇幻的“亡灵世界”,开始了一场不可思议的冒险。
  影片充满宫崎骏的人生符号,处处可见其经典作品的影子。片中宅邸的婆婆们与《千与千寻》中的“汤婆婆”如出一辙,同样都采用了较为夸张的表现方式;负责烧火、爱抽烟的爷爷,让人禁不住联想到“锅炉爷爷”,他教真人如何制作和使用弓箭;真人父亲工厂制作的产品外表像《风之谷》里王虫褪下的硬壳,同样晶莹透明,闪耀着光泽;神秘塔楼里依次亮起的灯和黑暗的甬道,仿佛回到了《千与千寻》,通过后便可看见另一片天地;异世界汪洋一片,大鱼游弋,与《悬崖上的金鱼姬》中海啸淹没陆地后的场景相呼应,也跟《千与千寻》中水天一线的列车站相似,摇桨捕鱼的雾子则跟“小玲”同样善良勇敢,干活利落;乘风而起的可爱“哇啦哇啦”像“小煤灰”“灰尘精灵”,摇头晃脑的样子又像极了《幽灵公主》里的迷你“树精”;真人和苍鹭去见“塔主”太舅公时,穿行而过的长廊和草原,与《哈尔的移动城堡》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管是对粉丝,还是对宫崎骏而言,《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都算得上一次颇有意义且饱含眷恋的回望和凝视。
归途是母亲的怀抱
  一切因救母而起,以救母而终。影片里,继母夏子因为自责没照看好真人心怀愧疚,鬼使神差走入塔中,并决意留在危险的异世界独自产子。母亲在火海中挣扎喊出的“真人,救我”,也同样促使真人不顾一切走上“寻母、救母”之路,他坚定地回应着“妈妈,我这就来找你”。在异世界,他遇到了年轻时的母亲“木美”,她活泼开朗,擅长用火,法力高强,多次救下真人。经历过种种磨难后,木美站在现实之门前,热烈拥抱了真人,然后轻快说道“再见了,真人”。此刻真人终于勇敢告别了母亲,选择直面人生,活出自己。
  推开虚掩的童年之门,母亲的呼唤声始终回荡在宫崎骏的脑海里。宫崎骏6岁时,他的母亲美子突发疾病,只能长年卧床。她曾是个坚强好动的女人,现在却连翻身都做不到。宫崎骏到现在都还记得央求母亲背他时的情景,母亲哭着说“我做不到”。他渴望得到母亲的爱,却尽量不表露出来。
  母亲被病痛折磨了一辈子,临去世那段时间,宫崎骏正在制作《风之谷》。在母亲生命的最后,宫崎骏没能陪伴在身旁。他从未在人前哭过,但有人说,宫崎骏独自面对母亲的遗体时,肩膀因抽泣而颤抖。纪录片《宫崎骏:十年一梦》中,在结束一天的劳累工作之后,宫崎骏因身体上的疼痛前去按摩。在按摩的过程中,由于创作进展不顺利,他显得有些灰心丧气,他说:“我隐约觉得可以见到她,要是见到母亲,我希望她还是年轻漂亮的样子。”
  回顾宫崎骏的创作生涯,几乎每部作品中都能看见母亲的影子。比如《天空之城》中的海盗“朵拉”与他的母亲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他的母亲曾经也热情洋溢,活泼好动;《龙猫》中的母亲在与疾病斗争期间,依然在守护着孩子;《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的“苏菲”也是他母亲的化身,她们同样坚强善良;《悬崖上的金鱼姬》中的“辰婆婆”亦被宫崎骏寄予了不一般的感情,在最危急的关头,无法行走的辰婆婆因为太过于担心“宗介”,便不假思索地站了起来并开始奔跑,她大叫着“宗介,过来”,然后一把接住宗介,把他深深拥入怀中。这样用力的拥抱同样也出现在了新作《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中,木美不止一次将真人拥入怀中,就好像宫崎骏的母亲抱住了他。
要真诚地去创作
  没有人能想到,那个曾因第一部动画电影作品《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之城》不够卖座而被迫转向“TV动画”的年轻人,竟会在未来的某天走红并成为世界级动画大师。宫崎骏所创办的吉卜力工作室,鼎盛时期曾拥有近百名动画师,那些富有想象力的年轻人在宫崎骏的指挥下,以极其惊人的意志力创作出了一部又一部震惊世界的动画作品。即使是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地域的观众,也能通过宫崎骏的动画电影感悟其中关于人生、社会、自然甚至宇宙万象的某种哲理性内涵。
  进行电影创作时,宫崎骏总是秉承着一个信条:“要真诚地去创作,不能虚浮伪饰。”他将自己比作“推石头的西西弗斯”“天赋会在日复一日的作业中耗尽,灵感才是最重要的”。这种“真诚”始终贯穿在他的13部作品中。
  宫崎骏“为人所知”是从《风之谷》开始的。《风之谷》之于宫崎骏作品序列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奠定了一系列内容表达上的母题,这些母题在之后的作品中仍然不断出现,包括对灾难的想象、对战争的批判反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对爱和友谊的抒写、对勇气的赞歌、对现代文明的担忧等。《风之谷》中,腐海的扩张和王虫的愤怒都是人类一心征服自然,破坏生态平衡的结果,而贪婪的本性又使人类不断陷入混战与斗争。当然,宫崎骏还是让心怀赤子之心的娜乌西卡协调着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最终在末日的边缘拯救了世界。
  宫崎骏擅于用动画去描绘平凡现实,挖掘日常生活中诗意的美及人性的纯真。《龙猫》将故事背景设定于昭和末年,田园牧歌的祥和远离了无休止的征战和一切灾难破坏,散发着乌托邦的氛围。宫崎骏解释道:“早已遗忘的东西,未曾注意的东西,以为早就失去的东西,但是我相信那些东西都还在。”因此,就有了《龙猫》里寄居在废弃房屋里的灰尘精灵,沉睡在森林深处的龙猫家族,两姐妹和龙猫一起见证了月夜下疯狂生长的参天樟树。影片中爸爸草壁感叹说,这棵大樟树一定是几百年前就生长在这里了,它们比人类更早地出现在这片土地上。宫崎骏借爸爸草壁之口传达了他对森林的敬畏与依赖,他曾这样说:“人类并不是这块土地的原住民,植物比我们更早进驻这里、了解这里,更不曾撤离。”
  生存始终是宫崎骏最终极的关切,纵然命运风雨飘摇,这个世界仍然值得生存。就像《起风了》开头引用的瓦莱里的诗句:“起风了,唯有努力生存。”这部2013年末上映的集大成之作是宫崎骏迄今为止现实关怀最强烈的作品。
  宫崎骏今年已经83岁了。他在70岁的时候就说过,双手的握力只剩下年轻时的一半,写字画画不得不使用更软的铅笔,工作效率也远远比不上壮年时。2018年,大师级动画导演高畑勋去世,他曾是吉卜力工作室创始人之一。得知消息的宫崎骏静默良久,返身如往常般伏案修改画稿,却频频停笔,终于叹息着说了句“人生苦短”,吐出一口烟后,又喃喃自语道:“怎么回事呢?只是……本该比我长寿的人却去世了,我在这里干什么呢?”从籍籍无名一起走向人声鼎沸,他们相伴半生,亦师亦友。同仁相继离去,宫崎骏已不再年轻,对于他而言,生死只隔了一道帘子,友人的身影却遥不可及。
  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的最后,真人拒绝成为舅公在异世界的继承人,做出了自己的人生选择,而宫崎骏也终于完成与高畑勋的告别,“你得有用电影改变世界的决心,哪怕什么都没有改变,这才是身为电影制作者的意义”。
幽默有趣的张踩铃   □张莹

  关注张踩铃之前,很多人向我推荐她:有趣、生动、有才。看到她的时候,她已经有500万粉丝了。关于“大胖媳妇”见成龙的那个桥段,笑得人前仰后合,张踩铃波澜不惊地讲发生在她身边的故事,却总能调动起别人的情绪。
  我从小就佩服讲笑话自己不笑的人,张踩铃讲的那些“鸡飞狗跳”,真是妙语连珠,她自己却沉静淡定,不动声色。她的文案极为工整,一点都不像草根,比如讲黄菊花、白菊花的故事,表达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与冲突,又讲中国人打乒乓球、游泳说“不会,可以陪你玩玩儿”,将中国人的含蓄和西方人的自信表露无遗,然后用黄菊花呼应,这段脱口秀的严谨无可挑剔。
  张踩铃刚刚上了《毛雪汪》,讲了自己的经历,才知道她不仅喜欢写文章,还有着天生的聪慧,又上了足够多的学,有博士学位。她这样描述自己——喜欢做编剧,但个子矮小担心去俊男靓女云集的中传、北影会自卑,于是选择了厦门大学。
  像张踩铃这么幽默有趣的女子,言语之间透露着自信和富足,很容易让人以为她的成长经历幸福顺遂,却不知她因身材娇小,小时候曾被父亲像秋裤一样挂在单杠上,“长得像猴儿,邻居说像奶奶,奶奶气哭了”,还有父母都是暴脾气,早早就离婚了,“到现在回铁岭都怕他俩在街上偶遇干仗”。
  确实有点糟糕,但谁又不是如此呢?张踩铃云淡风轻的性格也许就是这样养成的,她的天资聪慧,足够覆盖她的外貌自卑,这是她成年以后的幸福密码。
  去年的《再见爱人》引爆傅首尔和老刘这对夫妻的分分合合,两人最终头也不回地彻底分开了。现如今,人们把话题转向了同样“拉踩老公”,嘴皮子利索,女强人般的张踩铃。
  “大步流星”的傅首尔,显然看不上“停在原地”的老刘了。这样的阶段,张踩铃和被称为“大胖媳妇”的丈夫吉米也有,不然,怎么会有“大胖媳妇”这个绰号呢?既然被称作“媳妇”,吉米就有工作便出去工作,没工作则心安理得在家。拥有几百万粉丝的张踩铃在丈夫因工作受委屈时,让他“不干了”,吉米就理直气壮地递了辞呈。老外没什么条条杠杠,一家人谁能干啥就干啥,不拧巴,不内耗。同样身为博士的吉米跟着踩铃到中国生活,甚至还当过幼儿园老师。
  东北女孩的身上,总有那么点豪气,在《毛雪汪》节目中,李雪琴问张踩铃的婚姻,求婚戒指是张踩铃借给“大胖媳妇”钱买的,就连当下的家庭支出,也是以张踩铃为主,“大胖媳妇”的高校教师工资只够他自己花的,他不知道张踩铃挣多少钱。但踩铃知道,“大胖媳妇”是把她视为“天仙”的爱人,他眼里的她比刘亦菲还要美丽。
  遇到被称为“大胖媳妇”的吉米,张踩铃“踩”的写作一下子被激活了,无意中居家无事时的吐槽,开启了张彩铃的喜剧人生。张踩铃的段子,总是以“哎”开始,眼睛看着镜头给你唠嗑。她给你唠嗑的方式像是邻里邻居、同桌闺蜜,神神秘秘,猝不及防抖一个包袱,眼珠子一转,或者忍俊不禁。她还经常整一个顺口溜,押韵加排比。形容吉米见到成龙,她说:“这套钢铁直男的装备,秒变娇人欲滴的迷妹。什么骄傲自尊的词缀,都在虎胆龙威下报废。”升华得非常接地气,谁不喜欢有这样一个爱叭叭的同桌或闺蜜?
  张踩铃有一种很强的叙事能力,能把抽象的情绪给具象化,让观众无论多么钝感都可以理解,所以人们很爱看她讲段子。比如她在《毛雪汪》节目中讲拿铁拿到自己的铁岭户口,就像小燕子知道自己有哥哥这件事,这是怎样的大聪明!真是老天爷赏饭吃!
  张踩铃唯一一次动了感情,是讲述和分别两年的女儿重逢,那种迫切和渴望,打动了多少人的泪水。这是一个会经营家庭的智慧女人,两年的分别,不知会生出多少是非,有出馊主意的,有搬弄是非的,我看到的张踩铃,能坚守善良的底线,定力强、情绪稳定,知道自己要的生活,又不断思考和调整自己,所以她和傅首尔在家庭问题的处理上,虽然个人事业、家庭结构雷同,却呈现了完全不同的走向。
  一个爆红的名人,抵住鸡零狗碎的平常,把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荒谬讲成笑话:婆婆的小气,国外接生婆的智商,妈妈和婆婆斗法,老公替员工拆她的台,她都完全平静地接受,甚至融入其中。作为女儿的她,不避讳父母的冲突,作为妻子的她,和“大胖媳妇”像是朋友,又时常表现出亲密浪漫的外壳;作为妈妈,张踩铃时常“自私”战胜了母性,任性一把。
  这是一个智慧超常、让我佩服的女人,她没有被女人的三个身份困住,她用观察者的敏锐,把它们变成素材,一个一个讲给你,于是我们都跟着掉进了她“踩”的快乐坑里。
《坠落的审判》:困在爱的“围城”   □陈佳佳

  拂去爱情的粉饰,正在上映的《坠落的审判》直指人性幽暗面,以一出离奇坠楼案揭露婚姻内部无法言说的残酷。在法庭构建的论辩场景下,事实开始被言说、被虚构,乃至被曲解。自杀还是谋杀?“活该”还是“不该”?真相悬置下,这出立场暧昧的审判注定没有标准答案。观众以“旁听者”的身份介入电影,似乎也在被反向质询。你愿意相信什么,就会看到什么。困在由“爱”铸就的围城,“坠落”被披上悬疑的外衣,一石激起千层浪,显现出极大的剖析价值。
  “城里的人逃不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在钱锺书笔下不过是一时冲动的自请入瓮。等到历尝生活辛酸苦辣,家庭的真相才算浮出水面。不愿停留于夫妻分合的表面叙事,电影《坠落的审判》选择将“后知后觉”的婚姻困境推向极致,以死亡直面生活扭曲,演绎围城之下的残酷真相。在影片中,对丈夫身亡真相的探讨,正是用家庭的异化和巨变展开对既有婚姻观念的审视。妻子桑德拉风流任性,相较传统的女性形象更为强势独立。在外有染的她可以在深情说出“我爱你”的同时,做出“背叛”忠贞爱情的选择。丈夫萨穆埃尔软弱自轻,写作理想难以实现,在事业受挫后,他崩溃大吼,将一切不幸归结于琐碎婚姻的消磨。“我想要回这些时间,这是你欠我的!”经典抱怨下,嘶吼的男人、冷漠的女人上演了一出反串闹剧,彰显两性身份互换后的交流鸿沟。爱意消磨后,不对等的付出彰显弊端,曾经不求回报的慷慨沦为婚姻中难以弥补的亏欠。
  在这场回溯婚姻本质乃至家庭本质的旅程中,社会意识各有投射,交锋不断。而孩子作为通常要保护、回避的对象,也被迫卷入其中,见识名利场上大人们狰狞、不堪的面容。温柔强大的母亲原来有着冷漠的阴暗面,她会责怪、怨恨父亲的无能。平日最为亲近的父亲实则狂躁不安,他竟然发自内心地嫉妒日夜相伴、安睡枕侧的身边人。表面和谐的家庭裸露出不堪一幕,孩童的世界骤然崩塌。不少学者认为,对婚姻本质的探讨实际上是对劳动分工、孩童教育等社会基本问题如何合理化、规范化地追问。不同的婚姻观念,代表了不同的解决方式。《坠落的审判》中对婚姻现实的揭露,正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回望与审视。值得注意的是,电影各版海报上都印有一行大字:“没有谁的生活经得起这样的审判。”残酷的命案对峙,牵扯出主角生命中所有私密不堪的画面。当生活被警方、法官、律师、旁听、媒体反复审判,那些既定的观念还靠得住吗?这是影片留给我们的反思。
  审判一直以来都是文艺圈剖析人性、揭露现实的热门题材。《杀死一只知更鸟》借由无辜者的被害呼唤公平、正义归来;《控方证人》以法庭律师激烈的控辩暗藏悬念,检阅人性;《十二怒汉》紧张的裁决现场至今仍是西方戏剧史上的经典画面。法庭作为一个观念交锋、浓缩立场的“小社会”,是电影文本达成价值共识、提供多义联想的最佳场景之一。导演兼编剧茹斯汀·特里耶说:“影片就像一个拼图,有很多缺失的模块,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片段来投射自己对这对夫妇的看法和理解。”以坠楼案件为切口,影片中所有人都在用自己的定式思维构想事实,投射偏见。每一次审视,都是社会刻板印象的集中体现。死者生前的心理医生百般否定丈夫的自杀可能,不过是为了维护职业生涯的清誉;法庭控方咄咄逼人,曲解录音,实则是为了完成预先设想的有罪推论;被控律师回怼争辩,一次又一次用自己的叙事引导审判,是维护当事人利益的基本操守,更隐藏着对女主角难以表露的情思……法庭上,人性在伪装下悄然显露,借言语猛烈对撞。
  有时候,真相可能是被塑造出来的。自始至终,丈夫死亡的罪魁祸首都不曾被揭露。在真相不可知时,各式解读激出观众潜藏内心的真正立场。看似“一步一个脚印”、客观缜密的刑事破案,实则是主观情感上的选择题。正如行至片尾,儿子丹尼尔的法庭监护人说的那样,“当我们缺少证据去评判一件事时,我们能做的就是决定。”一个失意男人的坠亡,警方愿将其归咎于成功妻子的谋害;公众愿将其看作疯魔女作家印证写作的癫狂之举;孩子则宁愿相信父亲是走投无路后主动自缢。现实与虚构混杂,真相与假设难分,不同人对事实的解构呈现戏剧化差异,也让真相在无休止、无边界的争辩中越发模糊。故事的最后,长达一年的煎熬审判终于让儿子丹尼尔作出了自己情感上的抉择。天平倾斜,尘埃落定,他选择为母亲辩护,相信亲情的力量。当这出公众闹剧彻底结束,法庭对峙的话语仿佛还在脑海回荡。婚姻、家庭、两性、育婴……生活的龃龉被抬上桌面,既定观念展露无遗。抛开固有思维方式去质询、反问,正是《坠落的审判》为观众带来的独特观影体验。
  (作者为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学生)
演员来喜:“金牌配角”走出人生主角路   桃花盛开的时节,演员来喜为家乡的景色代言,再次回到临沂老家。
  20多年来,从沂蒙山区走上广阔荧幕舞台的来喜,凭借《红高粱》《斗牛》《马向阳下乡记》《遍地书香》等观众喜爱的影视剧,实现了演艺梦。
  “演员可以穿上光鲜亮丽的衣服,在五彩斑斓的舞台上领取金杯银杯,也要走上田间地头,老百姓的口碑同样重要。”成名之后的来喜,不忘家乡父老,在不同场合和平台上推介家乡的美,为家乡的变化感到自豪。
  记者 高松 石绍琪

桃花朵朵开,为家乡代言
  云蒙湖畔,一阵清风吹来桃花的淡香,来喜醉心其间。3月30日,与家乡阔别不过一月有余,来喜受邀参加蒙阴第十八届桃花文化旅游季,再次踏上家乡的土地。“满心欢喜,满面桃花”,来喜用简单八个字,形容此次回家乡的感受。
  家乡,一直是来喜心底最柔软的存在。为演员梦北漂的20年里,来喜很少休假,只要回到临沂,家的亲切感和熟悉感就如一股春风扑面而来。“每个人对家乡的眷恋,是其他任何元素都不能代替的。”来喜说,每次回家,思念的心境不变,但家乡那些细枝末节的变化总是令他惊喜。
  红色沂蒙,时尚临沂,这座城市正朝着预期中的美好行进。“临沂现在的发展堪比大城市。”来喜满怀欣喜,身边有位朋友来到临沂后感到非常惊讶,“他觉得很多省会城市也不见得会有这样的景观”。
  从沂蒙山区走出的追梦少年,最终成为家乡代言人。讲好沂蒙故事、点赞临沂炒鸡、助力家乡青年乐队、推介临沂好品……来喜对家乡的情感从未改变。
沂蒙小山村走出大演员
  地图上的蒙山山脉,在费县马庄镇一带逐渐平缓,再往东南方向就是无垠平原。原名许玉军的来喜就出生在这里。父亲吹得一手好唢呐,来喜因此从小爱上了曲艺和表演,还拜当时的费县文化馆馆长程建国为师,学得一手好快板。
  上学期间,学校里的文艺活动少不了来喜忙前跑后的身影。舞台上,与生俱来的喜感和淳朴让他一次次赢得师生的掌声,这也坚定了来喜走上演艺之路的决心。
  但成功从来没有捷径,来喜的演艺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高中毕业后,渴望早一点踏足曲艺行业的来喜,被一个所谓“文工团”相中,走出了大山。来喜后来发现这是一个骗局,心气颇高的他没有回家,而是到南方城市靠模仿明星“走穴”挣钱。
  谋生路上,来喜觉得模仿别人没有出路,就一边演出,一边学习,最终考入当时的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大学毕业后,来喜被招入表演班,出演了人生中的第一部影视剧作品《激情燃烧的岁月2》。在这部戏中,尽管来喜只是一个配角,但这次演艺体验让他找到了在影视剧中的突破方向。
  2004年,来喜远赴北京,继续追寻影视梦。在来喜的讲述中,那是段“暗无天日”的时光。“住在北三环一处地下三层的地下室里,手机只有门缝的位置才有一丁点儿微弱信号。”来喜吃着干馒头就白开水,住处几天不开门,墙壁就会发霉。为了糊口,来喜甚至一度靠一辆二手三轮车贩菜谋生。日子如此艰难,他却从来不放过追求阳光的机会,怕错过剧组的电话,睡觉时他就把手机放在门口,只敢浅浅睡上一会儿。
  好在时光并未辜负一个心怀梦想的人。2006年,来喜参演了电影《走四方》,打开一个突破口,希望的光就倾泻而出。2007年,电视剧《沂蒙》在临沂拍摄时,说着一口地道家乡话的来喜打动了导演管虎,让其饰演剧中人物“二孬”。家乡人演家乡事,本就打得一手好快板的来喜,在拍摄现场原创了不少让观众印象深刻的顺口溜,并把人物演得活灵活现。2010年前后,因为在多部影视作品中饰演的角色叫“来喜”,加上他对人物形象刻画深刻,这个名字就成了来喜专属。
  就像蒙山在马庄镇从山峦逐渐融入开阔平原,来喜的戏路越来越宽,先后在影视剧《我叫刘跃进》《斗牛》《风声》《金陵十三钗》等作品中,把所扮演的角色演得生动、真实。从山村少年到频频亮相荧屏的知名演员,他也成为家乡人的骄傲。
坚持做有意义的事
  “竹子在破土之前,要在地面下深深扎根三到五年才能迎来阳光。”心怀向上理想的来喜,逐渐在影视圈站稳了脚跟。因在剧中多扮演并不显眼的普通人物,来喜被称为“金牌配角”。
  2023年,在不断自我突破演技的同时,来喜还做起了短视频,“像发朋友圈一样做人生感悟的记录”。
  拍短视频,来喜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原则与标准,“短视频是一个很好的窗口和平台,我希望通过它去传达更有营养、有意义的内容”。短视频里的来喜,用富有哲理的感悟传递能量:“有人躺着睡觉能得到6个苹果,有人拼尽全力也不过多得2个苹果。不要抱怨后者才得到2个,要看到还有人即使拼尽全力也不一定有收获。”视频之外,他用自己的流量力所能及地帮助家乡。
  2018年,来喜主演的《遍地书香》在临沂市蒙阴县拍摄。剧中他扮演的第一书记在椿树沟村文化扶贫、扶志、扶智,引领父老乡亲建设美丽乡村。借助该剧的热播,来喜不遗余力地吸引资源关注农村、关注乡村振兴。
  “演员可以穿上光鲜亮丽的西装礼服,在五彩斑斓的舞台上领取金杯银杯。走到田间地头就要脱下这身行头,为老百姓踏踏实实干点事,他们的口碑同样重要。”来喜说,“我们从小接受教育,长大要做一个有益于公众的人。”早已“破土而出”的来喜,没有忘记深深扎根的土壤,他期待在人生路上释放更多主角光辉。
杨懋春和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   □许志杰
从胶州湾走向世界
  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是一本书的名字。作者杨懋春,1904年4月16日生于山东省胶县(今胶州市)东南乡台头村一个耕读之家,高中毕业后被保送到齐鲁大学文学院社会历史学系读书,毕业时留校工作。1930年到燕京大学研究院,主修乡村社会学,跟随梁漱溟在山东邹平乡村建设研究院,学习乡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其后在山东省内多所中小学任校长和教员,直到1937年初再次回到齐鲁大学任教。当年底,日军占领济南,齐鲁大学主体搬迁至四川成都办学,济南只有包括杨懋春在内的极少数留守的中外籍教师。1939年杨懋春得到一项赴美留学的奖学金,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完成硕士和哲学博士论文并获得相应学位。就在杨懋春准备返国回乡时,太平洋战争爆发,一切通行邮轮全部中断,回国日程无限推迟。此间应邀到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负责中国乡村文化与农家生活的研究课题,杨懋春的研究成果,就是《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
  台头村是杨懋春生长的地方。“选择台头村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作者在那里出生并在那里长大,高中以前一直生活在那里。直到最近几年,他每年还至少回村一次,暂住几天到几个月不等。他一直和台头村的亲属保持着联系,所以他知道村庄里的日常生活和偶发的重大事件。这项研究是对作者本人所见、所闻、所经验的事实的记录。”这里杨懋春用了第三人称加以叙述,将自己称之为“他”,是要将自己从这个“台头村人”偏狭的地理概念和情感纠缠中拉出来,置于一个研究者的身份,尽量做到“超脱”,进而客观公正。
  杨懋春发现,在台头村“家庭是初级群体”,在大家庭中确实可能有两三个基本小单位,比如已婚儿子与其妻子和孩子,他们在家庭中构成一个排他的群体。但只要所有成员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一起工作和吃饭,家庭就是一个统一的初级群体。“村庄是次级群体。在家庭和村庄之间,存在着各种过渡性的集团——宗族、邻里、以相似的社会或经济地位为基础或以学校为基础的家庭联合以及宗教团体。村庄之外是集镇,它以松散但明显的联系把所有村庄都结合起来。集镇代表着一个大的地区,在集镇与村庄之间过渡性纽带是小村庄结成的群体,以及分散在两三个临近村庄的同宗家庭结成的群体。”
  为此,杨懋春理出最好的叙述方法是选择社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经济、社会、政治、宗教、教育——分别加以详述。杨懋春花了一年半时间,用英文写出了《一个中国农村》一书。在写作过程中,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林登教授始终给予密切关注,并应约为该书出版写了序言。林登教授这样评价:“虽然这项研究不是此类研究中最早的,但我认为是最成功的研究之一。杨博士对他的村庄的熟悉程度不亚于当地村民。又能用科学的无偏颇的态度进行研究。”
  正因如此,《一个中国农村》1945年9月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之后,反响远超预期,当年就得以再版。杨懋春说:“在这本书内,我用自己生长于山东农村的经验与在美国所受文化人类学的训练,把我的家乡台头村作了深入的、系统的,既科学又富人情味的诠释。出版后立即受到美国文化人类学界及社会学界人士的推崇,成为学术性的畅销书,自出版至今已四十年(1985年),仍每年有销路。英语世界各大学的文化人类学系与社会学系,以其为必读参考书。美国的大小图书馆中几均置有此书。”
  该书的出版,在中国学界同样引起极大关注,与费孝通著《江村经济》、林耀华著《金翼》、许烺光著《祖荫下》,并称为早期中国人类学里程碑式教科书。稍有遗憾的是,《江村经济》《祖荫下》先后在国内发行,而杨懋春的《一个中国农村》一直未能以中文版与国内读者见面,时光一越而过近60年,直到2001年才由张雄、沈炜、秦美珠翻译,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书名定为《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身在美国的杨懋春立即回国,投入到母校齐鲁大学的复原复建工作,在著名考古学家吴金鼎不幸病逝以后,出任空缺的齐大文理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并负责筹建农学院。1948年受美国康奈尔大学邀请讲学,“不料到这一去竟成了我与母校齐鲁大学的永诀”,无奈留美的杨懋春先后担任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华盛顿州立大学研究教授,重点作“中国历史与文化”以及文化人类学和乡村社会学研究。1958年秋受邀任台湾大学农学院教授,创办农业推广系,主持“乡村社会经济研究所”。
  台头,从胶州湾畔一个寂寂无名的小村庄,成为名传世界的一个中国村庄。杨懋春为家乡代言,劳苦功高。
1945年以前的台头村
  根据《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的描述,1945年以前的村庄大致这样:台头村坐落在胶州湾西南岸群山环抱的一片平坦的土地上,从台头村往东穿过胶州湾是一个小半岛,青岛城就位于该半岛的南端。
  台头村所在的地区是中国最古老的农业区之一,居民几乎是清一色的农民,他们住在稠密的村庄里,耕种着自己的土地。这个地区大约有二十个村庄和一个乡镇。乡镇就是辛安镇,是该地区唯一的集市中心。台头村大约在辛安镇南三分之二英里(约2.145里)的地方,有一条新建的大路与辛安镇相通。台头村与外部的交通相对比较便捷,有经过改进的陆路交通线和现代海轮。村民如果要去青岛,就沿大路向南到薛家岛的小港,再从那里乘汽轮穿过胶州湾。天气好的时候,胶州湾上还有许多帆船横渡的航线。台头村在行政区划上隶属胶县,但对交通网的观察表明它到青岛的距离比到县城要近得多,因而它与青岛的联系也比它与县城的联系更加重要。
  台头村西面是当地最高的小珍珠山,四条小河由西往东流经这里。村南边的小河叫台头河,北面地势较高,以台地的形式一直延伸到小珍珠山脚下。台头河南面向下伸展,河谷中有低地,由山区向东冲入海洋的水流冲击而成。台头村的村名就源于这种地形:“台”的意思是台地或台阶;“头”的意思是终结。
  低洼地是这个地区极少几块适合种水稻的土地,耕地分布在村庄四周,村庄可大致分成两部分:居住区和外围区。居住区位于台头河北岸,沿着弓一样弯曲的台头河是条大街,从大街分支出的小路向南北延伸。与大街相连的小巷大多向北延伸,大多数居民住在大街的北面。
  大街的中心区很宽阔,南面临河,可以看到开阔的田园风光,殷实的人家沿着河岸修筑了几段河堤,上面种着成排的杨柳,这儿是村庄的社交中心和公共广场。较好的房子都位于村中心。村里有四大家族,胡同把居住区分成四大块。第一块是村中最大的家族潘姓家族居住区,第二块是陈姓家族居住区,第三块是杨姓家族居住区,第四块是刘姓家族的居住区。紧挨着居住区的是菜园和打谷场,园地外面是四个家族的墓地。
  很难说清台头村人口的确切数字,有学者依据1929年到1933年资料推研,中国农业家庭的平均成员是5.21人。根据杨懋春本人的粗略观察分析,台头村可能高于这个数字。以台头村大致120个家庭计算,总人数当在720人上下。成人的平均寿命大约是六七十岁,女子的寿命比男子短,这也许是因为她们要生孩子,工作辛苦而饮食通常不如男子。台头村的人口一直比较稳定,很少有家庭迁离,人口流动也只是有人到青岛、胶县打工,但人数很少。
  按照食物消费情况,台头村有四种生活水平分类,最低的是以地瓜为主食,好一点的是地瓜偶尔加一点黍米,掺杂食用。这两种家庭几乎一年到头吃不上一次肉(主要指猪肉)。中等偏上的家庭则是小米加一些小麦,最好的家庭是以小麦为主。即便如此,后两类家庭也只是偶尔吃一次肉,一般是在过年的时候。
  止于1945年杨懋春的著作问世,地处胶州湾畔的台头村当时虽然村民生活拮据,但在全国农村算中等偏上水平,至少每年绝大部分时间有粮果腹,罕有饿死人的情况发生。
台头村的改变与现状
  2023年盛夏,作者来到台头村。现在这里行政区划为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辛安街道办事处。清晨从青岛石老人海湾畔出发,跨过胶州湾大桥,一个多小时便到达台头村,此外还有胶州湾海底隧道和轻轨电车与之相连。
  在村子的外围找了一个停车场把车安顿下来,就进入一条看上去像是村子中央大街的道路,《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中写了“大街的中心区很宽阔”,可能是这天实在太热,加之临近中午,大街上的人不多,但是街道两旁的各种小店和摊位却是一家挨着一家。街道两旁的房子一座紧接着一座,非常拥挤,有的两层,有的三层,北方地区过去那种典型的低矮平房,在这条大街以及可见的各条小胡同、小巷子里很难看到了。我问一位摊主,这里是台头村吗,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我说原来这里不是一个只有一百多户的小村吗,现在怎么变成一个这么多人的镇子了。摊主说,这两年人还少了呢,前些年仅租赁房屋居住的外地人就有好几万,晚上的景不比青岛市里差。
  沿着街区走,街南的台头河已经被各种建筑遮挡,令人惊喜的是书中介绍的村里房子还留存了一些,大部分在台头河北,虽然有些破败,老样子清晰可见。在当地人指引下,来到台头村的村委会,大门口的上方有“青岛西海岸新区社区党群服务站辛安街道台头社区”的牌子,这应该是现在台头村的正式全称。里边是一个很大的院子,在一间办公室见了几个人。我讲明意图,他们都知道杨懋春这个人,又问了几个问题,他们都说不清楚。我问有没有台头村的村志或资料,回答说没有,前些日子有一本杨懋春的书,不知被谁拿走了。我想应该就是《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他们告诉我,村西头路北有一家姓杨的,那就是杨懋春的侄孙,杨懋春哥哥的亲孙子。按图索骥,吃了闭门羹。房客说,他平时不在家,这个村里的人大部分都住到村北的楼房去了,找他们得靠碰运气。
  从村东头进,又从村西头出来,围着村子转了一圈,村子的四周都是宽阔的马路,村北还建起了“市民文化中心”,这里已经成为台头村人现在的社交中心和公共广场。原来相隔两华里路程的辛安镇已经与台头村隔街相连,成为一个综合体。台头社区户籍人口1500多人,占地面积达到了18000平方米。社区内有澳柯玛、海尔等大中型企业十多家,聚集大量的外来打工人员,这也是目前住在台头村的主要人群,成为繁荣台头经济的生力军。
  从1945年到2023年,台头村作为中国人类社会学和乡村建设社区研究范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杨懋春先生所见、所闻、生活了很久的故土家乡,不可同窗观之。1988年杨先生在台北去世。如《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译者序言所说:“杨先生进行这项研究时,中国乡村正处于战争废墟上全面恢复和重建的时候。杨先生希望通过他的研究能真正了解中国农民的境遇,使中国乡村复兴运动更加健康顺利地发展。”
  今日台头村,正是顺应了杨懋春先生的研究欲求,当为之欣慰。
  (本文作者为高级记者,媒体从业者)

唐代多姿多彩的裙文化   □刘永加

  这个春天,传统的马面裙大为流行,爱美的女性纷纷穿着马面裙出门踏青,开启各自的中式浪漫。马面裙作为一种传统中式女装,有说源自宋代旋裙,也有一类说法,马面裙是唐朝贵族女性常穿的装束,通常由丝绸或者其他高品质面料制成,色彩鲜艳,图案精致。
  在唐朝那个发达而开放的时代,长安女性的裙装风格相当大胆,而且款式新颖、面料多样。宽博冗长、装饰华丽的裙装,是长安妇女最喜欢的服装之一。
  唐初,一度流行紧身窄小的服装款式,裙子也流行高腰、束胸、贴臀、宽摆齐地的样式;到了盛唐时期,裙装逐渐由窄小到阔大;中唐以后,裙装越来越阔大,显得夸张奢华。由于裙装的博大,当时的妇女竟然发明了一种宴饮方式。据《开元天宝遗事》载:“长安士女游春野步,遇名花则设席籍草,以红裙递相插挂以为宴幄。”这个记载是说,每年三月的长安郊区曲江园,是春天人们游赏的好去处,尤其吸引达官贵族的女子前来赏花看景。她们身着华丽的裙装相约做伴,载幕帐、餐具、酒器及食品等到这里游宴。
  游园时,她们要“斗花”,比赛谁戴的鲜花更为名贵、美丽,“争攀柳带千千手,间插花枝万万头”。游玩尽兴了,她们会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四周插上竹竿,再将裙子连接起来挂在竹竿上,就形成了宴席的幕帐。女士们在其中设宴聚餐,当时称之为“裙幄宴”,直到傍晚,方才收取裙装,撤席返回。
  当时的裙子颜色种类繁多,以红、紫、黄、绿居多,其中用石榴花染色的红裙最受女子喜爱,流行甚广。也有用茜草染成绛红色的,叫作“茜裙”,唐诗人李群玉《黄陵庙》诗:“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茜裙新。”因红裙色彩艳丽,灿烂如石榴花,也被称为“石榴裙”。
  长安妇女为了使裙装鲜艳芳香,还常用芳草染裙。黄裙是用郁金香所染成的裙子,唐张泌在《妆楼记》中载:“郁金,芳草也,染妇人裙最鲜明,然不奈日炙,染成则有郁金之气。”杨贵妃就很喜欢穿这种黄裙,《新唐书·五行志》载,杨贵妃常以假鬓为首饰,而好服黄裙。时人为之语曰:“义髻抛河里,黄裙逐水流。”
  除单色裙子外,还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衣料拼接成的多色裙,色彩相间,叫作“间裙”或“间色裙”。这种多色料拼合精制的间裙,靡费工料,往往被视为奢侈服饰。据《旧唐书·高宗本纪》载:“其异色绫锦,并花间裙衣等,靡费既广,俱害女工,天后,我之匹敌,常著七破间裙。”这里的“破”,是指间色裙的彩条数,七破是用了七色绫锦精工细作的裙子。据记载,在前朝隋炀帝曾“作长裙,十二破,名仙裙”。所以,唐代规定间色裙不准超过十二破,混色裙不准超过六破。
  当时,对于裙子的装饰,除了间色以外,还会在裙子上加上一些点缀,或施绣,或印花,或作画,或缕金,或穿珠,或镶宝,极其华丽奢侈。因为装饰不同,所以裙子又有了不同的名称,加绣花的叫“绣裙”;印花于裙的叫“缬裙”;作画于裙的叫“画裙”。
  安乐公主是唐中宗李显的女儿,母亲韦氏,有唐朝第一美人之称。出生时正值李显被武则天贬于庐陵,在赴房州途中,韦氏生下她。后来中宗李显即位,很是宠爱和他一起受过苦的安乐公主。她恃宠而骄,干预朝政,还曾向中宗请求立她为皇太女。她生活奢侈,她的豪宅和佛庐模拟宫禁,工巧甚至还要超出一头。
  这样重视物质享受的公主怎么能没有奢侈的裙装呢?她拥有两件堪称旷世珍品的裙子。一件是益州献的单丝碧罗笼裙,缕金为花鸟,细如丝发,大如黍米,眼鼻口甲皆备,神奇而不可思议。另一件就是大名鼎鼎的百鸟裙。据《旧唐书·五行志》载:“(安乐公主)有尚方织成毛裙,合百色鸟毛,正看为一色,旁看为一色,日中为一色,影中为一色,百鸟之状,并在裙中。”这百鸟裙流光溢彩,让人恍惚不知本色。这种裙衣后来传到民间,百官纷纷仿效,风靡一时。为了织造百鸟裙,人们捕鸟采羽,山林间的奇禽异鸟被大量捕杀。
  唐玄宗即位后,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七月下了《禁奢侈服用敕》,命令将已经有的锦缎衣服“听染为皂”,不能采珠玉,刻镂器玩,不能造锦绣珠绳,违者“决杖一百,受雇工匠降一等科之”,从此采捕百色鸟兽之风渐息。
  长安的女裙中有一种叫襦裙,那时的妇女以丰满健康为美,襦裙上襦下裙,目的是为了将女性丰满的曲线完美地体现出来。襦裙是一种衣长到腰的超短上衣与长裙连接的服饰,短襦长裙的特点是上衣领子很大,裙腰系得很高,给人一种俏丽修长的感觉,胸部半袒在外,凸显了女性的丰满之美。从唐壁画中可以看到唐女子穿衫襦、长裙,亭亭玉立的秀美形象。
  还有一种是多幅裙,大多以六幅巾帛拼制而成,因而有“六幅罗裙”“裙拖六幅”的说法,其宽度应该有三米以上。也有用七幅、八幅,甚至十二幅的,可见那时的裙子多宽大。那时的女裙不仅宽博,而且冗长,尤其把裙裾曳地视为时尚。这样肥大宽松的裙子穿着起来走路十分不便,诗人孟浩然写过“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的诗句。
  为了显示裙子的修长,长安的女子们会把裙腰束得很高,多束至胸部或腋部,且有裙束在外露腰或裙腰上半露胸者。这种宽大的裙装虽然大气好看,但也有缺点,就是费料费工,穿着时头上还要戴假发,梳高大的发髻,插很多金钗、金步摇之类的头饰,才能与之协调,说明豪华奢靡的社会风尚在当时很流行。朝廷甚至一度出面干涉,严格控制限定妇女裙装的宽度和长度:“妇人裙不过五幅,曳地不过三寸。”
  唐文宗时曾有公主因穿宽大逾制的裙子,受到了惩罚。据《旧唐书·文宗纪》载,开成四年(公元839年)正月,文宗在咸泰殿观灯时,看到延安公主穿了十分阔大的衣裙走来,超过自己的规定,就非常生气,立即将她斥退,并下诏对驸马窦澣进行了经济处罚,罚了这位驸马两个月工资。
  (本文作者为山东枣庄市台儿庄区融媒体中心编审委员会编审、媒体人、文史学者)
清明节的情感范式   □曹春梅

  一场清明,把中国人对去世至亲故旧的不尽之意释放得痛痛快快。祭祀是清明的,恸哭是清明的,纸轿铂马是清明的,埋骨治丘也是清明的。北方的清明总是冷冷清清,千百年来雨伴随着诗句的吟哦淅淅沥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小孩子也能背这首诗,小孩子也知道除了按风俗在清明节敞开吃鸡蛋,忍耐早春的冷冷清清也是清明的。
  可是在万千冷清的诗句里,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户南庄》改了清明的色彩,重新调整了清明的调子,让人感觉不一样。写诗的时候崔护很年轻,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名落孙山,心里难免郁郁。恰逢清明节,那就到郊外走走吧。他没有什么人要去祭拜,单纯去郊外散心,于是清明郊游变成了一场纯粹的春游。野山野水野风光,景象旖旎令诗人的心胸在大自然中渐渐开阔,流连忘返,就这么走着走着,走到了一处人家门前,崔护口渴了,敲门讨口水喝。这个故事放到当代是不成立的,我们当代有便捷的矿泉水,大家基本上不会去别人家里讨水。但是对唐人来说,很自然。荒山野岭处,开门的有可能是一位苍颜老妪,也有可能是白发老翁,然而令崔护万万没想到的是盲盒打开,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位芳华正好的姑娘。她请他进门,端水给他,并不多话,也没有像一般女孩儿那样避入内室,而是羞答答地站在一棵桃树下静默无语。她安静地站着,与开得正艳的桃花交相辉映。是谁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她就是身边的那株桃花,正处于情深深意绵绵的年龄。居住在深山里她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和自己年龄相仿的男子,尤其是像崔护这样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书生。
  千百年来人类的交际范式一直没有改变,真正的吸引从来都是风云际会,一眼百年。她也一样,从请他进门喝水,她就知道这个人喝的了她的水,做的了她的心上人。只是碍于女孩子的羞涩她没有说出口,也不知道怎么找别的话题挽留住这个眉清目秀的年轻人。空气静静地爆炸出一串串的无声的符号,红艳艳的花瓣把少女萌动的春心夸张地对崔护宣告。可是崔护心里的另一种声音太闹腾了,听不见少女的心声或者听见了也并不在意。她眼睁睁地看着他放下水碗,道过谢走了,走出了她的家门,走出了她的领地,走出了她妙龄的人生……门外鹧鸪声声催人老,春泥翻滚着浓郁的青草味轰隆轰隆。他的脚步轻轻地踏在她的心坎上,像一只安静的猫,他的身影渐行渐远,最终猫也不见了,他变成了她心口上的朱砂痣。
  第二天她就病了,很快死了。
  崔护一心投奔“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好日子,专心致志,哪里顾得上去记挂一个姑娘?回去以后他再次发奋,终于在第二年的考场中又一次吹起一个人的号角。这一次功夫不负有心人,主考官看中了他,他中了进士,而清明节也似乎为了提醒什么,又一次如期而至。冥冥中沿着去年的路线,崔护再次来到郊外。去年敲过的门还在,门里的桃花老远就在高处花枝招展。门里的姑娘别来无恙吧?应该还待字闺中吧?这一年除了每个人都长了一岁,门里的世界应该没有什么变化吧?他暗暗忖度。开门的是位老者。“年轻的姑娘呢?”崔护迫不及待地问。“死了,去年清明节一位年轻的书生来讨水喝,我家姑娘一眼喜欢上他,人家走后,她相思成愁,郁郁而终。”“啊呀!”崔护没想到世事无常到这种地步。他在粉墙上草就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他是一个雄心勃勃将来要做一方诸侯的男子汉大丈夫呀!不会为一个女子牵肠挂肚,儿女情长。可是少女的去世实在太令人痛心,去年她还像花朵一样美丽,今年居然变成了荒山野岭中的一抔黄土。岁月是多么无情,无常是多么无情,而他对桃花下的女孩的情感是多么迟钝呀!他不可能为了这位仅一面之缘的女子终生不娶,那么这么重的用生命来惦念的感情,他拿什么回报?也许这首诗可以替他完成一个小小的心愿——在人世间长久的陪伴她,告诉她,她曾经拥有的朦朦胧胧的感情,他也有。
  崔护后来果然做了一方诸侯,也在唐朝的文学史上留下六七首诗。可谓志得意满,留名青史。可是人们把这一切都忘了,大家只记住了《题都户南庄》区区28个字的绝句。
  千年来,后人对女孩子的结局有很多种演绎。按照中国人喜欢大团圆的群体心理模板,人们更喜欢有情人终成眷属。可是清明自有清明的调子,清明自有清明的美学范式。年轻人可以去郊外踏青、荡秋千、野餐,甚至男女相识,那是在经历了撕心裂肺的伤痛之后,制定风俗礼仪的人允许众生情绪调整、放松,哀乐平衡从而不伤身体。崔护和年轻的姑娘在清明邂逅,故事太清丽了。如果死神不将女孩子带走,轻松的郊游,轻佻的男女调情怎么能承受清明礼俗之重?在关于清明的审美范式里,从来都是拒绝和美,拒绝破镜重圆。倒是阴阳两隔的遗憾写满角角落落,诉说着无常是有常的不确定人间。 
  (本文作者为青岛十七中语文教师,齐鲁名班主任建设工程人选)
爱心车间,全能主任   文/片/视频 记者 王媛

  3月26日早上7点多,吃完早饭的宁波和老伴戴桂英像往常一样来到济南市三箭吉祥苑小区西侧的两层小楼上,这里是匠心筑梦志愿者服务站,也是宁波一手打造的“爱心车间”。
  打开“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的门,宁波换上工装开始调试机器,旁边的老伴开始打扫卫生。车间里,浓浓的复古风扑面而来,仿佛穿越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木质的桌椅板凳、略显陈旧的加工器械、琳琅满目的刀头螺丝,还有快堆到屋顶的木材,让整个车间显得质朴又井井有条。不一会儿,“工匠”们就陆续到岗了,他们有的忙着切割木头,有的在推刨子,还有的在打眼……宁波也拿起气枪开始工作。
  那么有人要问了,这小区里怎么会有“车间”呢?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车间”?
  这就要从“车间主任”宁波说起了。今年68岁的宁波十几岁时就学习了理发,上班之后又学习了电工、木工、机械维修、面点等手艺,身怀十八般“武艺”的他经常为身边的人志愿服务,这一坚持就是四十多年。退休后,在街道办和居委会的支持下,宁波在自己的小区里组建了匠心筑梦志愿者服务站。服务站的志愿者有30多人,来自济南不同的地方,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他们在宁波的带领下,每天义务为市民制作家具、维修电器、理发、磨刀磨剪子等等,已经有8年时间了。
  这8年来,这些“工匠”就像上班打卡一样,每周一、三、五都来车间“上班”,而宁波更是每天都来。如今,车间不仅为本社区的居民服务,还有好多家远的甚至是外地的“客户”,“工匠”们也照常接待。在这400多平方米的“爱心车间”里,几乎能解决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车间门口的服务站记录手册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工匠”们每天为市民服务的项目。“每天都很充实。”宁波一边忙碌着,一边说。“这些志愿者和我一样,都是不愿闲着,顺便发挥余热。”
  “宁站长,我来理个发”“我的刀得磨一磨了”“我想做个马扎”……一上午,车间里进进出出的市民络绎不绝。看着市民们满意而归的样子,宁波无比欣慰。他心想,只要自己身体允许,就会一直服务下去。另外,他还希望有更多的工匠加入进来,等自己和这些老工匠干不动了,车间里还能如此热闹。
百岁老太,穿针引线   文/片/视频 记者 王鑫

  3日上午9点,刚过完百岁生日的老人方荣珍坐在家中客厅剪窗花,看到有人来访,她热情地起身打招呼,手脚灵活、口齿清晰,头发也被她梳得光亮,精神矍铄。
  老人家住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孝兴家园小区,半个月前是她的寿辰,一家人在家里其乐融融地为老人庆生。老人有一儿一女,儿子73岁,女儿62岁,最小的重外孙已上小学。虽然老伴已去世30多年,但她并不孤独,一直跟儿子同住。
  方荣珍老人心灵手巧,年轻的时候学了一手好针线活,儿女以及孙辈儿时穿的衣服,都是她一针一线缝制。她还擅长缝制丝绸衣物,是当年村里数一数二的手艺人。谁家中有人结婚需要穿丝绸新衣,都找她免费定制一套。不仅如此,老人还会剪窗花、剪喜字,一直到90岁,还有邻居上门找她剪上一些喜字。老人的儿子说她热心肠了一辈子,给街坊邻里忙活都是全心全意且分文不取。如今虽已年过百岁,她手艺却没放下,还能穿针引线,给自己和家人缝补衣物。
  “不抽烟喝酒也不喝茶,平时只喝白开水。”方荣珍老人饮食清淡,低盐低脂,三餐规律。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喝一大碗小米面粥,再来一个鸡蛋、一块馒头。上午10点左右,她会吃上少许橘子、苹果等水果。午饭时间,她和儿子儿媳一块吃,做啥吃啥不挑食。晚饭再喝一碗小米面粥搭配一块馒头。规律清淡的饮食,让老人没有三高类的疾病。
  方荣珍老人腿脚灵活,不需要拐杖,满头银发,除了耳朵背,眼不花头脑清楚,口齿清晰,日常还能浇花、洗衣服、打扫卫生。她睡觉的小屋干净整洁,一切都被收拾得井井有条。她还经常给儿子收拾房屋、叠被子。
  “清淡饮食、脾气好、家庭和睦、没有什么烦心事。”是老人的长寿秘诀。过去在村里,街坊们经常聚在一起拉家常,如今搬到小区居民楼里,每天也有邻居盼着老人下楼和他们拉家常,邻居们常说,有她在的地方热闹。老人的儿女也说,家有一老是他们全家人的福气。
孩子久咳不愈?当心百日咳作祟 接种疫苗是防控百日咳最有效的措施   记者 王小蒙

  近来天气多变,气温忽高忽低,随着流感和支原体偃旗息鼓,另一种呼吸道疾病却又“卷土重来”。不少孩子“咳咳咳”不停,伴随痉挛性咳嗽和鸡鸣样吸气吼声,咳嗽时间可长达100天,那就是最近高发的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专家表示,婴幼儿是百日咳的高发人群,近年来,青少年及成人发病率也有所增高。
咳嗽时间
可长达100天

  百日咳是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也是全球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细菌病疫苗室副主任郑徽介绍,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病程较长,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根据《百日咳诊疗方案(2023年版)》,百日咳潜伏期一般为7至14天,有的可达21天。从潜伏期末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尤以潜伏期末至出现症状后2至3周传染性最强。
  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国庆介绍,百日咳一般分为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等3个阶段,如果不加干预,3个阶段加起来,通常要持续100天左右。婴幼儿是百日咳的高发人群,其临床收治的患者中,也有不少6岁以上的大龄儿童。
  据介绍,卡他期主要表现为流涕、打喷嚏、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无发热或初期一过性发热。
  痉咳期通常从第2周开始,标志性症状为痉挛性咳嗽,即一连串、严重剧烈的咳嗽,在痉挛性咳嗽后,伴有深长吸气,高调鸡鸣样声音,俗称“回勾”,昼轻夜重,睡眠期间痉挛性咳嗽更为突出,影响睡眠;恢复期一般持续1至2周,咳嗽频率和严重程度逐渐降低。
  青少年或成人百日咳患者,常无典型痉咳,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和暂时性缓解交替,持续2~3周。
患了百日咳
应尽早使用抗菌药物

  孩子患了百日咳后,应尽早使用抗菌药物,在卡他期应用,可缩短病程。
  在痉咳期应用抗菌药物,虽不能缩短病程,但可缩短传染期,从而切断传播链,否则传染期可持续数周。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或克拉霉素等。
  “孩子患上百日咳,主要是气道里有痰黏稠,越咳不出来,越会刺激气道咳嗽,需要帮助患儿祛痰。”李国庆介绍,百日咳治疗方式包括一般治疗、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治疗。
  其中,一般治疗包括给孩子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等;对症治疗则包括祛痰、平喘等,若孩子出现并发症,要及时送医就诊。
  至于药物治疗,根据孩子体质不同,需分清证型,如果是寒证则加温药,如果是热证则加清热的药。临床上常用清肺化痰尤其是用清肝的方法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小儿鹭鸶咳丸等。
  百日咳一般病程较长,后期如何更好护理?李国庆表示,孩子有寒热虚实不同体质之分,后期主要分为气虚型和阴虚型。
  气虚型体质的孩子痰液较黏,咳嗽起来痰较少难以咳出,且大便可能较干,可服用梨水或银耳水等;阴虚型体质的孩子,看起来白白胖胖,痰会相对多一些,容易腹泻,可给孩子服用陈皮水等。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要及时接种疫苗

  百日咳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但以冬春两季多见,主要由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
  百日咳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
  百日咳主要引起5岁以下儿童发病,尤其是6月龄以下的婴儿发病率更高。青少年和成人也会感染,这部分人感染后,往往因症状不明显甚至无症状,未引起注意,而将病菌传染给家中的婴幼儿。
  郑徽介绍,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是预防百日咳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对降低百日咳感染后的重症,有较高的保护效果。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儿童应在3、4、5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次含百日咳成分疫苗。适龄儿童应及时、全程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未接种儿童应尽快补种。
  郑徽表示,百日咳通过自然感染康复或疫苗免疫获得的保护性抗体,并不能持续终生,随着时间延长,抗体的保护效果会衰减,因此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见百日咳发病,其中婴幼儿发病风险更高。  患儿年龄越小,出现并发症和重症的风险越高。小月龄患儿易合并肺炎,还有部分患儿可能会合并百日咳脑病。对于婴幼儿来说,感染百日咳的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是主要传染源,有孩子的家庭要加强防护。
  专家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公众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作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在照顾婴幼儿时,成人出现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佩戴口罩,加强手卫生,避免将病菌传染给孩子。

春天到鼻炎闹!过敏性鼻炎咋应对   记者 秦聪聪 实习生 李佳润

  春季气温忽冷忽热,湿度波动大,空气干燥,杨絮和柳絮等花粉浓度明显增加,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许多人都会被鼻塞、流涕、打喷嚏困扰。
  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省耳鼻喉医院)鼻科中心主任万玉柱指出,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过敏反应引发的非感染性鼻黏膜炎性疾病。要预防春季过敏性鼻炎,避免接触过敏原至关重要。
  万玉柱介绍,不同人群可能对不同的物质过敏,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毛、霉菌、某些食物等;遗传因素也在过敏性鼻炎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2-6岁的学龄前儿童,由于免疫系统还未发育成熟,因此更容易受到影响。
  据悉,过敏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鼻腔局部的症状,常以反复喷嚏、鼻痒、大量清水鼻涕、鼻塞、嗅觉下降等为主,一般不伴有全身表现,鼻腔黏膜苍白、水肿,发病后,如果没有进行规范治疗,临床症状可以持续数月甚至更久。
  很多人分不清过敏性鼻炎和感冒。
  感冒患者除了流涕、鼻塞、喷嚏等症状外,可能还会有咳嗽、咽疼等表现,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发热、头晕、全身肌肉酸疼等全身表现。除了鼻腔内大量的鼻涕、鼻腔黏膜肿胀外,通常还伴有咽部充血、扁桃体充血等相关表现。感冒患者无论是否就医用药,基本两周左右就会有所好转。
  “过敏性鼻炎目前尚无法完全根治,远离过敏原仍然是治疗核心。”万玉柱坦言,许多情况下,完全避免过敏原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况下,药物治疗就成为控制过敏性鼻炎症状的重要手段。
  据介绍,一些鼻用激素类药物,如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松等鼻喷剂,被认为是目前治疗过敏性鼻炎最有效的药物。此类药物在持续使用的情况下,往往比间歇使用更为显著,并且不必过分担心激素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此外,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氮卓斯汀、左卡巴斯汀等,可有效控制鼻部症状,如流清涕、频繁打喷嚏和鼻痒。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在改善鼻塞方面效果显著,也可用于伴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
  万玉柱提醒,春季室外杨絮和柳絮等花粉浓度明显增加,是诱发鼻炎的关键因素。因此,过敏性鼻炎患者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或者外出时佩戴花粉防护口罩和眼镜,尽量避免接触花粉、动物皮毛等过敏原,定期开窗通风、勤洗勤换床单被褥、经常晾晒床垫,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和室内地毯,也可以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来增加室内湿度。

为啥一喝牛奶就拉肚子 医生:可能是乳糖不耐受   记 者 韩虹丽 
通讯员 周吉海 孙方雷 

  王先生是一位健身达人,平时保持着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控制也非常严格,身体几乎没有什么大毛病。不过,最近,王先生遇到了尴尬事,接连一个多月,每天饭后都会出现肠鸣、腹泻,而且放屁增多,不分场合。
  王先生以为是吃坏东西,得了肠易激综合征,找医生开了几种治疗肠胃病的药,但没有什么效果,做了胃肠镜检查,结果也没发现明显问题。
  最终,王先生来到山东省妇幼保健院消化内镜中心,经过和医生详细沟通,才发现了问题。原来,王先生为了减脂,将三餐的碳水摄入量减少,把常喝的米粥,换成了蛋白质丰富的牛奶,并且饮用量较大,导致肠鸣和腹泻。原以为的肠易激综合征,结果竟是乳糖不耐受,随着王先生减少牛奶的摄入,腹泻症状明显减轻了。
乳糖不耐受
是如何产生的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高峰玉介绍,乳糖不耐受,又称为乳糖酶缺乏症。首先,我们要明白,乳糖是一种双糖,其分子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乳糖在人体中不能直接被吸收,需要在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才能被吸收。
  缺少乳糖分解酶的人群,摄入乳糖后,乳糖不能被消化吸收进血液,而是滞留在肠道,肠道细菌在发酵分解乳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造成腹胀、放屁,而过量的乳糖,还会升高肠道内部的渗透压,阻止对水分的吸收而导致腹泻。
  高峰玉表示,乳糖不耐症状个体差异很大。“严重的乳糖不耐受,多在摄入一定量乳糖后30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除了体内缺少乳糖分解酶,部分人群因长期不摄入奶及奶制品,也会产生类似症状。”
  对成人来说,乳糖不耐症会伴有恶心、腹泻等反应,对婴幼儿来说影响较大,会伴有尿布疹、呕吐、生长发育迟缓等,“不耐受症状的多少和严重程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小肠内乳糖酶活性、摄入的乳糖量,以及是否同时摄入其他类食品等。”高峰玉说。
喝牛奶要少量多次
或选择低乳糖奶

  高峰玉表示,乳糖酶缺乏,分为先天性与继发性,“这是可以遗传的,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多发生在肠炎后,肠绒毛顶端因肠炎时受损伤、出现酶的缺乏,而于肠炎后出现乳糖不耐受性腹泻,需待绒毛下端向上生长至顶端,能分泌足量乳糖酶后,腹泻方能停止,一般需要半个月到两个月的时间才能恢复。
  随着年龄增长,乳糖酶活性也会逐渐下降甚至消失,引起乳糖不耐受或乳糖吸收不良。
  针对乳糖不耐受的人群,高峰玉建议,可以少量多次饮用牛奶,从50毫升开始逐渐增加,帮助肠道逐步适应。
  避免空腹喝牛奶,因为空腹时,牛奶在胃肠道通过的时间短,其中的乳糖不能很好地被小肠吸收而较快进入大肠,可加重乳糖不耐受症状。
  建议在正餐时饮奶,可稀释牛奶中的乳糖浓度,有效缓解或避免不适症状,也可以在餐后1-2小时内饮奶。
  为了保证营养摄入,也可以选择喝低乳糖奶或用羊奶代替,这样更容易消化吸收,适合人体的肠道功能。
乳糖不耐受
通常无需特殊治疗

  乳糖不耐受人群,并非摄入少量乳糖即引起不适,更不是完全不能饮奶。“实际上,喝奶要超过一定剂量后,才会出现乳糖不耐受,且不耐受者也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高峰玉说,“乳糖不耐受,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
  高峰玉表示,特殊情况下,乳糖不耐受的治疗目标是消除症状,同时避免营养缺乏。对于原发性乳糖酶缺乏,提倡减少乳糖摄入,避免空腹饮用,可与其他食物同时食用;对于继发性乳糖不耐受,首要的治疗是针对原发病的医治。

“无缘无故”长胖?警惕这种病   记 者 焦守广
通讯员 赵 梅
  
  王林(化名)最近很烦恼,她在两周内“无缘无故”长胖了20斤。令王林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她近期的饮食、生活并没有特殊,也没有妊娠。不断上涨的体重让王林几近崩溃,为了弄清原因,王林来到济南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就诊。
  王林住院后,医生首先给她做了一般检查,结果显示,王林血压正常,肝功、肾功、血常规、血脂、血糖、尿酸、甲状腺功能均正常,全身CT未见明显异常;妇科彩超提示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血清空腹胰岛素提示高出正常上限6倍!
  进一步检查OGTT(葡萄糖耐量试验),提示服糖后胰岛素高分泌,符合高胰岛素血症表现。
  王林的初步检查结果提示:高胰岛素、高雄激素、多囊卵巢,不存在高血脂、高糖、高尿酸等代谢异常,这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代谢综合征。
  医生进一步为王林进行了全外显子测序,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胰岛素受体(INSR)基因突变,最终王林被确诊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胰岛素抵抗综合征-A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明确诊断后,医生为王林制定了综合的治疗方案,经过几个月治疗,王林体重减轻了3公斤,胰岛素抵抗指标较之前下降,王林的生活也逐渐走上了正轨。
  据了解,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是一类代谢性疾病的总称,经典IR主要表现为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高尿酸,以上症状多同时存在,女性常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
  济南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逄曙光介绍,A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是一种罕见且起病隐匿的疾病,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定期随访,对于患者预后尤为重要。
  首先,建议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即采取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以达到控制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目的。
  其次,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适当加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双胍类药物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同时,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血糖和相关指标的检测,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逄曙光提醒大家,如果身体出现体重增长过快,腹部或大腿皮肤出现紫纹,颈后、腋下等部位皮肤粗糙、皱褶颜色深等改变时,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四种特殊类型的IR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1.A型IR:为单基因遗传胰岛素受体病,因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影响胰岛素与其结合,主要表现为严重IR、高雄激素血症、黑棘皮病,可伴多囊卵巢综合征表现,青少年女性多见。
  2.B型IR:是由于体内存在胰岛素受体抗体而引起,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疾病,常表现为高血糖、严重的IR和黑棘皮病,多见于中年女性,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较差。
  3.C型IR:是一种新的极度IR,以持续性高血糖、低免疫反应性胰岛素、高胰岛素自身抗体、高总胰岛素为特征,常表现为极度IR伴酮症酸中毒。
  4.脑IR:由于外周IR的代谢紊乱,会使大脑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可表现为神经突起生长的改变、神经可塑性受损以及神经递质释放和摄取的紊乱,导致大脑或外周新陈代谢的调节能力受损、认知和情绪功能障碍。
  提个醒:四种特殊类型IR,与经典IR症状多有重叠,临床极易误诊及漏诊。

□生活课堂   桑葚可改善贫血和失眠
  《中国药典(2020版)》里记载,桑葚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比较适合阴虚和贫血的人群食用。
  临床上,一般会用干桑葚,用量为9克—15克,因为桑葚含水量达80%,换算成新鲜桑葚,则需要5倍用量,约为50克—70克。
  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桑葚主要适用于心悸失眠,因为桑葚归心经,性味偏寒,比较适用于因心火旺盛和肝肾阴虚而导致的失眠。这些人通常感觉心烦、手脚心发热,晚上入睡困难并容易出汗。
  如果属于入睡不困难,但容易醒来、睡眠不深的情况,那就不适合用桑葚改善了。
蒲公英消肿散结
  中医认为,蒲公英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但这里提到的“结”,并不是指甲状腺结节,而是指疔疮肿毒,如果皮肤表面长了疖子、肿包,可以用蒲公英来消散。
山楂活血化瘀
  山楂酸甜可口,从中医角度来讲,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山楂可以通过活血化瘀来抑制结节的生长和发生。
  现代研究发现,山楂对血液黏稠度过高、糖脂代谢异常的人群,有较好的缓解效果。血管容易形成血栓或者容易有斑块的人群,可以适当吃一些山楂。
芋头软坚散结
  《中国药典(2020年版)》里有一味药叫芋艿丸,是用芋头制成的丸剂,主要用于痰核瘰疬。针对的是可以摸到或肉眼看到的颈部包块,比如淋巴结核等,与甲状腺结节是不一样的。
  芋艿丸是外用外敷,也就是把它捣碎之后敷在皮肤上,让结节软化,目前还没有明确指征表明,直接吃芋艿丸可以消散结节。
吃蘑菇减缓认知衰老
  2024年1月,英国雷丁大学科学家发现:每天吃蘑菇12克以上,对情景记忆、前瞻性记忆、阅读能力、执行能力、处理速度等5项认知能力都有正面作用,有助于减缓认知衰老,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研究人员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蘑菇中富含膳食纤维、抗炎和抗氧化活性物质等,能够促进神经发育,并调节突触信号级联和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让大脑保持活力。
  此外,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与不吃蘑菇的人相比,每天摄入18克蘑菇的人,总体患癌风险降低45%。
两个方法缓解春燥
  增液茶:桑叶、菊花、北沙参、芦根各取3克,放入养生壶中煮15分钟即可。功效:滋阴、生发津液、缓解春燥。
  按揉大小鱼际:大鱼际位于手掌大拇指下隆起处,小鱼际位于手掌小指下隆起处。揉按、推、捋大小鱼际都可以,每天20次。功效:宣降肺气,帮助增强肺功能、补充津液、泻火、缓解春燥。
         CCTV生活圈

很多防伪码自己就是“李鬼” 一些小作坊随便印制,有的还配套防伪查询网站   防伪标识本是鉴别商品真假的“试金石”,如今却难保自身的真实性。近年来,全国查获多起通过假冒的防伪标识,制售假货案件。
  仿真度如此高的防伪标签从何而来?防伪码怎么就成了假货的“护身符”?防伪技术的未来发展形式,会有哪些变化?

防伪码也能造假! 警方破获多起案件
  历时6个多月、辗转4省19个市县区后,甘肃陇南市成县公安局破获一起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案,抓获以霍某伟为首的犯罪嫌疑人10人,查获假冒伪造“红川酒业”商标标识的包装材料76万余件,为企业挽回损失1亿余元。今年3月20日,甘肃警方披露了案件详情。
  据广州某科技公司负责人介绍,2022年6月,有人委托公司以甘肃红川酒业名义,开发一套溯源防伪、红包营销系统。随后,他们为对方制作了32万个溯源二维码电子数据和32万个红包二维码电子数据。
  “只要对方为该系统红包支付账号充值,那么扫描我们公司提供的这些二维码,就能实现防伪验证及领取微信红包功能。”该科技公司负责人说。
  专案组查询发现,嫌疑人多次为该系统账号充值达6.5665万元,红包扫码共9228次、计6.49573万元。这9228次红包扫码,疑似已销售假冒红川酒9228瓶,价值高达数百万元。经查,霍某伟交代了假冒“红川酒业”工作人员制售防伪二维码,并伙同他人制售假酒的犯罪事实。
  同样,去年2月,湖北襄阳保康警方破获一起特大制售假酒案,涉案金额高达2000余万元。该团伙内部分工明确,有专人负责清洗酒瓶、勾兑、打码、贴标签等,连合格证、防伪码、验酒器等都一应俱全,一般消费者仅凭肉眼很难识别。
  2020年5月,深圳龙岗警方也打掉一涉嫌售卖假货的犯罪团伙。为了以假乱真,以李某为首的团伙在防伪码上下了不少功夫。
  李某是一家科技公司的负责人,为了挂靠一个虚假验证的网页,他租用网站服务器,建了一个假网站。之后,他在街边小店大量采购三无手机皮套,经过翻新、加工后,将包含防伪字串、虚假验证网页的二维码印在产品上面,三无产品便摇身变成“知名品牌”,价格瞬间翻倍。
  除了警方屡屡破获的案件外,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以“假防伪码”为关键词搜索,能看到上千起投诉。不少消费者反映,用包装盒上的防伪码扫描,货品提示是正品,但从其他渠道联系官方查询,却被“打假”或建议谨慎购买。

防伪标识制售,已成为一条灰色产业链
  防伪二维码的原理看起来很简单:每个产品都会生成唯一的编码,如果消费者查询的防伪码不存在,就可能是假货。
  不过,现实中的防伪远比理论复杂得多。广西贵港警方曾破获一起特大制售假冒“海飞丝”洗发水案件,涉案价值高达1.2亿多元。
  这些假洗发水的瓶盖上,都贴有一个圆形防伪标识,上面写着防伪查询网站和查询电话,同时还有一组14位的序列号验证码,和正品几乎一模一样。
  据办案人员介绍,防伪码和查询系统的设计、生产、搭建等,早已形成一条成熟的灰色产业链。在一些地方的乡镇,有些没有任何资质的小作坊,仅靠几台简陋的机器,就能开工生产防伪标识,各类假冒名牌防伪标识随便印制、甚至“论斤买卖”。
  在一些平台渠道中,以“防伪码”等词汇检索,很快就能弹出各类提供服务的商家,在这些商家的广告中,多以“一物一码”“追溯查源”等为亮点,以极低的价格为噱头,还可免费使用防伪查询网站和“400”电话。
  有商家表示,除了二维码防伪标识之外,还提供“激光镭射防伪”“温变火烤防伪”“滴水消失防伪”“荧光防伪”等多种市场上流行的防伪技术服务,并提供电话、微信、网络、二维码等查询方式。
  防伪标签的价格,取决于防伪技术的难易程度,每万张要价70元至350元不等,最便宜的防伪标签单价还不到1分钱。
  这些随便印制的防伪码,贴到包装盒上后,消费者为何能查询到是“正品”?
  知情人士透露,这在生产环节就“准备”好了,厂方会用电脑程序随机生成二维码和数字编码,而这些数据在生产制作防伪码时,就已上传到与之配套的查询系统后台。

一些“国字头”查询网站也不靠谱
  据中国防伪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目前由质检总局颁发的防伪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仅为数百家,而实际上,全国有超过5万家企业从事防伪印刷业务。
  我国《产品防伪监督管理办法(2022年版)》规定,防伪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在承接防伪技术产品生产任务时,必须查验委托方提供的有关证明材料,包括营业执照、身份证明材料、产品检验合格报告等。
  但由于防伪标识生产企业参差不齐,特别是存在大量处于监管盲区的小作坊,很多企业都竞相压价,放弃审核资质等底线,按照客户需求随意印刷。
  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防伪技术分会负责人刘玫玫介绍,“市场上造假手法多样,正版商品上用哪种防伪标签,很快就会出现对应的造假产品,甚至假戏做全套,自制防伪查询网站。”刘玫玫介绍,那些假冒的查询系统,甚至会在相关页面使用“国”字头的标识,还有的查询网站页面上赫然写着“打假扶优”“品牌可信”等字眼,特别唬人。
  专家提醒,即便是冠以“中国”“全国”的名号,很多也是由商业公司运作管理,并不具备可靠、权威的资质。事实上,不少知名品牌的正品,反而不会使用这些“国字头”的防伪系统,而是通过企业的公众号、小程序、网站等渠道,让消费者进行查询和比对。

二维码并无防伪作用,防伪还须多方发力
  防伪标识生产的乱象,暴露了行业监管薄弱和法律约束不足。
  一位防伪公司技术人员介绍,目前,激光防伪标识和二维码防伪标识,主要是企业的自主防伪行为,防伪标识属于“自产、自销、自己鉴定”的生产服务链条,相关部门没有对防伪标识进行统一监管。
  这位技术人员表示,二维码本身并无防伪作用,只是记录信息的一个符号,用它来记载链接地址,不过,很多防伪公司和推销人员诱导消费者,称这个东西有防伪作用。“商品的真假和查询的结果并没有必然联系,消费者切不可单纯认为,通过扫描条形码或二维码,就能分辨出商品真假。”
  内蒙古质监局一位工作人员也表示,质监部门主要是通过3C认证、生产许可证等对产品进行监管,并不会通过防伪标签来监管。
  针对防伪标签生产的乱象,相关人士建议,防伪行业要严格实行准入制,从源头上对企业进行“闭环监管”。各类商品生产厂家也要不断改进防伪技术,增加造假难度和造假成本。同时,执法部门应根据消费者或厂家举报的线索,加大对造假者的打击力度。

魔高一尺 道高一丈 防伪技术也在与时俱进   纸纹防伪
  今年3·15前夕,在广州举办的中国国际标签印刷技术展览会上,一枚小小的“纸纹标签”,引发广泛关注。在它貌不惊人的外表下,蕴藏着革命性的“纸纹防克隆技术”(PUT)。
  任何纸张都富含植物纤维,每张纸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纤维纹理结构,就如同人类的指纹一样,“纸纹”就是纸纹标签自带的身份证。
  利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技术,厂家对每个“纸纹标签”的纤维纹理进行采样、学习、分析,并建立唯一的数学模型;用户只需对“纸纹标签”简单扫描,标签数据便会自动上传,经云端数据分析后,鉴别出“真”或“假”。
  与第一代防伪技术相比,“纹理防伪”的复制难度更大,安全性更有保障。
锯齿防伪
  2018年问世的“锯齿防伪技术”引起行业高度关注。“这项从海南走出来的防伪技术,代表了我国信息查询类防伪技术的发展方向。”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锡蓉介绍。
  所谓“锯齿”,是指印刷文字边沿的油墨,在纸面上随机扩散而长出的微观毛刺,这种微观毛刺具有唯一性、随机性和不可逆向复制性。
  专家目前已建立了完整的二维码锯齿人工智能自动识别系统,从微观特征提取、比对,到手机自动识别,实现了鉴别的全过程智能化。 
  “锯齿防伪技术”的发明,标志着中国商品防伪技术进入世界领先水平,也是对电商新时代防伪打假模式的有益探索。
  有消息称,海南将建立“全国商品打假(黑名单)数据中心”,为中国商品防伪、打假等提供大数据服务支持。
区块链、纳米防伪等
  区块链技术具有数据难以篡改和可追溯的特点,利用它防伪,可以记录产品的生产、流通和认证等全过程信息,形成完整的数据链。
  智能防伪标签是一种集成了多种防伪技术的复合标签,包括二维码、加密算法、RFID等技术,可以对产品实时监控和追踪,防止被复制和盗用。
  纳米防伪技术,能通过改变材料的颜色、光泽、硬度等特性,来制造难以仿造的产品。
  生物识别技术是当前最先进的防伪技术之一,利用人类的指纹、虹膜、面部识别等,进行身份验证。这些特征难以复制,可以有效防止假冒。

春花争欲迷人眼 被这个花花世界搞晕了?赏花图鉴来解围   人间最美四月天,春花烂漫展新颜。桃花、杏花、樱花、梨花、李花……争奇斗艳,这一树树的美丽繁花,该如何分清谁是谁?别急,手把手教你几招,让你秒变赏花高手。
赏花记住“顺口溜”   □ 花团锦簇李梨樱,  形单影只梅桃杏。
□ 樱花缺了一小口,  桃花带尖梅杏圆。
□ 梨红李黄大小头,  梅花无叶杏花卷。
海棠袅袅胭脂红   垂丝海棠
  花叶同发,花梗细长;花初时向上,后开则下垂。
  花瓣丛密而娇艳,花色如胭脂而稍带粉白。
  花期:3-4月

半开半合木兰花   玉兰
  花先于叶开放;花单生于枝顶;花萼、花瓣相似,共9片,肉质。
  花期:2-3月(玉兰花期比木兰早)
谁是牡丹?谁是芍药?   看花朵
  牡丹:花硕大,一枝一花,单朵直径约20-30cm。花瓣圆润,少有褶皱感。
  芍药:比牡丹花略小,直径约12-15cm,花瓣彼此紧贴,有不少褶皱。
看茎部
  牡丹:木本植物,高度可达2米;开花落叶后,地上部分不会枯萎。
  芍药:草本植物,高度不超1米,开花落叶后,地上部分会全部枯萎。

有趣的灵魂,岂肯将人生书写权拱手让人 他们生前给自己写下墓志铭   古代,当一个人走完自己的一生,亲朋好友会寻请一位有文采的名士,为他撰写一篇追述生平事迹的文字(序),再加上一段抒情的韵文(铭),合称墓志铭。接下来,经过书丹(用毛笔蘸取朱砂,将文字书写在平整的石板上)、凿刻等工序,将文字刻入石板,制成墓志。讲究的还要在墓志上覆盖一个尺寸相同的石质盖子,刻上“某某墓志”的字样,一起埋入主人的墓中。
  唐宋以后,请名家撰写墓志铭已成为风尚,很多文学大家都留下了大量的墓志铭。如唐代的韩愈,他40卷的文集中,“碑志”就占了12卷。但总有些有趣的灵魂,不甘于将人生的书写权拱手让给他人。他们要用自己的笔,写下自己的墓志铭。恰逢清明时节,我们就来讲两个自撰墓志铭的人物故事。

  □纪习尚

王绩,若顽若愚
  王绩(585年-644年),字无功,号东皋子,“性简傲,好饮酒”,是隋末唐初著名的山水诗人。他出身于著名的太原王氏家族,有家学渊源,兄长王通是隋代著名的大儒,长期在河汾一带(今山西西南部)讲学,学生中不少成了政坛风云人物,如魏征、薛收、温彦博、杜淹、杜如晦等。644年,60岁的王绩染病。躺在病榻上,他自觉时日无多,不禁感叹这一生过得虽然自在潇洒,却无法被世人理解。为了展示一个真实的自己,他决定自撰墓志铭。
  这篇著名的《自撰墓志铭》,第一句就是:“王绩者,有父母,无朋友。”为什么无朋友?这要从他的处世之道说起。
  王绩的一生可以用“两起两落”概括。隋朝末年,王绩举孝悌廉洁科,先是在京城担任校勘典籍的“秘书省正字”,但是枯燥的文字工作与他放纵不羁的个性格格不入。于是他申请外放,担任扬州六合县丞,品级依然不高,但总算拥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王绩在这里完全放飞自我,他把工作推在一边,整日与酒为伴,按《新唐书》的说法就是:“嗜酒不任事。”而当时正值群雄并起的多事之秋,隋炀帝就待在咫尺之外的扬州,躺平的王绩因此被弹劾,退隐故乡。
  回到故乡的王绩,种田、酿酒、养鹅、采药、占卜,过着逍遥的田园生活。他在河边有土地16顷,与河中心的沙洲相望。沙洲上住着一位不会说话的隐士,王绩敬佩他的为人,也搬到了沙洲上。两个志气相投的灵魂,不需要语言就可交流,王绩经常邀他饮酒,相对无语,但每饮必醉。
  李渊建唐后,起用隋代的旧臣,王绩也以县丞的身份,担任门下省待诏,享受每天配给三升酒的待遇。已近不惑之年,而且经过了一轮官场起落的王绩,依然嗜酒如命。虽然只是个待诏的小官,却每天乐呵呵的,有人不解地问他:“待诏这么好吗?”王绩笑着说:“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我留恋这美酒啊!”这话传到了侍中陈叔达耳中,特意把他的配额提高到每天一斗,王绩因此被称为“斗酒学士”。
  为了能喝到美酒,他甚至愿意自降身份。当时的太乐署史(官职名)善酿酒,王绩想担任他的下属官太乐丞,但主管官员调动的吏部不同意:“太乐丞是九品都不到的流外官,以你现在的身份,不宜担任。”但王绩紧追不放,吏部最后只好答应。
  “不上进”如此,王绩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身边的人把他视为异类,甚至亲戚朋友家中婚丧嫁娶这样的大事,都不邀请他参加。事业上的成功也成泡影,自己虽然有才华,但不付出,怎么能建功立业、光耀门庭?他对此是清醒的,正如在《答程道士书》中的无奈自述:“吾自揆审矣,必不能自致台辅,恭宣大道。”于是不再留恋朝堂,决意退隐山林。
  世间少了一个蹩脚的文官,却多了一个放达的诗人。两次隐居,他纵情山水间,左手酒樽、右手毛笔,写下了不少山水诗作。其中有《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以及《秋夜喜遇王处士》:“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等名篇。
  他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呢?在墓志铭的序中,他说:“王绩者,有父母,无朋友,自为之字曰无功焉。人或问之,箕踞不对。盖以有道於己,无功於时也。不读书,自达理,不知荣辱,不计利害,起家以禄位,历数职而进一阶,才高位下,免责而已。天子不知,公卿不识,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於是退归,以酒德游於乡里,往往卖卜,时时著书,行若无所之,坐若无所据。乡人未有达其意也。”
  短短数行,为我们描述了一个玩世不恭的个性老人形象。他不懂人情世故,不为达官贵人赏识,也不被邻里乡人理解。“无朋友”,是自嘲,也含着一丝嗔怪,亲人与朋友的疏远,他其实是在意的;至于“无功”,是说这一生没有取得通常意义上的成功,他不后悔,但内心其实是有遗憾的,如果真的放下了,怎么会将它取为自己的字?
  铭中,他写道:“有唐逸人,太原王绩。若顽若愚,似矫似激。……不知节制,焉有亲戚?”那些没有邀请他参加家族大事的亲戚,他始终是记得的。
张岱,半生梦幻
  隋唐之际有放诞不羁的王绩,明清之间则有颇具传奇色彩的张岱。两人相似之处不少:都经历过鼎革时期的兵荒马乱,都没有耀眼的仕途,都曾退隐山林、以著述度日。不过相比只留下三卷《王无功集》的王绩,张岱留给后人的作品很多,除诗歌外,还有史学著作《石匮书》《石匮书后集》《古今义烈传》《史阙》,回忆录《陶庵梦忆》《快园道古》《西湖梦寻》,18卷的小品文《琅嬛文集》等,他的形象也因此更为立体。
  张岱出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约故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他漫长的一生中,前47年留在明代,后46年跨进了清朝。王朝更替深刻影响了他的生活,除了经济破产,因为与南明朝廷有过交往,他还被别人视为洪水猛兽。69岁时,张岱担心自己一旦倒下,就将如路边的草木,无人知晓。于是决定像王绩、陶潜、徐渭等前人一样,自撰墓志铭。他构思良久,反复多次,终于写成了这篇千余字的《自为墓志铭》。墓志铭中,张岱将自己的人生分为两段:“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前半段,张岱悠游自在,阅尽人间繁华。他出生在浙江山阴(今绍兴)一个富裕的书香家庭,童年时在外祖父陶允嘉处生活(张岱晚年自号陶庵老人,正是对母家的纪念),外祖父一家对他疼爱有加。在优渥而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张岱在提升学识的同时,也养成了率真的性格,对一切有趣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后半段,明亡清兴,张岱的生活由安逸骤而艰难,心态也由热烈变为落寞。
  他在墓志铭中说:“甲申以后,悠悠忽忽,既不能觅死,又不能聊生,白发婆娑,犹视息人世。”甲申之后,是指1644年明朝灭亡以后,作为遗老,他精神上非常痛苦。1645年秋,为避兵乱,他隐居剡中(今浙江嵊州),再次回到家中时,已是一片狼藉。他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窘境:“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疏莨,常至断炊。”数代的财产被劫掠一空,留下来的只有几件破烂家具,饭也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总结这一生,张岱在墓志铭中极尽戏谑,但字字透着认真。对自己年少时爱慕浮华、没有花全部时间读圣贤书,张岱毫不避讳,他写道:“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
  这里,张岱一连用了12个“好”,并不是词汇的简单堆砌,而是实实在在都有所指。比如“好梨园”,他是资深票友。曾在南京听柳敬亭说书,在镇江金山观看夜戏,也曾在江苏武进欣赏女子表演昆曲;看戏之余,他还用文人的眼光评戏,留下了明末清初的宝贵戏剧资料。“好鼓吹”,说他爱好器乐,而且很有天赋。20岁和22岁时,他在绍兴跟随两位老师学习弹琴,半年时间就掌握了20多支曲子。张岱觉得老师的指法有些油滑,于是故意用生涩的指法弹奏,声音动听了不少。一个人玩不过瘾,他还组建了一支乐队——丝社,每月至少活动三次。张岱特意写了乐队章程,说明了宗旨和活动内容:“偕我同志,爰立琴盟,约有常期,宁虚芳日。杂丝和竹,用以鼓吹清音;动操鸣弦,自令众山皆响。”
  正因为是写给自己,夸赞的、歌颂的词汇尽可略去,调侃的、诙谐的字眼无所顾忌。著作等身的张岱在墓志铭中称自己有“六不成”:“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学仙学佛,学农学圃,俱不成。”这是自谦的说法,不必相信,但从中可看出,他毕生孜孜以求的,正是文章、书法、节义的尽善尽美。
  后人会如何称呼自己?张岱想到了多种可能,但不管是什么,他都已不在乎了:“任世人呼之为败子,为废物,为顽民,为钝秀才,为瞌睡汉,为死老魅也已矣。”
春和景明日 慎终追远时 ——清明节的由来、演化及风俗故事   时逢清明假期,咱们不妨一起来说说清明节的由来。清明是一个慎终追远、黯然销魂的节日,也是春和景明、踏青赏春的日子,更是大忙春耕、播撒希望的时机。殊不知自古以来,清明、上巳、寒食各自演绎和串联交融,从节气到节俗,从饮食肴馔到祭祀祖先故人,演变成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

  □孙晓明 孙辰龙

清明本是天文节气
  每年阳历4月4日-6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对北半球来说,此时的天气和春分时相比,着实不同,东亚大气环流真正实现了从冬到春的转变。北方许多地区4月的平均气温都已经达到10℃—15℃。至于江南地区,“清明时节雨纷纷”是显著的气候特色,天气时阴时晴,充沛的水分可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还记载道:“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
  西汉《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岁时百问》则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这一节气,我们称之为清明。“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因此得名。”
  清明节气同样可由天气变化预知未来的气象,如“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清明难得清,谷雨难得阴”等等。也可由天气预知农事收成,如“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清明冷,好年景”等。
清明节溯源“三合一”
  在历史上,清明节气独具特殊性。中国人久远的风俗习惯,如寒食节、上巳节,都在清明前后。上巳、寒食、清明各有其意,上巳清洁身心,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是农耕生活中重要的节气,提醒人们播种希望。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一般在阳历4月初的清明节气期间,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日,中原地区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传统的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后来改为三月三,沿袭下来,成为人们水边饮宴、郊外春游的节日。孔子心目中美好生活的向往:“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也是对上巳节的写实。
  《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后汉书·礼仪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后汉书·周举传》:“六年三月上巳日,商大会宾客,宴于洛水。”可见在这个日子里,人们要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所谓“禊”,即“洁”,故“祓禊”就是通过自洁而消弭致病元素的仪式。
  诚然,古时春天里的习俗哪能少了年轻人参与,因此就又有了男欢女爱的内容。《诗经·溱洧》详尽诉说了小伙陪姑娘河傍春游,尽情嬉笑喜洋洋,互赠芍药情意长。官府甚至鼓励男女欢爱,把这样的日子当作天地做媒的好日子。《周礼·媒氏》:“中春之月,令会男女,於是时也。奔者不禁。”男女私奔也是可以理解的。三月三的上巳节堪称中国人的“情人节”,直到今天,壮族、侗族、苗族、黎族等民族仍以三月三为情人节。三月三还是中国的“女儿节”,是少女的成人礼。少女们“上巳春嬉”,临水而行,在水边游玩采兰。杜甫《丽人行》说得好:“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上巳节的内容可谓丰富。这个清洁自身、郊外春游、踏青、男女欢爱的习俗后来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书圣王羲之写实性的千古哲理名文《兰亭集序》就是个例子。上巳节并入到清明节后,它丰富的习俗日渐式微了。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三月三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从云南西双版纳每年的泼水节活动中,还可看到古时上巳节祓禊之俗的影子。
  中国的寒食节则以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为计,一般在清明节前一两天。又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远古人在春天改火形成的习俗。古人就在此时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过几天再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新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在这几天无火的日子里,人们只能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寒食禁火、清明取火的现象,在唐代诗人韦庄的诗中得到印证:“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烟。”
  春秋时,晋文公有过一段流亡国外的艰难岁月,介子推历经磨难辅佐他,晋文公回国做了国君,给大家封赏,介子推却到绵山隐居。晋文公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将绵山改为介山,在介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零五日)禁火寒食,与民俗中固有的寒食习惯合一。晋文公还将一段烧焦的柳木做成木屐,望而感叹:“悲哉足下。”黄庭坚在《清明》一诗中说:“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可以说,寒食的习俗来源于禁火,纪念介子推的说法只是后来增加的新意义。到了汉代,人们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在这一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唐朝诗人韩翎有诗《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而寒食期间的生活习俗,除了禁火冷食,就是祭扫坟墓。从春秋晚期开始,人们一改只安葬、不植树、不设土堆即坟墓标记的做法,开始封以土堆、种上树木以作标记,祭祖也从宗庙改到墓地。祭坟扫墓的风俗就此流传下来。
  在唐代,不论官宦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慎终追远的节日,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朝廷顺从民意,规定寒食节放假四天。唐“(开元)二十四年(736)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到了唐大历十二年(777),诏令衙门依例放假五天:“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到唐贞元六年(790),假日增加到七天。
  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唐代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王维诗说:“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中国传统文化大观》载:“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而为一。”
  到了宋代,为了让人们能够在清明扫墓、踏青,官府特地规定太学放假三日,武学放假一日。《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的盛世清明图景。不仅民间三节并举相沿成习,官府也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清明和寒食逐渐合而为一,清明将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收归名下。同时,上巳节“上巳春嬉”的节俗也被合并到了清明节。到了明清以后,上巳节退出了节日系统,寒食节也已基本消亡。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
  可见,清明节本来是一个天文时间的节气,因为时间、人文因素增添了节日意义和习俗,一步步删繁就简地演变成一个融合了“节气”与“节俗”的综合节日,既有慎终追远的感念,还有踏青赏春、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
清明寒食几多许
  既然叫寒食,也就是吃预先置备的熟食。《提要录》载:“秦人呼寒食为熟食日,言其不动烟火,预办熟食过节也。”古时也有不守规矩的,在寒食节偷偷生火的,如《岁时杂记》所说:“庆历中,京师人家庖厨(寒食)灭火者三日,各于密室中烹炮。”
  寒食节的食物以冷熟食为主,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食物不尽相同。《西清诗话》即云:“唐朝清明宴百官,肴皆冷食。”这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冷餐会。张籍有《寒食内宴》诗咏此事:“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冷餐会上,还有马球助兴,这是帝王才有的排场。
  宋代的情形也是如此,《岁时杂记》说:“清明节在寒食第三日,故节物乐事,皆为寒食所包。”个别地区也有例外,如江西新建地区,清代时清明吃春饼,城里人用麦面,乡下人用米面,以薄为佳。浙江嘉兴和桐乡地区,清代在清明晚餐时要吃青螺,名为“挑青”。苏州人清代的清明节物,有青团和熟藕,也是寒食节的食物。
  另外还有大麦糖粥。南北朝《荆楚岁时记》记载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寒食吃麦粥,唐宋时仍很盛行。《岁时广记》引《唐六典》记有“寒食麦粥”;《玉烛宝典》也说:“今人寒食悉为大麦粥,研杏仁为酪,引饧以沃之。”杏仁糖麦粥,还见于《邺中记》。唐代边塞诗人柳中庸《寒食戏赠》诗中也提到这粥:“春暮越江边,春阴寒食天。杏花香麦粥,柳絮伴秋千。酒是芳菲节,人当桃李年。不知何处恨,已解入筝弦。”
  麦糕、乳酪、乳饼。《东京梦华录》载:寒食“节日,坊市卖稠饧、麦糕、乳酪、乳饼之类”最盛。
  杨桐饭。《零陵总记》说:“杨桐叶细冬青,临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谓之‘杨桐饭’。”
  杨花粥。见《云仙杂记》:洛阳人家“寒食装万花舆,煮杨花粥”。
  枣糕。《遵生八笺》:“寒食日,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煮作粥。以面裹枣蒸食,为之‘枣糕’。”
  蒻叶饭、姜豉冻肉、新腊肉。《岁时杂记》载:“寒食以糯米合采蒻叶裹以蒸之,或加以鱼鹅肉、鸭卵等,又有置艾一叶于其下者”;“寒食煮豚肉并汁露顿,候其冻取之,谓之‘姜豉’。以荐饼而食之,或剜以匕,或裁以刀,调以姜豉,故名焉”;“去岁腊月糟豚肉挂灶上,至寒食取以啖之,或蒸或煮,其味甚珍”。
  香椿面筋、柳叶豆腐。见《帝京岁时记胜》:“香椿芽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乃寒食之佳品。”这是两款应时之味,属尝新的节物。在山东邹平,家家户户将正月积攒的面食面点磨成粉,合家共食,亦不举火。
  到了清代,清明的冷食传统在一些地区基本消失,大烧大煮已不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事了,有徐达源《吴门竹枝词》一首为证:“相传百五禁厨烟,红藕青团各荐先。熟食安能通气臭,家家烧笋又烹鲜。”
巴东百姓为何千里迢迢送来一块石头 安丘市博物馆一块“廉石”见证清官佳话   说起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陈行甲。陈行甲当年在巴东县委书记任上曾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是人民的好干部。其实在二百年前,有位巴东县知县也堪称“好干部”,且“有石为证”。这块石头被称为“廉石”,曾经安放在安丘城西宋家园村,今迁至安丘市博物馆院内,因其形似卧牛也俗称“卧牛石”。
  中国历史上仅有两块百姓主动送给官员的“廉石”,一块为东汉大臣陆绩卸任郁林郡(今属广西)太守时走水路,因为除了简单的行李并无余财,船工和百姓担心船轻倾覆,弄来了一块“压舱石”,抵达后此石放到了陆绩宅前,作为“廉石”纪念。另一块就是安丘县博物馆的这块“廉石”,这块石头是因安丘籍进士、湖北巴东县知县曹锡田离任时的一句戏言运来。我们就来说说曹锡田的故事。

  □张漱耳

科举坎坷
  曹锡田,字建福,号琴舫,系明清安丘名门望族曹家后裔。安丘曹氏家族是山东史上最牛的28个文化世家之一。自明洪武二年(1369),世祖曹讳德从曹州迁来安丘莲池里(今安丘石堆镇大莲池)以来,以儒起家,计考取进士八名,其中八世曹一麟、曹一凤,十世曹廷辅、曹铨衡,十二世曹贞吉、曹申吉为三对兄弟进士,可谓进士门里出,一时风头无两。
  曹锡田为第十四世,是十三世曹赞善的次子,生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这一支已迁移安丘县城东关。实话实说,到他这代,曹家已经落魄衰败,曹锡田完全是靠日夜不息,刻苦学习出人头地。这么说吧,每夜子时之前他就没睡过,凭借惊人的体力和精力备考。但他的进士之路却不平坦。
  弱冠时首次应嘉庆戊午乡试。乡试考三科,第一科“辄以伟文邀堂鉴”,即答题最快,第一个交卷请考官阅示,结果此表现立即遭人嫉妒,第二科交卷后誊录人为少了一段。志书原文:“次科设计属謄録者,割裂卷幅,屈被落遗”。第二次嘉庆辛酉乡试也没有得中,没记载原因,估计也为人“设计”。第三次参加嘉庆甲子乡试仍被陷害,因“硃书错误过多,故迟未及荐”。即本年乡试阅卷完成了,卷子没被举荐,又是出在誊录一关,说错误多,没优先予誊录。幸得时在山东为官的滇南文化学者刘大绅赏识怜才,破格予以中举,由此成为其门生。
  刘大绅辞官回云南,曹锡田又重新开启进士之路,却屡以额满见遗。原来,明清一代取士根据省份搞平衡,各省名额是有限制的,超出就会删掉一部分,哪一部分被删,哪一部分被留,要看各自背景和人脉关系。而据民国《续安邱新志·文苑传》记曹锡田:“性孤介,笃学好古,不谐世俗”字句可知其为人耿直方正,不随流俗。性格决定命运。如此必然受到排挤。他直到嘉庆二十二年丁丑(1817),方以第三甲一百二十八名中进士,这时已经39岁了。县人戏称“起了个早五更,赶了个晚集。”
巴东为官
  考中进士后曹锡田被诏命为湖北省巴东县知县,例授文林郎。
  巴东地处长江中上游,因居古巴东郡之东而名,隶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当地百姓以打渔为生。在此为官有一陋习,凡新知县上任,各船埠须集资奉献,曹锡田秉承曹氏祖教,一心要做关心百姓疾苦的清官。所以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发布告革除了这一规定,拒绝属下发动百姓为他馈赠。
  不收钱还全力为百姓办事。清代七品县官主要业务就是断案。鉴于江上水霸海盗猖獗,巴东渔民发生了冤情因交通原因不能上达,曹锡田便在江边结排连筏、架设帷帐,在名曰“帆下琴舫”受理渔民诉讼,现场办案。他头脑聪明,体恤民情,善于调查取证,断了很多保护渔民利益、打击邪恶势力的案子。
  曹锡田作为进士文人,颇具人文情怀。不管对巴东还是家乡,非常青睐两地人文景观。那时节,巴东渔民时常听到“帆下琴舫”传出的曹知县办案之余的操琴吟哦声。
  曹锡田在巴东任上,还发生了一件事。他认识的湖北当地一位文人知己,因不去巴结权贵得罪上司,上司要禀奏朝延发配其去西北大漠。曹锡田闻知此事,着急忙慌想对策帮助朋友。他连夜拜见那位上司。上司纳闷儿:都传曹知县不攀附权贵,清高得很,今天怎么为说情找上门来了?寒暄几句后,方弄明白曹锡田原来是为了朋友。上司说:“曹知县,不发配是不行的,但是你从不轻易求人,我也给你个面子,你说发配哪里吧!”
  曹锡田没有准备,稍一思索连忙说:“我家乡安丘城东有一座高山,名曰摩天岭,有歌谣说,摩天岭,摩天岭,十八双铁鞋爬不到顶。山高路陡,山上水无一滴,寸草不生。此处最适合发配治罪了。能否请您奏上发配至此?”于是,曹锡田的文人朋友就发配到了安丘的摩天岭。哪有什么“摩天岭”?这里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青云山!摩天岭只不过是他顺口绉的。来到后朋友方知他用心良苦,非常感激,安心在此兴建寺庙,保佑人寿年丰。最后定居附近高家沟颐养天年,寿终正寝。
  曹锡田来自北方,觉得百姓仅靠单一的打渔是不行的,于是倡导其他农事活动,组织兴修水利,围堤造田,通过发展农牧业,拓展生计门路。
  按照大清惯例,知县任上三年后政绩考核合格,应该得到晋升,由于曹锡田禀性耿介,不善谄媚,尽管百姓一片叫好,却抵不上考察者一句不满意话。三年下来,换来的只是改任邻县湖北兴山知县的圣旨。面对职位没变的新任命,宛如一瓢冷水将他原本高昂的斗志和热忱浇灭。鉴于当下奸臣当道,他联想到几位先祖遭际以及老师刘大绅的选择,感觉前程灰暗,加上一直具有的乡愁,竟然就此结束了官场生涯,归耕田园。
道别百姓
  由于任职期间两袖清风,妻儿老小生活俭朴,布衣粗食,家当也没怎么收拾,其实也没的收拾,仅一个书箱和简朴的行李而已。为了不惊扰百姓,告别那天,他选择拂晓时分,挑起背囊,携儿带女,奔向码头。
  谁知来到码头一看,码头上早已站满了前来送行的百姓,密密麻麻,水泄不通,很多人是从乡下远处闻讯赶来的。当看到他如此简单的行囊,说什么也不让他上船。
  几个带头的乡绅说,咱巴东历来出清官,您可是继寇准大人之后的第二个清廉县令。我们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合适的礼物,就让人写了“琴舫秋水”匾额一块相赠。大伙儿都说,仅此不足以壮您行色。这样吧,您在巴东为官已经多年,看中了巴东什么东西,这回把它带上。
  曹锡田连连作揖,并用好言抚慰大家:“什么都比不了乡亲们的情意。木匾既然写了,也就代表了,只带它吧!
  乡绅哪里肯依,让他非要说出几样。原话是:“曹公治理巴东数年,所喜为何?总有一二吧?”
  曹锡田拗不过,眼含热泪,站在船上强笑着说:“惟喜当地的草鞋和东山一块卧牛石。”
  一听这话,大家知他这是随口说笑的戏言,只好洒泪放行。直到看见小船变成了一个小点点,码头上的人才散去。
玩笑当真
  俗话说,无官一身轻。曹锡田回到家乡后,在县城西汶河岸边找了一个安身之所,每日享受田园生活,巴东的经历渐渐淡去。
  谁知一年后的一天,曹锡田因为在菜地架挡风障闪了腰,正在家里的炕上休息,忽听大门口街上传出有湖北一带口音的喧哗,他感到亲切,不顾身子不适,连忙出门探个究竟。于是一眼就发现了巴东的十多个百姓,来到了门口找他,他们牵着几头老牛,给他送来了他离开巴东所说的“东山一块卧牛石”,以及十几双巴东百姓编织的草鞋。曹锡田目量了一下那块灰褐色的大石头,高和宽足有三尺(1.2米高、宽1.02米)多,长一丈(3.4米)多,怕是得五六吨重,不禁一惊:“我那是开玩笑啊,你们怎么能当真呢?这么重的石头,上千里路,你们怎么运来的?”
  运石的百姓说:“不很费事,靠滚木,牛拉人推,无非走得慢了些。现在又是冬天,不少难走路还可以泼水结冰,很轻快的。”
  一向爱民如子的他听后更加心疼百姓,一个劲地为自己临走开的玩笑懊悔不已。运石百姓自发表达衷佩,说:“公治巴东,为民不遗余力,两袖清风而归,一块石头、几双草鞋价值几何?此乃巴东父老之心意也。”
  百姓千里送石牛,送的是深情和口碑。这就是做官清廉与正直的力量!
  曹锡田将卧牛石安放在城西自家院内,题写“小巫峡”请工匠镌刻于石上。小巫峡是巴东老县城江上五华里的一处名胜,曹锡田刻此,永记石之来处。巴东百姓千里迢迢为曹锡田送卧牛石的故事,在当地颂为佳话,且流传甚广。于是,凡来安丘的官吏,或有些名气的文人墨客,纷纷前往曹锡田家观赏、赋诗、题字。于是,没有多少日子,卧牛石便成为书法石刻艺术品。石周围就布满了“以云水心结名士缘”,“峡江牧人粹笔”,“作扫壁人”,“水天一色”,“鲸云”,“有扶鳌之力”,“布衣吏”,“相知在半儒半吏半俗半僧之间”等名言佳句,字体真、草、隶、篆都有,还有数十块方、圆、椭圆型图章。
  曹锡田卒于咸丰十年(1860)十一月二十七日,享年82岁,在那个时代这是高寿。去世时已不在城西家园,而是晚年退隐之地潍河西岸的松山别业。他的小女儿因嫁此地逄王望族周氏,松山别业是他与亲家合建的休闲憩养之所。
廉石纷争
  由于时过境迁,曹锡田的家园数易其主,存放卧牛石之地形成了一个村落,名曰宋家园。
  标志着曹锡田做官名望的卧牛石被人遗忘。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卧牛石”蒙受“四旧”罪名,被砸去了牛头和牛尾,不仅已看不出卧牛形状,最后还被推进数米深的地窖,掀了个牛肚朝天,半截身子埋于土内。到了改革开放之后,才重新被人记起并寻到,安放于安丘县博物馆大院。不料,期间卧牛石突然被质疑,认为这不是卧牛石,更像卧龙石。
  卧龙石也是安丘县城的名石,其主人是另一名门望族的张家,他们在清初时从当地雹泉运来县城一巨石。张家后人考证不是卧牛石,而是卧龙石。到底是牛还是龙,展开了旷日持久的纷争。
  张家的考据是祖辈文学文史家张贞在他的《渠丘耳梦录》丁集中有一篇《雹泉奇石》记载其事。例如文章说到运卧龙石到安丘城,这样记述:我的叔父、侍御公曾经选取一块奇石,放置在西园里。这块奇石在山中与其它奇石相比,数它最小,但仍然需要一百头牛牵挽,好不容易才拉到城里。这块石头的样子很有气势,天骄坦荡,所以给它命名为卧龙石。
  后来,当地文史资料刊物《渠风》还是发表了“卧牛石”的文章以正视听。原来,编辑研究了石上题字,认为题字内容全都具备巴东县的元素,而通过文献细考,卧龙石也记有铭文,一是诸城文人丁野鹤(即丁耀亢)所题,二是安丘刘正宗等所题,词句对不起来,与此石不很相符。至此论争才偃旗息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