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红:
我省主要经济指标仍在合理区间
2014年10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27日举行的首届齐鲁企业家峰会上,山东省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区域办副主任李永红,向来自全省的企业家和媒体记者介绍了我省经济运行情况的新亮点。李永红说,今年以来,山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增长尽管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主要指标仍保持在合理区间。前三季度,全省GDP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公共财政收入增长9.5%。
  山东产业体系完备,产业转型升级增创新优势。三次产业比例由2010年的9.1:54.3:36.6调整为8.7:50.1:41.2。我省顺应全球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产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以高端高质高效为方向,努力实现“四提四降”,即提高第三产业比重,降低一、二产业比重。
  我省历来高度重视重大生产力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2013年铁路、高速公路里程分别达4400公里和5000公里,港口年吞吐量11.8亿吨,发电装机7700万千瓦。我省编制了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争取国家批复了快速铁路网规划,济青高铁、青烟威荣城际等一大批重点铁路项目加快推进。
  我省区位优越,北承京津冀都市圈,南接长三角经济区,东临浩瀚的黄渤海,西连辽阔的中原腹地,是全国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地区。
  李永红说,我省依托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沿海港口城市和内陆重要节点城市,积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东方桥头堡”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交汇枢纽”;探索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为我国全面发展与日韩经贸关系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推进与京津冀地区协作联动,建设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此外,加快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推动各区域协调发展。我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分别上升为国家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全面启动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探索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有机统一的发展新模式;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做大做强省会济南,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西部经济隆起带,发挥各地优势特色,打造若干竞相发展、富有生机、加快隆起的邻边高地。
      本报记者 孟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