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补膏方
2014年10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徐洁       

慢性病、亚健康宜用
膏方调补

  10月23日,山东省中医院膏方节义诊现场,38岁的济南市民孙先生坐在综合内科诊台前。虽然正值壮年,但他时常感觉身体发懒、倦怠乏力,没有精神,晚上睡眠浅、容易惊醒,腰部也常感觉酸软。省中医副主任医师谭维勇诊断后认为,孙先生舌质暗红苔少,脉细数无力,证为肝肾阴虚、肾精不足,为他开了一料滋阴补肾的膏方。
  大多选择膏方进补的就是这样的亚健康人群、慢性病人群。11月7日将进入立冬节气,考虑冬季进补、调理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从现在起到明年1月,山东省中医院、省千佛山医院等我省几大医院膏方门诊也将陆续开诊。
  民谚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冬季自然界阳气收敛,万物凋零,动植物均进入蛰伏状态,人应自然,冬季新陈代谢缓慢,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医理论,在此时进补,有利于把精华物质储存体内,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祛邪能力。
  膏方在江南一带已流传了近两千年。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的大乌头膏、猪膏发煎是内服膏剂的最早记载,不过,那时的膏方只有几味药组成,主治病证相对简单,至明清时期,蕴含中医调平理念的膏方才开始形成。
  当时,膏方只有官宦富贵人家才能享受到。谭维勇博士师从沪上中医名家陈湘君教授,他说,民国时沪上名医开具一料膏方单诊金就100大洋,方中常含野山参、冬虫夏草等名贵中药材。
  为了膏方的推广应用,使广大普通百姓受益,平民膏方多以常规中药饮片为主,参类也多用价格相对便宜的种植人参、高丽参等,因此,价格也就降了下来,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2009年起,膏方热逐渐在北方兴起。
  主动到中医门诊开膏方的多是“回头客”。省中医肺病科主任医师张伟教授说,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等,遇冷容易加重,有的病人服用膏方后反馈,感冒明显少了,即使感冒,而肺病的憋、喘症状也减轻了不少。
  膏方对调理心脏病也有明显效果。据该院心病科主任医师薛一涛教授说:“我的一位老病人60岁,患有心绞痛,体内放置了9个心脏支架,吃了几年膏方,心绞痛不发作了,每年坚持服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