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卖完的饭菜送给孤寡老人
本报记者对话餐厅老板靳军:吃剩饭不丢人
2014年10月2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靳军的餐厅里,杜绝浪费的标语十分醒目。
     文/片 本报记者 韩微

  10月27日,本报刊发了《顾客剩饭,女老板当面吃光》一文。报道了薛城区天云斋健康主题餐厅老板靳军倡导食客改掉浪费陋习一事。27日,记者又了解到,除了倡导顾客“光盘”之外,餐厅内的自助餐消费区未被消费完的饭菜,还都被送给附近村子里的孤寡老人。
  节约是共识
两天攒的泔水寥寥
  27日下午2点左右,天云斋餐厅的所有餐具都已经收拾干净。靳军说,就算每天自己主动去要求吃掉顾客剩余的饭菜,还是难以彻底避免浪费,所以只要店面开张一天,自己都会把“不浪费”、“吃剩饭”作为自己经营餐馆的一种理念。
  记者在餐厅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从餐厅开业以来,店里就张贴各种宣传标语提醒顾客不要浪费,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看着大量的饭菜被回收,这才有了“老板吃剩饭”的事。正是因为这样直接地倡议顾客不要浪费,才让每天餐厅150多人次的客流量,餐后只收回半桶多一点的泔水,以至于收泔水的人两三天才登门一次。而记者也在餐厅后厨看到,整整两天的泔水桶内,除了瓜皮纸屑,很难看到明显的剩饭菜。
未被消费的饭菜
送给孤寡老人
  因为设有自助餐消费区,餐厅每天都会准备比较充裕的自助餐,如果顾客消费不完,这些饭菜将如何处理呢?
  对此,靳军介绍,就是考虑到餐馆每天做好的成品饭菜会有剩余,所以一旦顾客消费不了,店里便会联系义工将这些饭菜送到距离餐厅不远的常庄乡王开村,供那里三个孤寡老人食用。“我们不能要求顾客不浪费,自己这边每天还剩那么多饭菜,所以我们就主动联系了王开村的孤寡老人,每天免费给他们供应饭菜。”靳老板说,这样店里的“不浪费”才真正做到了实处,才真正做出了意义。
  “吃剩饭不丢人,但迈出第一步很难,所以我就告诉自己平常心对待。因为这么做的价值不仅仅是能节约,更多的还是希望能影响到我们餐厅吃饭的顾客,养成不浪费的习惯,这就是我要的价值。”靳军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