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版:重点

A02版:壹读·评论

A03版:壹读·重磅

A04版:壹读·关注

A05版:壹读·暖闻

A06版:壹读·关注

A07版:壹读·济南

A08版:壹读·互动

A09版:专版

A10版:动向·国际

A11版:青未了·人文

A13版:文娱·影剧

A14版:乐动·聚焦

A15版:新闻·速览

A16版:封底·看点

E01版:今日济阳

E02版:新闻·城事

E03版:新闻·城事

E04版:新闻·城事

E05版:今日长清

E06版:新闻·城事

E07版:新闻·城事

E08版:新闻·城事

H01版:今日运河·城事

H02版:今日运河·城事

H03版:今日运河·城事

H04版:今日运河·城事

K01版:今日潍坊

K02版:新闻

K04版:今日潍坊·城事

L01版:今日聊城

l02版:今日聊城·城事

l03版:今日聊城·城事

L04版:今日聊城·要闻

Q01版:今日青岛·头版

Q02版:今日青岛·城事

Q03版:今日青岛·社会

Q04版:今日青岛·广告

R01版:今日日照

R02版:今日日照·专版

R03版:今日日照·专版

R04版:今日日照·形象

U01版:今日滨州

U02版:今日滨州·重点

U03版:今日滨州·医疗

U04版:今日滨州·重点

Y01版:今日淄博

Y02版:今日淄博·抢眼

Y03版:今日淄博·巡城

Y04版:今日淄博·巡城

Z01版:今日枣庄

Z02版:今日枣庄·综合

Z03版:今日枣庄·综合

Z04版:今日枣庄·综合

峨山镇农业“新六产”助推乡村振兴带动农民致富

齐鲁晚报     2020年04月17日
  枣庄市峄城区峨山镇大力实施“产品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生态化”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围绕名特优农产品,以产业育品牌,以品牌拓市场,全镇形成了农业“新六产”发展格局,进一步带动了农民致富。
  周庄村蔬菜采摘园。依托枣庄市峄城区田园家庭农场建设,建于2015年6月,租赁周庄、任庄89户农户及村集体土地170亩,建立蔬菜采摘种植示范园,硬化园区道路3公里,主要种植品种有西红柿、辣椒、茄子、黄瓜等。共建成高标准蔬菜温室大棚16个,另配备农家乐餐饮和15亩的垂钓中心。2017年5月基地又引进施肥设备,扩大水肥一体化技术在高标准大棚应用,通过实施水肥一体化大幅度提高了水源和肥料的利用率,减少了病害虫的发生,该基地可带动200余人参与就业分红。
  萝藤无公害蔬菜示范园。主要在城一村,发展日光温室蔬菜大棚,目前已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18个,大中弓棚40余个,主要种植黄瓜、龙椒、西红柿等。每年可产生收益200万元左右,带动近300余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同时重塑了“萝藤牌蔬菜”品牌,助推了“二疏廉善文化”。
  左庄苹果采摘园。目前该园种植面积50余亩,6000余株,采用矮化密植种植技术,引进选育目前中国最先进的红富士品种,全面配备了水肥一体化、保鲜冷藏室等现代化设施设备,亩产量可达6000公斤,丰收采摘期每天前来游玩购买采摘的人络绎不绝。
  东旭食用菌培植基地。目前该基地拥有固定员工40多名,2条生产线,6个装袋机组,常年加工销售平菇、姬菇、袖珍菇等菌棒500多万袋,生产各类鲜菇1200余吨,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纯利润300万元。菌棒生产已达专业化水平,全部订单式生产,菌棒成品出口美国、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
  仙桥葡萄种植基地,目前种植优质葡萄300亩,除在本地超市销售,还运往浙江、青岛、济宁等地。通过示范带动,目前种植面积达到500余亩,全部葡萄盛产时年产优质葡萄100余吨。
  寨山核桃产业园项目以寨山为中心,培育以核桃种植、销售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5家,引进农业电商1家,建设核桃高标准示范园5处,附带休闲、观光、采摘功能。该项目以“建设寨山核桃产业园、打造马寨精品示范村”的发展定位,确定了表里兼顾、基础优先、突出特色、打造亮点的原则,积极打造美丽乡村样板村、精品村,并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峨山镇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来抓,叫响“峨山无公害核桃”品牌,经过近6年的核桃产业发展,现已有核桃种植面积1.5万亩,多数进入盛果期,单株干果产量10公斤,亩产250公斤,配套建设了冷库二座,辐射带动周边周庄、鲍庄、仙桥、周庄、夏庄、石门等村,与周边垂钓园、采摘园、休闲水库等乡村旅游点形成联动,依托丰富的自然地貌突出景区生态、文化特色,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品牌,形成峄城区东核桃、西石榴的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格局。         (李利)
峨山镇学区:追寻教育的诗与远方
  去年以来,峨山镇学区坚守“做有故事的教育,办有温度的学校”的办学方向,回到教育的原点,汇集自然的、适合的、顺应规律的教育的溪流,涓涓滴滴,润泽生命,引领成长,去追寻教育的诗意和远方。
敦行至善的校园文化
  峨山镇学区坚守“敦行至善”的办学理念,围绕着“以生为本,养正于蒙,全面发展,奠基终生”的学校课程建设总目标,通过修品立行,蒙养习惯擦亮底色,培养“拥一颗真爱心,成一个礼仪人,有较强生存力,怀强烈责任感”的有教养的好学生;通过博闻广智,涵养兴趣厚实基础,培养“胸怀书墨,见识广阔,思维敏捷”的有知识的好学生;通过强身健魄,滋养身心筑梦未来,培养“自信阳光,乐观向上,气宇轩昂”的有神采的好学生;通过“蒙以养正”,为全体师生塑造正向的价值观,凝聚正风、正气,致力于“给孩子最美好的年华,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
讲述温暖的办学故事
  峨山镇学区“以爱为源,和谐育人”,“农村的孩子也需要美,也需要艺术的熏陶,我要为农村的孩子做些事情。”学区主任朱勇带着这样的信念,在学区各学校以校园足球、书法教育、围棋、国学教育、剪纸等为突破口,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逐步彰显鲜明的办学风格和办学特色,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局面。
  峨山镇学区的校园变成了故事的栖息地,也许是微雨的清晨,师生携手听雨读诗;也许是薄暮的黄昏,师生相伴歌咏游戏;也许是课堂一瞬目光交汇的感动;也许是课间走廊一回心心相印的谈心……这样的故事,也许波澜不惊,或者平淡无奇,但就在这一颦一笑中,盛满了对教育的理解,盛满了对心灵的关爱。孩子们,会因这样的故事而成长;为师者,会因这样的故事而幸福。峨山镇学区的校园,有了这些在麦田守望的躬耕人,有了更多的温暖故事,才有了种子生命的拔节,诗意的生长……
深耕细作中提升教育的艺术
  峨山镇学区立足于生态思想,生本课堂理念,打造绿色生态课堂关注师生的生命成长过程,追求生命本真意义的发展,体现人与环境的融合,人与人的和谐,身体与心理的和谐,教与学的相长,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学区适时开展校园绿化提示牌设计、书画作品展示、版画等系列活动;鼓励学生以手绘、电脑、剪纸方式创作藏书票;开展教师同读《论语》、家长同读《千家诗》、学生同读《弟子规》等同读一本书系列活动;定期开展“飞花令”展示活动,坚持每周国旗下经典诵读,在琅琅书声中,国学之魂、经典之魅也就润物无声走进孩子的心田。
  (李利 孟祥国 王善芳)
退伍不褪色 ——记峨山镇人武部干事王明明
  今年36岁的王明明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2011年他从部队退伍后来到了枣庄市峄城区峨山镇政府人武部工作,并兼任西马寨村网格员。工作中他发扬退伍不褪色的军人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勇于担当,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处处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工作中王明明政治立场坚定,积极拥护党的领导,思想与行动始终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他勤学善思,除在工作之余主动自学外,还积极参加办公室和支部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具体工作相结合,做到了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同时,王明明把“做事先做人,万事勤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凡事想在前、干在前,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他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做到了“眼勤、嘴勤、手勤、腿勤”,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热情,积极负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在扶贫、三秋、三夏防火、民兵训练、峄城化工产业园搬迁等工作中,他总是跑在工作第一线,对群众要办的事情,从不推诿、不拖延,争取在最快的时间里办好。为了做好化工产业园村庄搬迁群众的思想工作,王明明每天早早地深入到村、到户,总是苦口婆心地为搬迁群众做思想工作,讲明政策,让搬迁户吃透精神,受到搬迁户的认同,他所帮包的拆迁户很快都签了字。王明明还多次向困难群众捐钱捐物,帮助群众解决迫在眉睫的困难。今年3月,他在上班途中遇见一名喝醉酒的人躺在路边不省人事,他立即叫来救护车,护送至医院进行急救。王明明通过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获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拥护,在西马寨村,群众不论啥时看到这位贴心的网格员都会拉着他让他歇息喝水。每当这个时候,王明明的心中充满感动,顿刻觉得他的工作虽然平凡但又是那么有意义,虽然付出了辛苦,但收获了理解和支持,王明明经常说:值。
  在今年疫情防控中,王明明第一时间向镇党委政府请战,赶赴抗击新冠肺炎第一线,同时把部队的优良作风一同带到了他的网格西马寨村,肩负起抗击疫情的使命担当,打造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抗击疫情工作中,他逐一到村民家中安排防控、摸排登记、发放传单、宣讲防疫知识。每天不定时在村内排查隐患,带领村民清理垃圾,身上背着几十斤的喷雾器,不厌其烦地在村内进行消毒。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他每天都坚持和村干部一起坚守在防控卡点,仔细登记外来人员,认真测量体温,为全面筑起预防病毒坚固防线当样板做示范。王明明在抓好所帮包的西马寨村疫情防控的同时,还做起了疫情防控联络员,义务为居家隔离的群众送油、面蔬菜等生活用品,工作中饿了就泡包方便面,累了就直接倒在防控点椅子上。每天忙到深夜才赶回家,无论脚步多么小心翼翼,接连不断的工作电话都会吵醒妻子和孩子。孩子经常提意见,每天总是见不到早出晚归的爸爸,只有深夜里听到打断梦香的电话声,才知道爸爸终于回家了。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无论多晚,她都为丈夫留一盏客厅里的小灯,留一口热乎的稀饭。她了解自己的丈夫,工作这么多年,他永远都是风风火火、不讲条件。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战役这种迫在眉睫、事关千家万户健康安全的工作,她既理解更支持,唯独牵挂担心丈夫的身体,只能一遍遍帮丈夫清洁消毒衣服,第二天一早放在床边......
  王明明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所做的每一件事虽平凡又普通,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能发出自身的光和热。  (李利)
奋战90天实现大搬迁 峨山镇铆足干劲拼出搬迁“加速度”
  峄城化工产业园搬迁工作开展以来,峨山镇全体党员干部齐心合力、铆足干劲,积极稳妥推进搬迁工作。截至目前,入户摸底测量1663户,村级初步认定1153户,区级复核认定912户。  (李利)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