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138棵古树有了“身份证”
2014年03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3月31日讯(记者 邢振宇 通讯员 恒彬 李明 唐洁) 为了保护古树,章丘近日对登记在册的138株古树进行了一次全面普查,并对68株缺失树牌古树和11株新增古树进行重新挂牌。 
  据章丘市园林部门介绍,早在1993年章丘就对古树进行了普查和登记造册,从2003年开始,对古树信息的记录由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发展到采用先进的GPS定位,并对每棵古树逐一进行了挂牌保护,让每棵古树不仅在地理位置上有了明确坐标,更有了一张自己的“身份证”。
  在章丘市绣惠镇茂李村的李氏祠堂里,记者见到了四棵古树,其中的一棵垂槐,因形似龙爪又名龙爪槐,让人印象尤为深刻。同行的工作人员毕宪波说,这棵垂槐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树旁的石板还因朱元璋在此休憩的传说而得名“卧龙石”,因此让这棵垂槐多了些神秘色彩,而在当地的百姓的内心也对它更多了几分敬畏。
  毕宪波对这棵垂槐进行了牌照更换,边仔细查看它的长势边告诉记者,古树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树龄300年以上的为一级(A类)古树,100-299年的为二级(B类)古树。根据2012年普查结果,共登记归档的章丘古树名木138株,品种9科10属12种。古树名木中,含A类古树60株,B类古树78株。其中,国槐数量最多,占到所有树种的46%,因其属于章丘市乡土树种,所以存活率高且生长繁茂。
  章丘市古树树龄都比较长,其中龙山街道党家办事处辉柳村的唐槐、辛寨镇柳塘口村的帝君古槐、锦屏山风景区老君殿内的活化石-银杏和文祖镇甘泉村的流苏是章丘市古树中树龄长且长势旺盛的珍贵树木。章丘市园林局绿化科的马宗庆科长说:“我们不能把古树名木简单地看作是一棵树,要从历史、生态、文化等角度审视保护古树名木的深层次意义,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古树名木提供更多更好的生存条件,让它获得充足的阳光、水分、土壤和肥力,为章丘市的生态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