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东京遇见新德里
2014年08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今天,印度总理莫迪抵达日本京都,开始为期5天的国事访问。就在这次访问前大约一周,《印度时报》爆出印方将莫迪访日行程延长1天的消息。如果按照原计划,莫迪应该在8月31日抵达,并在日本停留4天。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今年4月的一幕,美国总统奥巴马访日前夕,日本方面死乞白赖地请求美方,将奥巴马在日停留时间从2天1夜延长为3天2夜。这一个主动一个被动的延长,反映出莫迪政府对日本的重视,以及日印双方的相互吸引。
  中印之间、印日之间的潜在合作领域高度重合,中日之间将围绕印度这块“肥肉”展开或明或暗的争夺。而这种局面,恰恰是莫迪所希望看到的,印度可以在这种三角关系中占据主动。
  □撰稿 本报记者 赵恩霆     
安倍投桃报李,
甘愿为莫迪当导游

  此次到访日本,是莫迪自今年5月26日就任印度总理以来为数不多的几次出访。此前,作为单独的国事访问安排,莫迪先后访问了南亚邻国不丹和尼泊尔。7月,他还赴巴西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峰会。
  对于访问日本,早在莫迪上任之初就已经传闻不断。当时,日本媒体甚至报道称日本是莫迪上任后的首访国家。《印度时报》称,莫迪确实原定于7月3日至5日对日本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后因多方面因素推迟。而此次印方主动延长访日行程,一方面可能是弥补之前推迟访问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凸显出莫迪以及新一届印度政府对日本的重视。
  印度与日本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二战后,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一位印度籍法官拉达比诺德·帕尔在对二战战犯的审判中裁定全部被告无罪,这些被告中包括日本战时首相东条英机。这段历史最为日本人所熟记,在日本有帕尔纪念馆,在靖国神社还建有帕尔显彰碑。安倍晋三在其首次出任首相时,曾在2007年8月访问印度期间,在加尔各答会见了帕尔的儿子。
  印度总理与安倍晋三的交集出现在2006年底,当时刚出任印度总理不久的辛格访日,双方决定将双边关系提升为战略性全球伙伴关系。虽然安倍晋三首次出任首相只有大约1年,但即便时间如此之短,安倍仍然在2007年下台前访问了印度。
  5年之后的2012年11月,印度总理辛格在出访日本前宣布推迟访问。彼时日本政坛正在经历政权更迭,民主党野田佳彦政权摇摇欲坠,众议院选举之后,安倍晋三再度出任日本首相。辛格的这次推迟访问也于2013年5月成行,迎接他的还是安倍晋三。8个月后,安倍晋三即对印度进行回访,并受到辛格的高规格接待,安倍获邀作为“首席嘉宾”,出席印度“共和国日”阅兵式。
  或许是这次礼遇让安倍念念不忘,印度新总理莫迪还没启程赴日,就传出安倍将罕见地离开首都东京,陪同莫迪访问京都。在莫迪8月30日抵达当晚,安倍还准备在京都举行非正式晚宴欢迎莫迪。种种破例反映出日本欲借此强化日印关系,对外展示亲密,同时安倍也谋求与莫迪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
日本顾虑核合作,
担心印度造核弹

  从日本方面来看,如今安倍政府的对印外交政策,实际上承接了他首次出任首相时的既定策略,而且在安倍经济学表现乏力,积极谋求更大军事自由之时,现在的安倍更看重日印间的经贸和安保合作。反过来,从印度的角度来看,无论是辛格还是现在的莫迪,虽然二者出自不同的政党,但对印度经济的态度大体是一致的,即大力引进外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印度经济竞争力。
  今年初访印是安倍上任一年间第四次与辛格会晤,双方一致同意建立国家安全部门定期协商制度、外交和军事对话机制,同时决定在今年举行日印美三国海上联合军演。安倍与辛格还就日本向印度出口核电设备问题达成共识,同意加快签署《原子能合作协定》。同时,双方还同意就日本新干线向印度出口一事,目前正处于双方调研阶段,预计在2015年7月会作出结论。目前,日印正合作修建印度新德里至孟买的西部货运走廊。
  此次莫迪出访前,已有媒体爆出双方将在核电及高铁领域有所动作。路透社报道称,莫迪访日期间,将争取日本支持签署核能协定。报道指出,印度希望参照2008年印美民用核能协议,与日本签署类似协定。
  根据2008年协定,印度可进口美国的核燃料和技术,同时不必放弃军事核项目。而日本则希望印度明确承诺不进行核试验,并要求日方能对印度核设施进行更深入检查,以确保“乏燃料”不会被用作制造核弹。印方一直寻求打消日方疑虑,过去一个月两国谈判进度加速。
  而据《印度时报》报道,莫迪访日期间将就印度是否购买日本新干线技术进行商讨。印度铁路部门主管库马尔拒绝对莫迪是否会与日本就该合作项目签署协议发表评论,但他暗示,莫迪此行将有助于加快印度高铁建设。此外,印度还可能加速日本向印度海军出售两栖飞机的谈判,以加强印度海军实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莫迪访问期间将与日本达成稀土生产和出口相关合作意向,两国相关企业将于9月中旬签署稀土生产协议。合作项目的稀土年产量在2000吨至2300吨之间,约占日本年总需求量的15%,这些稀土最早将于明年2月优先向日本出口。
  日本从中国进口稀土的比重一度超九成,由于近年来中日关系持续紧张,中国对日稀土出口减少,日本有望首次从印度进口稀土,将会减轻其对中国稀土的依赖。
莫迪三面下注,
掌握外交主导权

  “中国”的字眼终于出现了。印日此次首脑会晤看似是双边外交,实则是给复杂且微妙的亚太地缘政治增加了变量,而且印日在多个领域的合作,都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中国。
  就在印度媒体爆出莫迪主动延长访日行程之时,一种猜测也随之产生:莫迪此举意在向中国传递强势信号。这种事在辛格担任印度总理时也曾发生过,2013年5月中印边界发生“帐篷对峙”,辛格当月访日时特意多停留1天,与日本政界领袖互动,试图向中方传递强烈信号。
  日本《产经新闻》称,最近印度媒体多次报道中国军队在实际控制线附近的“越界”事件,有分析认为,莫迪延长访日时间或许是在该问题上“牵制中国”。不过,当印媒大肆炒作“中国越界”时,印度陆军参谋长辛格明确回应称“根本没这回事”。
  实际上,近年来印日互动频繁的同时,中印互动也开始升温。去年5月,李克强总理选择印度作为他上任后首次出访的目的地。5个月后,辛格于去年10月访华,这成为1954年以来中印总理首次在一年内实现互访。
  中印关系升温,一方面表现为时隔5年,中印去年在中国成都再次举行联合军演,另一方面则是在中印经贸合作方面提及颇多的“中国工业园”项目。李克强总理访印期间,再次担当起“中国高铁推销员”,中印双方也有意合作对印度老化的铁路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而近年来中国“走出去”的另一招牌便是核电,过去两年,中国分别获得巴基斯坦、英国、罗马尼亚和阿根廷4个订单,其中尤以中国核电企业进入英国最引人注目。
  由此可见,中印之间的潜在合作领域与印日之间的高度重合,换句话说,中日之间将围绕印度这块“肥肉”展开或明或暗的争夺。而这种局面,恰恰是莫迪所希望看到的,印度可以在这种三角关系中占据主动。
  不过,从目前来看,莫迪尚未表现出完全倒向某一方的迹象,他所采取的是三面押宝的手法:9月初结束访日之后,他还将于9月下旬访美;而在莫迪访日前夕爆出消息称,印方已向中国政府发出请求,推迟习近平主席原定于9月14日至15日的访印行程,理由是这一时间与印度总统慕克吉15日至17日访问越南的时间冲突。
  早在今年7月巴西金砖峰会期间,莫迪就向习近平主席发出了访印邀请,而在更早的5月底,李克强总理致电莫迪祝贺其出任印度总理时,莫迪也借机邀请习近平访印。目前,中国外交部并未发布习近平主席访印的消息,至于是否推迟或有无访问安排还有待证实。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