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灯奶奶评读札记之八】
感受科学的美
2014年08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马瑞芳
  第八场复活赛,“2014我的一本课外书”竞争始入深水区,渐行渐难。小选手展示的不再是背诵书本、复述故事,而是读书感受到的思想芬芳和审美乐趣。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说:学习量子力学,应感到“有的东西是美妙的”。参赛选手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谈对科学的热爱和感悟。没有考个好分数的功利目的,是一种纯粹的迷恋和神往。
  陶乐天是个不折不扣的小科学迷,机灵可爱、好学多思。他拿着本图文并茂的《玩转数与形》快步登场。三个“文科生”评委听小选手讲数学ABC,场面相当有趣。李潘对乐天说:数学是我的“短板”,你来说服我,为什么我也得看这本书?乐天说:这本书讲数字的奇特,“0”最神奇。比如李潘老师去买水果,正好11块钱,假如售货员把“0”安错地方,变成101块、1001块,甚至10001块,您还买吗?李潘再问:“数学漂亮吗?”乐天说:“数学不完美,比如:三个三分之一是不是等于一?那么一个三分之一是不是等于0.33循环?那么0.33循环乘以3应该是0.99循环,怎么成了1?所以我觉得数学并不完美。”这时,我谐称“康熙字典”的博学者郦波抢着说:“这是个悖论,数学不完美,但它描绘了世间万物,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乐天立即把话语权再抢回去:“对,伽利略也说过这一句话,宇宙万物其实就是由数学的语言组成的。”小学生帮大学教授点明经典论断的出处,完全用平等讨论的态度。郦波被逗乐,“杀手叔叔”刀枪入库,对乐天笑道:“期待你以发现美的眼光,发现数学的美。”
  徐风清扬初赛推荐科幻小说《三体》,这次带着霍金的《时间简史》参赛,滔滔不绝讲述宇宙奥秘、时间的开端与终结。他说:霍金写这本书是为了让普通人接触宇宙的奥秘、激发普通人了解宇宙本源的兴趣、参与到宇宙从何而来的讨论上。哎哟哟,原来我们都得争取做个普通人!李潘问了个似乎“怪异”其实极其普通的问题:“我们在天上看到的星星,有可能在很多年前已消失,什么原因?”风清扬四两拨千斤,轻巧地用“光年”概念解释,且说:渴求知识是人类天性,像《时间简史》这样的书,理科生文科生都可以读。
  听陶乐天和徐风清扬“劝诫”文科“出身”评委看关于数学、关于理论物理的书,我直想笑。告别数理化半个多世纪,眼前这些十来岁的孩子重新令我对科学兴味盎然。其实,现在的孩子们将来恐怕大多数不会成为文科生,多半会涉足自然科学。他们这么小就发现科学的美,他们的人生将成为怎样的“美的历程”?科学家彭加莱曾说:“科学家不是因为有用才研究自然的。他研究自然是因为他们从中得到快乐,他从中得到快乐是因为它美。”
  《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泉,是哲学巨著,又包含科学元素。十二岁的谦谦君子邵天泽推荐《易经》,顶头遇到郦波“够分量的问题”:什么叫“否极泰来”?天泽侃侃而谈:“否极泰来本来是《易经》中的否卦和泰卦。否极泰来就是说,事物运行到一定的程度,它会到它相反的面,好事做到了极致,相继而来的可能就是器满则倾、月满则缺。”他进一步说:“有时我们身陷逆境,如果自己心中有能突破逆境的好想法,终会否极泰来。”
  复活复活,得有绝招才能“起死回生”。五男二女参加复活赛,晋级复赛的是四个男孩,两个科学达人、一个国学迷、一个皇帝迷,颇像场科学、国学、历史的“三国杀”:你施出方方天画戟,我挺起丈八蛇矛,他拖着青龙偃月刀。你方唱罢我登场,煞是好看。我笑称,这一场可以叫“男孩们猛龙过江”。而两个女孩也不是来打酱油的。国继冰推荐《一代画魂》,是我“相忘于江湖”的朋友写的,十几年不见石楠大姐,倒有小朋友让读者“通过一位画家的自强不息获得教益”,备感亲切。韩文佳推荐郦波的《风雨张居正》,居然“班门弄斧”在现场对郦波教授说:“我觉得,您对张居正本人的缺点没有做详细解释,让人觉得张居正太过完美。”郦波说:“我这两年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与作者当场切磋的机会,是多少著名记者的心愿?十二岁的文佳居然借“2014我的一本课外书”得风气之先!绿灯奶奶立即给小选手撑腰打气,说:“小朋友当面和作者讨论,很好!你还能提出你认为他书中的不足,狠批他!支持你。”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