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走快的时光留在相纸上
数百网友参与本报“我与父母合张影”活动,礼物祝福随后送到
2014年10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984年,赵紫生(右一)与家人在聊城老家葡萄树下合影。(赵紫生供图)
  10月6日,赵紫生(左一)一家人在泰山后山留下合影。(赵紫生供图)
     时光荏苒,年华易老。与老的家庭合影照片对比,新的合影照可能增加了添丁的喜悦,也可能留下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成长的道路上,是父母相伴我们左右,为我们挡风遮雨;如今儿女已长大,大孝尊亲,父母的开心便是子女最大的快乐。
  自9月30日本报开展“我与父母合张影”活动以来,数百网友踊跃参与,唤醒了人们对于亲情更多的回忆。
  本报见习记者 王建伟 王晓莹 
用合影记录 终将逝去的岁月
  9日,齐鲁晚报“壹点”客户端用户赵紫生上传了两张家庭合影。第一张照片拍摄于1984年,“那时候爷爷还在世,父亲还年轻,表弟跟我们生活,全家一起在葡萄树下合影。”赵紫生在“壹点”客户端留言感慨。
  “当时我爷爷瘫痪了,姑姑要照顾爷爷,所以把表弟也带来了。这张照片拍摄时,奶奶刚去世不久,从照片上应该能看出来,大家心里都挺难受的。当时是一个朋友帮忙拍的,用的是海鸥牌的那种老相机。”赵紫生说,奶奶去世之后,瘫痪的爷爷主要由父母和姑姑一起照顾。
  “除了这张照片,我们家人全部在一起的合影还真不多。”赵紫生说,以前没有感觉到时光会走得这么快,也没记得多留几张全家人的合影。
  今年上半年的两件事情,让赵紫生忽然感觉到命运的变化无常和时光的无情流逝。“母亲在聊城被诊断为恶性皮肤癌,两个月后,还不会走路的儿子又患上了病毒性脑炎,医生当时都下了病危通知。”赵紫生说,“虽然最后他们都化险为夷,但这两件事让自己倍感跟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是多么珍贵。”
  经历过命运的两次嘲弄之后,赵紫生决定以后要经常跟家人合影,捕捉家人在一起的甜蜜时光。10月6日,在泰山后山,赵紫生一家再次留下了珍贵的合影照。
  “我觉得有必要带爸妈多出去走走。我有一个朋友,她妈妈跟我妈年纪差不多,后来查出得了胰腺癌,是晚期。当时她就特别后悔,遗憾没带母亲多出去玩玩,没多留下一些在一起的影像。”赵紫生表示,以后无论如何,都会多带父母出去走走,也会多拍一些合影,不想留下太多遗憾。
用合影倾诉难以言说的亲情
  中国式的亲情,总是含蓄内敛的。父母与子女之间,其实一直蕴含着深深的爱,然而,中国人骨子中的含蓄,让许多儿女难以对父母当面吐露这份爱。于是,照片背后的留言才格外深沉而动人。
  “这次活动为我提供了一个机会,能够在留言中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这些话当着父母的面可不好意思说出来。”“壹点”用户程女士说,自己和爸爸都是内向的人,以前相互间交流比较少,有时看到别人家里父母子女之间亲亲热热的,会很羡慕。“随着年纪慢慢大了,越来越能体会到父爱的深沉。每次回家或打电话时,爸爸总会询问我最近的工作、生活情况,我能感受到,他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是一直挂念着我的。” 
  “我在外地工作,每次回家都想和父母合影,可爸爸不喜欢拍照,每次我们拍,他都在旁边看着,说‘你们拍吧’。”程女士说,“这次照片刊登在报纸上,爸妈看到了很开心,以后能借这件事鼓励爸爸多和我们合影了。”
用合影送出温暖人心的礼物
  隐藏在照片背后的一段段故事,不仅使读者动容,提供照片的网友也表示,父母看到报纸后都很高兴,让家人感到亲情的宝贵。
  家住济南的“壹点”用户刘女士在照片刊登后的第二天给记者发来邮件。“看到报纸以后,爸爸很开心。爸爸当天既高兴又惊喜,他说这是他收到的最好的重阳节礼物,比我给他买的东西还要好。”刘女士说,“读到文字的时候,爸爸落泪了,我想他是怀念妈妈了吧。”
  刘女士表示,她以后会经常与父亲合影,随时随地留下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回忆。
  “壹点”用户曹先生告诉记者,当天父母接受采访后高兴了许久。第二天照片见报后,他买了好几份报纸,拿给父母看,全家人都很开心。“老人年轻时吃了很多苦,现在我们物质条件上去了,更想让他们日子过得舒心,兄弟姐妹几个每周末都会来陪伴父母,逗老人开心。”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尽快遴选幸运参与者,根据您留下的地址为您的父母惠寄一份礼物,同时还会将您的全家福打印出来,附上您的祝福语,送给您父母一份大大的惊喜。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