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写意精神画工笔
“韩学中人物画作品展”在齐鲁美术馆开展
2014年12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讯(见习记者 刘雨涵) 由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齐鲁晚报、山东画廊联盟主办,齐鲁美术馆、齐鲁晚报书画院承办的“丹青行者——韩学中人物画作品展”,26日在齐鲁美术馆开展。作为中国当代著名人物画家,韩学中尤其擅长中国工笔人物画、重彩画材料学等,本次展出的韩学中早期工笔重彩系列、粗麻纸系列和近期的惠安女系列、人体系列,全面呈现了其工笔探索历程。
  韩学中在上世纪90年代介入重彩画领域,自此开始探索中国工笔画新的表现形式,成为同年龄段中国重彩工笔画创作的领军人物。他的重彩画《净地》借鉴了西方绘画的长处,吸收了民间艺术的质朴,同时又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表达了对生命与欢乐的顿悟。在《瑞鹤图》、《千里江山图》中,韩学中又将古典与现代融合,以宋徽宗的《瑞鹤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局部画面作为背景,以各式各样的都市少女作为画面前景,古典背景与时尚衣饰的对比,让观者产生了时空穿梭之感,呈现出独特的精神启示。
  韩学中展出的40余幅精品力作,创作题材十分广泛,除了讴歌青春少女,他还积极关注社会,创作了一系列以伟人、农民工、农村生活为主题的作品,充分凸显出画家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其干净唯美的独特画风,为当下浮躁的社会注入了澄净的元素。
  在展览开幕式后举办的“当代语境下的工笔重彩画发展”论坛上,韩学中透露,在中国的写意画和工笔画两大画派中,后者已经成为主流,“现在全国美展已经是工笔画的天下,能占到百分之七八十。”山东省美协副主席、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梁文博解释了其中缘由:“写意画有潘天寿、齐白石、吴昌硕等人的经典在前,很难超越,而近代以来工笔画还没有出现大师级人物,所以发展空间很大。在吸收了西方的解剖学、透视学、色彩学之后,工笔画有了很大突破。”韩学中也表示,工笔与写意之间其实不需要有明显分野:“工笔画中应该有写意性,写意画中也应该有工笔的成分,二者是相融的。”
  据了解,这是韩学中第一次在济南举行个展,此次展览将从12月26日持续到明年1月7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