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火山群难挡探秘“蛟龙”号
“蛟龙”号今日返青,并将入驻国家深海基地新家
2015年03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进行热液喷口保真取样及温度测量。(图片由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提供)
     本报3月16日讯(记者 蓝娜娜) 执行中国大洋第35航次第二、三航段科考任务的“蛟龙”号将于17日抵青,并入驻新家——国家深海基地。在此次科考中,“蛟龙”号首次在西南印度洋地形复杂的深海热液活动区作业,首次发现多个海底热液喷口,取得了大量热液区生物资料。
  自去年6月起,“蛟龙”号开始执行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5航次)科考任务,其中第一航段在西北太平洋开展调查,历时两个月;第二航段于去年11月25日从江阴起航,历时4个月,在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区开展下潜任务。2015年2月24日,搭载“蛟龙”号的向阳红09船在圆满完成中国大洋35航次第二、三航段科考任务后从毛里求斯返航,并将于3月17日抵达青岛,入驻新家——国家深海基地。
  对于刚刚完成的第二、三航段科考,中国大洋35航次副总指挥邵宗泽介绍:“‘蛟龙’号共成功下潜了13次,这是我们首次利用‘蛟龙’号开展西南印度洋脊不同类型的热液系统地质环境特征、热液流体特性、生物多样性特征等方面的精细调查、观测和对比研究,取得了大量高精度数据资料和样品。而且,我们首次采集到海底硫化物标本,首次发现7个海底热液喷口,这些热液喷口就像是海底火山喷口,‘蛟龙’号要在冒着浓烟的火山群中穿梭考察,克服的困难也很多。”
  除了科考成果丰硕外,总计6个月的科考也让包括两名女潜航员在内的6名潜航学员得到了实践性培训。“大多数潜航学员完成了3次主驾、3次副驾的实际操作训练,他们在心理适应能力、环境观察能力、水下通信保障和设备操作方面都表现得很出色。”2014—2015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现场总指挥、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主任于洪军说。
  据悉,截至目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已完成100次下潜作业。今年,2015年“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大洋37航次)将分两个航段进行,历时3个月,第一个航段计划于今年6月至8月赴西北太平洋富钴结壳合区开展资源和环境调查,第二航段于8月至9月赴马里亚纳海沟开展基础科学调查研究。
 潜航员揭秘:
火山区里穿梭 防撞山还得防热气
  相比“蛟龙”号过去在南海、太平洋等海域作业情况,此次在西南太平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合同区的科学考察,可谓惊险重重。
  “西南太平洋的海底地形是我遇见过的最复杂的地形,操作‘蛟龙’号在海底作业,就好比是在连绵的火山群中作业,既要灵活操作躲避从热液喷口喷出的浓烟热气,又要谨慎操作防止受浓烟影响撞在岩石上,因此操作难度非常大。”我国首批潜航员之一的唐嘉陵说。
  除了地形复杂,海底底流也是增加操作难度的主要因素。“有一次执行任务,本来设定的是向北直走,可受到底流的强烈影响,最终行进的方向成了北偏东45°,因此在这种底流影响下取得的作业成果尤为珍贵。这次科考我们首次测出了海底热液喷口379℃的温度数值,这就好比测出了火山口正中心的温度,在作业期间,驾驶者需要保持‘蛟龙’号3分钟稳定不动,这在底流较强的情况下,对操作技术是极大的考验。”我国首批潜航员之一的傅文韬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