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米灯塔,等待“蛟龙”回家
国家深海基地启用,设八大功能分区
2015年03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深海基地照片。(图片由青岛市城乡建设委提供)
     本报3月16日讯(记者 吕璐) 17日,载人深潜器“蛟龙”号将首次停靠在青岛母港——国家深海基地。此后,将以国家深海基地为依托开展试验检测、维修维护、科学考察等业务化运行工作。目前,深海中心一期工程码头、车间、厂房、水池启用,已具备入驻条件。
  国家深海基地坐落在青岛即墨,占地面积390亩,海域62.7公顷,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5.12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国家深海基地项目建设在国内史无前例,是继俄罗斯、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深海技术支撑基地。此后“蛟龙”号将以国家深海基地为依托,开展试验检测、维修维护、科学考察等业务化运行工作。
  从使用功能上,整个基地分为八个功能分区,包括综合科研办公区、维修保障区、码头作业区、学术交流与科普教育区、港口灯塔导航及大洋通信岸台天线区、VHF水声通信设施区、科研仪器试验区和生活服务区。据了解,深海基地一期工程项目主要建设综合科研业务办公楼、维修维护保障区、深海模拟训练馆以及科考船码头等,其中,22米高的灯塔成为基地标志性建筑。截至目前,深海中心一期工程码头、车间、厂房、水池启用,已具备蛟龙号入驻条件。
  据了解,国家深海基地是国家海洋局建设项目中第一个由地方政府代建的项目。2013年8月,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建筑工务局接手项目代建工作,至今节省投资近2000万元。专业人员对深海基地项目的10个建筑单体逐一研究,深化码头、综合用房、科研办公大楼等重要建筑节点设计200多处;协调优化道路及园区设计,同时在穿山路段集约式单侧布置人行道和管沟等道路要素,既保护了山体,又节省了投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