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扫荡”:以“三空”对“三光”
2015年06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徐畅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所谓“扫荡”,本意是指彻底清除,兼指一种军事行动。抗战时期的“扫荡”,是指日军聚集大量优势兵力,集中对某一地域发起军事进攻,企图彻底消灭敌对力量,达到所谓“治安”的目的。
  从1939年开始,日军对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据不完全统计,1939年至1940年,千人以上的“扫荡”25次,其中万人以上的2次。1941年至1942年,日军千人以上的“扫荡”70余次,万人以上的“扫荡”9次。
  1941年之后,日军的“扫荡”不仅次数增加,而且战术发生巨变:第一,由短促突击式的进攻,转为长期的“清剿”、“驻剿”。第二,由分散的、小股兵力的“扫荡”,转为集中优势兵力的“扫荡”。第三,由长驱直入的线式围攻,转为步步为营的纵深“扫荡”。
  1943年之后,山东军民逐渐在反“扫荡”过程中赢得主动。例如,根据地军民主动粉碎了日伪军1943年冬季大“扫荡”,并在局部地区展开反攻。在1944年取得一系列反“扫荡”胜利之后,1945年夏季,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举行了攻势作战。
  日军“扫荡”过程中,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大量使用化学武器,公然发动细菌攻击作战,制造了大量惨案和“无人区”。
  为了躲避日军的屠杀,根据地老百姓在中共和八路军的指挥下,积极投身到反“扫荡”斗争中,实行“坚壁清野”,以“三空”(搬空、藏空、躲空)对付日军“三光”(抢光、杀光、烧光)政策,老百姓往往把躲鬼子的过程叫做“跑反”。
  一般而言,日军大规模的“扫荡”有一个过程,军队调动总会有动静,八路军会获得相关情报,所以往往是日军还没有开始“扫荡”,老百姓就已经知道消息,开始做“跑反”的准备工作。在根据地军民监视下,日伪要想完全做到“悄无声息”地扫荡是不可能的。
  从方向上说,老百姓“跑反”,一般是逆日伪“扫荡”而动。从地点说,因自然环境不同,千差万别。在鲁东、鲁中等山区,“跑反”往往是朝山上跑。在鲁北、鲁西北等平原地带,因无山水做掩护,老百姓一是跑向自然存在的庄稼地、坟地、坡地,二是跑到人为改造的道沟、地道。在滨湖地区,老百姓往往朝湖中央和芦苇荡里跑。
  由于日军时常“扫荡”,根据地老百姓的粮食、日常用品往往早已藏妥,家中几乎每人都准备几个或一个包裹,随时准备“跑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