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脉·兼收并蓄·多元拓展
2015年06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青绿山水学术研讨会在齐鲁美术馆稷下学宫学术报告厅举办 李振存摄
   当代语境下的青绿山水画创作思考
□回顾历史,探索青绿山水时代意义
》》“色墨并重”拓宽青绿山水表现方式
  □李明(中国美协河山画会副秘书长、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河南省书画院副院长):
  回溯青绿山水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总结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江山楼阁图》、《明皇幸蜀图》,都是早期的青绿山水样式,五代和北宋时期,尤其是北宋中后期,青绿山水达到了发展的顶峰时期。与此同时,水墨画技法的成熟也促进了青绿山水画发展,北宋的青绿山水画笔墨样式已较唐代有了较大发展,这不仅是经验积累的使然,也有对水墨画技法的借鉴和继承,以王希孟为代表的青绿山水画家在用笔、构图和设色方法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水墨勾画与青绿色彩的结合达到了和谐境界。宋代以后,随着水墨画进一步占主流地位,青绿逐渐黯淡,但也不乏画家如元代的钱选,在重法度基础之上,进一步增添了对意趣、意境的追求。明代以后,山水画家主要致力于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的结合,小青绿就是二者折中的产物,它的出现使青绿山水获得了新的发展道路,既保留了青绿山水的气象,又重笔墨重情调,在内涵、表现力上更加丰富。在当下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时期,青绿山水的表现特征符合当下审美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特征,探索其在当下语境中的意义和建构,具有现实意义。

  5
  月30日至6月15日,“盛世青绿——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学术访问学者工作室”在齐鲁美术馆举办,展览展出了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学术访问学者工作室的青绿山水画作品90余幅,风格各异、精彩纷呈。于展览期间举办的青绿山水学术研讨会,围绕青绿山水画历史脉络及多元探索展开深度讨论,研究中国青绿山水形成的内在根源和时代特征,倡导在充分掌握“史”的基础上淋漓尽致地发挥艺术个性,充满学术性、探索性和兼容性,也显现出工作室画家在青绿山水课题中的探索与思考。
  □桂行创(中国画学会理事、河南省美协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
  青绿山水画的发展状态与其所在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政治、经济以及宗教等关系密切。中国古代早期山水画就是以青绿形式出现的,除了原始自然环境的原因,也因为山水创作有很多庙堂艺术作为参考。宗炳的《画山水序》中有“卧游”的理论,他在晚年将游历过的山水画于四壁之上,如果这批作品保留下来,也一定是青绿作品。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将青绿山水发展至金碧辉煌的状态,这是山水画对一个时代的反映。而我们当下的社会,是一个百花齐放、艺术多元的时代,无论何种的艺术形式,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受众,这也为青绿山水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研习青绿山水画时我在贺天健先生身上受益良多,他的青绿山水画有别于传统,“墨不碍色、色不碍墨、色墨并重”,是写意基础上的青绿创作,即使没有色彩,笔墨也很精彩,创作实践中我也在笔墨基础之上加入青绿表达,力求拓宽青绿山水的画面表现。
》》青藏高原也可用青绿表现
□“反青绿”是打破青绿山水的既定创作模式
  □赵建军(中国国家博物馆美术创研中心画家):
  青绿是一种更加原始的自觉性审美,人类自出现以后,就生活在郁郁葱葱的植物之间,这种大环境是不可逃避的,不需要任何文化背景的。后来,青绿山水成为国家庙堂的气象,成为一种象征,附带了更多文化意义。在当代的青绿山水画创作中,如果画家还是完全遵照王希孟等古代名家的方法,是很难打破传统状态的。如何在传承基础上突破,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这种突破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我认为这正是一种“反青绿”,即如何打破传统意义上的青绿山水创作概念——因为经过长时间的传承积累,青绿山水画创作已经形成了一种模式,既要凸显个性,让“青绿”的概念更加广泛,又要使画面视觉感更强,延续传统青绿概念。青绿山水画创作中,画家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与突破口,而不仅仅是一个“青绿”的技法传承;我们要尝试用创作经验的积累去打破,而不仅靠理论。

  □魏建民(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盛世青绿学术访问学者工作室教务主任):
  盛世青绿课题团队经过几年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在苗重安先生的带领下影响越来越大。苗老师的青绿山水画作品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小青绿,而非工笔重彩,他非常重视笔墨语言,以笔墨为骨架,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色,值得我们学习。我在画青绿山水之前以青藏高原题材的水墨画创作为主,曾八次去过青藏地区,也在那里住过一年时间。现在,用青绿山水方法表现青藏高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通过不断实践,我认为,以小青绿表现青藏地区的地貌风情十分合适,同时,在这些以表现青藏高原为主题的青绿山水作品中,色彩不局限于青、绿两种,笔法上也要更加奔放,在个性语言探索上更下功夫,逐渐形成自己的符号,这都是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有青、绿色彩不等于青绿山水
□青绿山水画创作也需有水墨基础
  □高荐(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教授、大连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在盛世青绿这个课题组内,既有传统严谨的青绿山水画法,也有以笔墨为重的探索方式。“突破”是各位画家们思考最多的,如何从传统中总结出新的样式与内涵,如何在保持笔墨状态下诠释青绿的概念,也是我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在创作过程中,画家往往会有一些疑问,是不是山水画上了青绿的颜色就是青绿山水呢?我想我们不能这样单纯理解。在创作中,我尝试张大千的泼彩与笔墨之间的结合,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彩墨的角度来考虑这种画面感,也能给我们一些启发。观看团队中每位画家的作品,都能为自己的创作带来一些触动,每一个细节和局部都可能找到共鸣,这种切磋能让我们进一步提高。
  □杨东平(福建省画院院委、创作学术部主任):
  由于我生活在南方,一年四季看到的都是青山绿水,所以色彩运用基本以石青、石绿为主,这是最直观的生活体现。唐宋时期,山水画出现了色墨并重的绘画创作局面,元、明、清的绘画则以水墨为主,到了近现代,青绿技法上几乎失传,那个时期的美术展览是难以看到色彩的,这应当引起美术创作者的思考。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美术创作有所转机,许多画家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开始重拾色彩,也有一些人由于过分崇拜国外艺术,失去了民族个性。其实,文化艺术毕竟不是科技,不能过分模仿西方,中国山水画的根在脚下这片土地上,我们应多从民族个性语言上来发掘。传统青绿山水画创作主要是勾线填色,但青绿山水画的创作也必须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慢慢构建、加深对自然万物的体验理解,进行勾皴点染。此外,青绿山水画在色彩运用上主要以矿物质颜色为主,表现技法比较繁琐,这对许多山水画家而言也是一个难点,希望美术学院也能将青绿山水画知识引入教学之中。

》》不可忽视青绿山水对美术史的影响
  □王乘(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艺术培训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副院长):
  如何突破“青绿”,其实是如何在共性基础之上彰显个性的问题。中国画包含的形式语言有很多,有青绿、有浅绛、水墨,青绿与水墨可以相互借鉴,实现色墨并重;国外的先进色彩观,我们也可以运用,这些并不矛盾。中国画的发展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但其内涵核心是不变的。中国山水画最早是作为人物画背景出现的,是一种场景的装饰、一种纹样。比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背景就有山水画点缀,当然这种纹样也十分高明,赵孟頫在直追晋唐的时候,就借鉴了大量魏晋时期作品的元素,使得我们文人绘画表现融入了更加纯粹的东西。在我们的习惯思维中,中国绘画在文人画占据主流地位之后,色彩即被边缘化了,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以水墨为上的文人绘画也是在不断吸收青绿山水画的营养过程中逐渐成为了主流。就像我们常说“书画同源”,书法写的好,绘画会得益,画至精妙,书法也能够受影响,这些影响都是并存的,所以我们不能抹杀色彩的概念与美术史上应有影响力。

  (东野升珍整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