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的“高考”路
2015年06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1977年恢复高考。
◥古代高考。
     日历从欢乐的“六一”儿童节一页页翻向了黑色的“高考时间”。每年的6月7日和8日都会是全民关注的焦点,不管是即将走进考场的学子、家有考生的家长还是老师、志愿者等都会高度紧张,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可在大家的心里,高考仍然是通向未来比较好走的一条路。
  古往今来,考试都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进京赶考是许多历史人物一举成名的必经之路,只有通过考试脱颖而出,才能鲤鱼跃龙门,一举天下知。相比现在不断攀升的高考录取率,古人们的“高考”之路更加艰辛。回顾“高考”发展之路,考试时间、考试科目、赶考的方式,乃至参考的年龄都几多变迁,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孜孜以求的大学梦和各自的精彩!高考不易,且考且珍惜!
  本报记者 高倩倩

古代科举考试
更像“高考+公考”

  提到“高考”,好像是近现代人们的专属。其实,中国古代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也是一种“高考”,只不过和学历、官职相挂钩的科举考试更像是现在“高考+公考”的合体。
  以科举制度为主体的中国官吏选拔体系中,考试是最基础的一环。通过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天下知的都是幸运儿,郁郁不得志或范进中举式的悲剧人物也比比皆是。有寒窗苦读的痛苦、有层层考试的无奈、有进京赶考的艰辛,可古人们依然对科举考试抱有美好的期待。
  隋炀帝之前,是没有“考试”一说的,那时实行九品中正制,选贤任能主要靠内推,大家靠“拼爹”和“拼关系”去当官。公元602年,隋炀帝设立进士科,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这是考试兴起的源头,虽然让现在学生深恶痛绝,但在当时却为知识分子打开了一扇晋升之门。
  与现在的人们需要经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学习阶段相似,古人们也要通过学校学习。古代的学校分大众化的私塾、高端点的书院,还有光听名字就知道很高大上的国子监。经历漫漫求学路后,还有更漫长的考试路在等着古人们。先说国子监的学生,他们被叫做监生,在有的朝代,比如明朝前期,监生们可以直接做官。不过更多时候,他们还是得先考试,不过他们可以直接从乡试开始考,相当于保送了一级。普通学生则必须从最低级开始考。童试、县试、府试、乡试、会试、殿试,光听到这些名字,也是醉了!幸运儿通过层层考试会经历秀才、举人、进士及状元、榜眼或探花的身份之变,这些考试也为他们打开了晋升渠道,一举成名、为官为宦、光宗耀祖,那都不叫事儿了!
  唐代前期,考试不仅要看成绩,还规定要有名人推荐,所以进京赶考的考生们还要拜码头找靠山,以期被人慧眼识珠。在古代,科举考试录取的人数比现在高考要少得多。比如宋神宗时,参考的有十万,录取的只有三四百人,所以科考出身的人少,一般都会得到重用。
清朝兴起近代高考
文革时期一度取消

  若说科举制度是古代“高考”的模型,近代高考则始于清朝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时期,当时的洋务派代表李鸿章、左宗棠提出“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不仅开办了各种兵工厂,还开办了各种学堂,比如: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同时学习西方的科举考试方式,为近代高考奠定了雏形。1904年,清政府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1905年9月2日,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从此中国现代教育登上了历史舞台。
  统考统招是现在人们对高考的印象。其实,在1949年之前,中国各所大学招生考试的时间是由学校决定,并不是同时举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时间安排去不同的大学进行多次高考。
  1952年,新中国建立起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统一高考招生是为了能更好地显示出公平,也适应了当时国家快速选拔人才的需要。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高考就全面取消了。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大学停止招生,到1977年恢复高考期间,进入大学读书的多是基于推荐制的工农兵学员,他们有一个极具时代特色的名字——“工农兵大学生”,那时的大学录取不是通过“高考”考试,多是通过推荐上学。因为主要靠“推荐”,走后门日益兴起,选拔优秀青年的工作受到干扰,选拔成了形式。进入大学前的文化程度也参差不齐,有六六届的高中毕业生,也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小学生”,大学学制也缩短到两到三年。
  据不完全统计: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大学停止招生,到1977年恢复高考,全国各高等院校共招收94万名基于推荐制的工农兵学员。
高考恢复初期,
免费上学分配就业

  文革后,关于“恢复高考”的呼声高涨,1977年,经历文革十年后,邓小平主持恢复高考。那一年的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这一消息让无数知识分子看到了希望,那一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年龄悬殊,长者已过而立之年,已婚或者已育,少者尚未加冠。最终,27.3万人走进高等学府。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院校,按一定比例实行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这也就意味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包分配”政策的实行。
  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让现在考生“羡慕嫉妒恨”的免费上大学政策逐步取消。同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1997年高校全面并轨,民办大学开始兴起,学费年增长幅度达到了30%,甚至50%。
  1999年对于许多考生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扩招、实行“3+X”的高考模式、考后填报志愿。该年,教育部在全国范围组织了10个省(区、市)和北京大学等400余所高校进行了网上录取试点工作。目前,高考网上录取基本普及。1999年在全国新一轮的高考改革中,广东率先实施“3+X”高考科目改革试验方案。“3”是语文、数学、英语这是必考的;而“X”则是在政治、化学、物理、生物、历史等科目中选择。
  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从那一年起,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校扩招,短短五六年中,大学招生扩大了将近3倍,“大众化教育”逐渐取代“精英教育”。
历经多重变化
一直在争议中改革

  继扩招之后,进入21世纪,高考制度一直在争议中坚持变革。
  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现在每年的高考考生中总会偶尔发现白发老人来圆高考梦的身影,这得益于2001年4月2日,教育部宣布取消高考考生“未婚,年龄一般不超过二十五周岁”的限制,报考普通高校年龄、婚否不限。
  2003年,孩子们戴着口罩走进考场,夏季高考因为“非典”由传统的7月7日提前到6月7日。在这之前的26年里,高考一直在7月7日开始,这也开启了高考“黑色七月”改为“黑色六月”的大幕。同年,教育部批准北大、清华等首批22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自主招生作为一种新的选才方式,获批资格的高校逐渐增多,类型也愈加丰富,有“自主组织测试”、“校长实名推荐制”、“自主招生联考”等形式。
  现在,高考时间全国统一,高考卷却不再是统一的一份。继2003年,北京、上海两地试行高考自主命题后,2004年重庆市开始实施普通高考自主命题,目前全国高考考场上共有多个不同版本的高考试卷。
  2010年2月,中央明确提出要逐步形成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综合评价的考试招生制度,为高考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2012年4月,教育部发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今后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将保持稳定,长达13年的高校大规模扩招运动走到终点。
  2013年,新课改方案按照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两类,设置相应的考试科目。从此,高考有了“春季”和“夏季”之分。同年底,教育部官方披露了已经制定完成的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的部分细节。在高考改革中,将探索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的改革,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
  高考一路走来,关于高考改革的呼声从未断过,如何让高考制度更有利于学生成长、人才选拔的课题也一直在探索中,更科学更合理的高考制度值得期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