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两年将有更多央企重组
2016年03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特派记者 刘德峰
3月5日发自北京     

  “今明两年,要以改革促发展,坚决打好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攻坚战。”在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篇幅提到“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将其上升到“攻防战”的高度,并提出央企结构调整、落实企业董事会职权、改革企业用人制度等八大措施。
  记者注意到,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提法是“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其重点是“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推进改革。”而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提法变为“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并上升到“坚决打好国有企业提质增效攻坚战”。
  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推动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这意味着今明两年将有更多的央企进行重组。
  “三个一批的提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去产能,实际上创新发展一批更应该得到重视。”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今后一段时间,国内经济会出现供给侧改革和国企改革两轮驱动的形势,“供给侧改革带来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国企改革则带来产权、体制的变革,两项改革共同发力,才能产生强大的动力。”
  聚焦国企改革,李锦提醒大家关注“瘦身健体”一词。“这是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名词,以前在描述国企时,一直是‘做大做强’。”他表示,“瘦身健体”极为生动地描述了国企未来应该具有的形象,“我理解这个词,那就是健康。要少长脂肪、多长肌肉,要少长块头,多长力气。”
  李锦认为,过去讲国企要“做大做强”,此后逐渐出现了不少一味图大、过度追求规模和速度的国企。“这类企业是虚胖,在经济新常态之下,就无法维持良性运转,失去了后劲。”他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提法,对国企改革领域的解放思想有益。
  李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山东的国企改革频频点赞。“新一轮国企改革进程中,山东、重庆、广东和上海是走在前列的。当然,偏重的产业结构,和偏大的企业规模,也制约着山东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改革工作。”他建议,山东需要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布局,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去产能两个方面继续攻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