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尸企业处理金融政策得配套
2016年03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特派记者 刘德峰
3月5日发自北京    

  “僵尸企业的特点,就是它们占据着相当数量的土地、人力、资金等社会资源。”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刘刚认为,这些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正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所在。
  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刘志彪也认为,僵尸企业的存在,不仅使经济体系继续沉淀资源,也是国民经济粗放发展、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这些企业身上背负的关联担保风险一旦显现,还有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引起系统性、大面积金融体系负担。“如果僵尸企业不死,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就得不到足够的市场份额和市场空间。”刘志彪说。
  “因此,处置僵尸企业就是为了释放并重新配置沉淀资源,就是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刘刚说,需要注意的是,处置僵尸企业难在债务处置上,“就像当年为了推动企业的上市进程,国家成立四大国有资产公司用以处置企业不良资产,现在为了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金融体系也应该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他建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