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消费金融助推内需潜力释放
互联网金融将吸引更多人接触消费信贷
2016年03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深挖国内需求潜力,开拓发展更大空间。有专家学者着重从基础设施建设及消费金额创新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扩大内需方面的措施。

  建设信用体系
应扩大失信惩戒范围

  李克强总理提出,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这意味着,今年消费信贷市场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助力内需潜力释放。
  当前,消费支出对我国GDP的贡献率超六成,已超过投资和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顶梁柱”。但与此同时,中国个人消费信贷市场起步晚,发展不充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4万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18.95万亿元,消费信贷的份额约占20%,而这一比例在美、欧发达国家超过60%。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周学东表示,西方国家习惯负债消费,但我国居民储蓄率一直偏高。扩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发展消费金融,可以有效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消费金融公司是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自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后开始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成都四地试点。去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推广至全国。
  “不过,目前消费信贷发展还受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制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原总经理赵宇梓表示,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失信惩戒机制仍比较薄弱,应该加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管理,扩大失信惩戒对象范围,为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营造良好氛围。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容纳农民工就近就业

  李克强表示,要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今年要启动一批“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有专家认为,高速公路、高铁、机场、轨道交通建设将进一步丰富中国交通动脉和毛细血管网。
  全国人大代表邵志清说,交通便捷将缩短时空距离,“早上广州喝早茶、午餐武汉吃鲜鱼、晚餐北京吃烤鸭”将成为现实。物理交通加上互联网,也将给治理拥堵、提高安全等领域带来新的解决方式。
  有观点认为,发展基础设施,对我国城镇化的发展也有重大意义。李克强总理指出,“发展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容纳更多的农民工就近就业创业,让他们挣钱顾家两不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冯仕政建议,政府应把重点放在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的建设上。公共设施、公共服务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与大城市最重大的差别之一,也是大量人口倾向于涌向大城市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据新华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