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阅读
2016年06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卿如
  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苦难,而我们常常忽视了苦难对于我们生命的价值。
  曹文轩笔下是诗意的苦难,飘荡着淡淡的忧郁,绝非不幸的同义词。苦难里纵然有一丝无奈,但更多的是坦然与接受,仍有爱与温情。《青铜葵花》的每一个片段都有一个苦难,而每个苦难都被主人公用爱化解。葵花的命运是场苦难,青铜对芦荡尽头的遥望也是苦难,但苦难中有柔情与幸福;《草房子》中杜小康抵抗厄运时的坚韧与体面告诉我们:苦难来临时要满怀信心,甚至优雅面对……曹文轩善于讲述在命运中被抛弃的人物如何在绝境时闪现人性的光辉,且升华为儿童的成人礼。曹文轩的小说无不表达着对少年儿童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的关怀,孤独中的理解、厄运中的搀扶……作品超越了儿童生活题材,进入人的本质生活领域,充满忧郁悲悯的人文关怀。
  相比之下,史铁生的苦难是显而易见的,他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首沧桑的诗。残疾的身体加上丰富敏感的心灵,年复一年“扶轮问路”,度过了一段绝望狂躁的时光之后,最终成就了他丰富深厚的思想和对生命的豁达。也许活动受限给了他更多思索的时间,而肢体完整、行动灵便、奔波于俗世的我们,却无暇驻足沉思。
  史铁生历经的苦难濒临绝境,但他没被击垮,反而更强大,强大得足以平静地谈论死亡,仍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世界,用心细细寻找身边每一处美丽和快乐。在这个意义上,他又是乐观的,尽管这种乐观多少充溢着些许悲剧色彩,但他不断地在告诉我们——“人不可以逃避苦难,亦不可以放弃希望。”他说,当所有不幸都消失,每个人十全十美,“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那活着又有什么意义?这是一个残疾的人对命运和苦难的哲思和定义。他常常想得比人们深入透彻,他的文字明净温暖而厚重。
  史铁生说:“人家满世界跑都有枯竭的危险,而我坐在这园子里凭什么一篇接一篇地写呢?”凭的是在地坛无数个思考着生命的日日夜夜吧,凭的是对时间对世界不同寻常的理解和对生命真谛的领悟吧……他的思想比一般作家更接近生命的本质,很容易击中人内心脆弱的一面,让人为之战栗。
  如果史铁生是一场绵绵的细雨,曹文轩就是雨后那道明丽的彩虹;如果史铁生是秋天浓重的暮色和冬天覆雪的枝丫,曹文轩则是春天新抽的枝条和夏天似锦的繁花;如果史铁生是一本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曹文轩则是一辑优美婉转的散文。曹文轩让我们重拾童年回忆,史铁生让我们反观自己。他们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写作经验,更是热爱生活的灵魂指引。
  (本文作者为济南实验初中2013级1班学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