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余秀华现象”
2016年07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黄体军(右二)在采访袁忠岳(左二)、赵林云(左一)、马兵(右一)。      摄影 褚福涛
     记者:下面我们谈谈“余秀华现象”,这些年,中国诗坛整体上是比较沉闷的,余秀华之“红”让诗坛着实热闹了一番,但值得一提的是这里面是不是存在偶然性和必然性的问题?既然网络有这么大的推动力,那为什么是余秀华而不是别的诗人火了?对于“余秀华现象”带来的利弊得失,各位是怎么看的?

  马兵:关于余秀华现象,我想从那首让她火起来的诗,《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来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我认为这首诗火起来有以下几种因素:一是“睡”这个词,大胆而坦率。当这样的语言进入诗的文学审美场中,就发生了某种有意思的形变,给了大众某种性暗示下的兴奋感。二是脑瘫农民这个身份,给了大众非常大的猎奇性。这不能不说是媒体刻意制造的对她的某种商业消费。这两点造成了她的火。等这火冷下来,沉淀下来,读者静下心来读的时候,才发现她的诗确有特点,她灵活的词性搭配造成的陌生化投合了读者对诗歌的想象。余秀华现象之前有梨花体、乌青体等事件造成了诗歌的污名化,也加重了普通读者对诗界的误解。余秀华现象也引起热议,但某种程度上她为不明真相的读者起到了为诗歌正名的作用。

  赵林云:我想从内外两个角度来谈一谈余秀华现象。“内”,就她诗歌本身的内容,符合诗的特质。她的诗中有审美化、诗化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细节,这种接地气儿,又有情感和生命力度的诗,很容易在大众中引起共鸣,符合诗的现代性特点。“外”,是指外在传播环境的改变,就是移动互联网效应。比如诗界有人曾给余秀华的定位是“中国的艾米莉·狄金森”,虽然现在下这种结论为时尚早,但这种类似营销的策略,确实对余秀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互联网只是工具,策划只是手段,都只是传播的范畴,只不过现在的传播方式有了颠覆性改变,传播效果也前所未有。当然,我们不能排斥这些东西,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新媒体发现一个好诗人,传播一个好诗人,说不定将来余秀华会取得更高的成就,当真可以与艾米莉·狄金森相提并论。

  袁忠岳:余秀华的诗我读了几十首,都是从网上看的。我认为她的出现给沉闷的诗坛带来了一股新鲜血液,这符合普通读者对诗歌亲民性、大众化的期许。这里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偶然性是指发现的偶然性,发现者有个人也有媒体,我们可以拿王宝强举例,和余秀华一样,是偶然被发现才成了名,但仔细想想,这个发现有其必然性。从他们本身来说,他们确实是有实力。不是所有的群众演员都能成为王宝强,也不是随便推一个诗人,都会火起来。在她火之前,刘年、张执浩,还有另一些人已经见识到她的才华,到处给她推荐,说明她确实有这个实力。另外,她这样的草根身份,符合如今浮躁社会的期许。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余秀华,还会有李秀华张秀华出现,早晚会出现。
  (杨士超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