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旋:五年龙套练就话剧“大青衣”
2016年07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董旋在《家事》中。
     近日结束的澳大利亚AFFA国际电影节传来消息,山东省话剧院演员董旋凭借在电影《小胡同大尊严》中只有数分钟的表演,获颁该电影节年度女演员奖。日前,本报记者对董旋进行了专访。
  董旋正在和院里的演员排演两部大戏《孔子》和《家事》。作为山东省话剧院的业务副院长,她喜欢用演出与观众对话,希望通过“接地气”的演出,发挥话剧作为文化艺术作品润物无声的引导作用。
  本报记者 倪自放    

  话剧表演是与观众的心灵对话
  记者:电影《小胡同大尊严》我看过,你那几分钟的表演确实爆发力够强烈。
  董旋:这是王坪导演好几年前执导的一部电影,当时是理发店里包括我几个人爆发冲突,有一些争吵,虽然只有几分钟,但情节完整、节奏转换迅速,这可能是得到电影节青睐的原因。
  记者:作为话剧和影视作品里比较缺乏的大青衣演员,你演的影视作品并不多。
  董旋:影视作品的邀约其实不少,但我对影视表演或者说是成名的兴趣不是那么浓厚,每一两年拍一部影视作品,只是为了感受一些镜头感。我更愿意把自己定义为一个话剧大青衣,因为话剧和影视表演的区别还是挺大的,影视的表演是一次性的,有后期制作,话剧表演每一次都不一样,每一次都是你与近在咫尺的观众的一次心灵对话。毕业到现在25年,山东省话剧院的大青衣演员从人才济济到只剩我一个,不管是作为业务副院长还是作为一个相对资深的演员,我都要做好大青衣角色,并且培养几个出色的大青衣。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现在表演系招生倾向于招那种甜美可爱的小花旦,端庄的大青衣非常少。
  记者:你进话剧院时演员的选择标准与现在好像有许多不同,据说你面试时被要求扮演宋庆龄。
  董旋:我1991年从山东艺术学院毕业进省话剧院,当时专业成绩前三名的学生才有资格进省话剧院面试,我们面试时的考官有翟剑萍院长、薛中锐书记等五六个人,都是中国话剧界响当当的人物。翟剑萍院长看了我一眼就对我说,你让化妆师给你扮个宋庆龄的妆再进来。我清楚地记得,经过简单化妆我走进面试间,五六个面试考官都惊讶地半张着嘴,惊叹“太像了”。我能够扮宋庆龄这样的角色,决定了我大青衣角色的定位。但此后大约五六年的时间,我都是在跑龙套,很难得到重要角色。
  记者:为什么呢?
  董旋:当时省话剧院有好几个非常出色的大青衣,我还算新演员。当时康群智(电视剧《欢乐颂》里樊胜美的妈妈扮演者,目前已退休)、施节强、倪萍、迟蓬(电影《百鸟朝凤》中师母扮演者)都是优秀的大青衣,也都是骨干演员,我较多的是在演出中担任类似于主持人的角色,直到1996年话剧《红绿灯下》时,才得到比较重要的角色。
  亲子剧场要“分级创作”
  记者:作为省话的业务副院长,你如何看待目前的话剧市场?
  董旋:我们要两条腿走路,首先,继续排演更多充满正能量、接地气的大剧,比如《家事》;其次,对接市场,停顿了两届的小剧场艺术节将在明年重新与观众见面,我从来不相信话剧没有市场。
  记者:亲子剧场是不是作为一个拳头项目继续推广?
  董旋:亲子剧场是我们一个比较成熟的常规演出,将继续推广,但亲子剧场也有些明显的缺陷,需要及时改进提升。首先是演员的表演,目前全国所有的亲子剧场都是低幼化表演,演员长期面向低幼化的小观众演出,在表演方式上有可能模式化,比如动不动就是那种嗲嗲的,这有可能让我们的演员不再适应严肃大戏的表演,这次排《孔子》《家事》就感受到了,表演方式上要提醒演员不要陷入那种模式。
  其次,亲子剧场的内容必须“分级创作”,不同年龄的小观众看同样的戏是不合适的,国外成熟的儿童剧就分得比较清楚,比如四到六岁是一个层次,六到十岁是一个层次,十岁到十五岁是一个层次,你让十多岁的孩子和三四岁的孩子接受同一部戏,难度挺大。我就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我儿子十岁的时候,我带他看我们的《白雪公主》,孩子看完不认同,说妈妈你们的剧太小儿科了。我们亲子剧场的剧目,以后会按照观众年龄进行更细化的“分级创作”。
  记者:严肃话剧的推广,是不是一个难题?
  董旋:我们的大剧场年底会重新启动,对大剧场进行分区,比如有亲子剧场;比如设市民演艺学校,向没看过话剧的观众介绍如何理解话剧;比如有我们的经典大剧,还会推出定制剧。
  话剧可以离观众更近些
  记者:一部话剧能够引发轰动已很难见到,但省话最近的《家事》却引发轰动,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董旋:简单说,《家事》就是讲述普通人都会遇到的那些事儿,不喊口号,通过支教大学生莉莉甘做燃烧自己点燃别人的火柴,在潜移默化中阐释年轻人的价值观。剧中,我扮演的洪梅坚决反对女儿莉莉重返青海支教,和老公爆发争吵;洪老爷子和大儿子洪钢两代共产党人围绕信仰和追求展开讨论,洪钢的儿子洪雷雷大学毕业后不找工作,每天宅在家里与电脑游戏为伍,父子关系水火不容;洪老爷子的小儿子洪山经商有道,但婚姻生活不幸福……
  记者:作为艺术的话剧,能够多大程度影响社会?
  董旋:话剧的目的不是单纯地迎合,而是要引领观众。为了做到这些,我们在《家事》中做了一些尝试,除了内容上更接地气,表演方式上也在改变,这部剧里演员大多是在活动中说台词的,比如边擦桌子边说台词,这种在影视表演中司空见惯的表演方式,在话剧舞台上已多年不见了。一位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在看过《家事》后说,这种表演方式是回到戏剧最初的东西。这种内容和表演方式的接地气,就是为了离观众更近,发挥文化艺术作品润物无声的引导作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