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们参观《红高粱》拍摄基地并合影。
本报9月24日讯(记者 孙业文) 24日早上,由本报张刚大篷车、山东世纪金榜集团和槐荫区教育局共同举办的第七届学子公益行活动正式开启。活动的第一天是到潍坊高密参观莫言旧居和红高粱拍摄基地,带领学子们探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成长历程,并且缅怀他笔下那段悲壮的抗日历史。
家住吴家堡的李锦凤小朋友早上4点就起了床,还没来得及吃早饭便赶往活动集合地点世纪金榜大厦。这是李锦凤第一次走出济南,她对这次旅行充满了期待。与往届学子公益行不同的是,除学子外,槐荫区各小学的老师也加入到旅行中,从而让这次活动变得更加有意义。
临行之前,世纪金榜张泉董事长和槐荫区教育局领导一再叮嘱要确保孩子的安全。“关爱师生、回报教育是世纪金榜的公益原则,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播撒爱心,传递温暖,预祝本次活动圆满结束。”张泉董事长说。
清晨6点,30名学子和12名老师集合完毕,大巴车带着所有人踏上了活动的征程。启程半小时后,姚导游为活跃车内气氛,带领大家做起了“吃牛”游戏:牛的哪些部位可以吃,答不上来的学子和老师就要表演节目。其中,蒋老师的一曲《少年壮志不言愁》让学子心潮澎湃,年仅5岁的李理小朋友朗诵的岳飞词作《满江红》字正腔圆,慷慨激昂,博得阵阵掌声。
经过4个多小时的车程,大巴车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莫言旧居。土坯墙、老木门、大红对联、石磨、瓷缸、满墙的藤条枝蔓……这就是位于高密平安村的莫言老宅。院子不大但是很整洁,朝西的两扇门打开着,欢迎八方来客到此参观。门外有卖东西的小商贩,向人们兜售着带有地方特色的一些小饰品。
面对着这位文学大家的故居,学子们充满了好奇心。孩子们一起走进屋内参观莫言曾经住过的房子,里面摆放着莫言几十年前使用过的煤油灯、收音机等一些旧物件。对于这些上世纪的“古董”,孩子们都小心翼翼地抚摸着、谈论着,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导游告诉孩子,从1955年出生到1988年搬出旧居,莫言在这里陆陆续续呆了30多年的时间,在这个小屋子里,莫言留下了勤奋好学的足迹,如为了借本书看替人家推磨,干活的时候也不忘看书等。
“原来莫言住的环境这么简陋啊!”孩子李润泽称,莫言的家太简陋了,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莫言竟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自己更应该珍惜现在拥有的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我会发奋学习,将来也做社会的栋梁之才。”李润泽说。
参观完莫言旧居后,大家又来到了《红高粱》拍摄基地,一起参观了花脖子山寨、单家大院、单家酒坊、泥塑坊、单氏祠堂等景点,并观看了颠花轿、东八小猪和斗鸡等文化表演。
下午3点,高密的活动结束后,大家又开始向着公益行活动第二站威海刘公岛出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