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许建立 通讯员 李莉) 为扎实做好低保工作,解放路街道以市、区低保工作要求为标准,结合实际,切实把握政策,将最低生活保障金纳入社会救济专项专出项目,实施专项管理、专款专用。目前辖区现有低保人员146户,271人,截至目前累计发放低保金额80余万元。
依托社会事务科,街道联合社区工作人员成立低保评议工作小组,全面负责低保工作。严格低保排查审核工作,建立“四看三问一访”及“两公示”工作机制,即看住房及屋内摆设、看平时穿戴、看实际生活状况、看是否本辖区常住人口;问现今工作、问经济来源、问有无困难;走访邻居和周边群众,了解邻里掌握的申请低保户的情况;社区居委会审核公示、街道审核公示。完善低保群众基础档案建设,做到“户籍清、住址清、人数清、身份清、家庭成员清、身体健康状况清、现就业情况清、收入清、联系方式清、邻里掌握情况清”,构建详细完备的信息库,为推行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低保”奠定坚实的基础。
坚持动态管理,实施分类施保。健全完善扶贫帮困机制,对辖区低保对象实施分类管理。将所有低保家庭划分为A、B、C三类,实行分类救助、定期复查。按照低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原则,对享受低保救助人员实行入户抽查、季度复查,并填写抽查复查记录。对低保数据库实施动态化管理,每月统计低保户家庭收入变化情况,每月召开低保工作例会;社区工作人员根据家庭收入情况进行再走访,通过实地走访摸排进行相应救助调整。每季度张榜公示所有低保人员情况和享受金额,接受群众监督。
加大低保政策宣传力度,把低保政策交给群众。充分利用社区公示栏、电子屏幕、社区报等载体宣传低保政策,提高辖区群众对相关政策的知晓率;拓宽宣传途径,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及楼组长进行低保政策的专题培训,充分发挥骨干力量,提高居民群众对低保政策知晓的覆盖率。
在群众深入了解政策的基础上,引导居民自觉对号入座,符合的写申请要求低保,不符合的对低保工作也会理解和支持;同时邀请低保监督员参与入户调查、参加评议会议,强化对低保工作的全程监督。对处在劳动年龄段又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变“输血型”救助为“造血型”救助,通过介绍安排就业,促进低保对象积极走出“低保”。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