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故后信息公开应成常态
2016年09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雪樱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因为水管爆裂而引发的东部大停水,备受市民关注。9月23日下午两点左右,济南清河北路生产桥北往西五十米处,一根直径1.2米的自来水主管道在维修时发生爆裂,大量清水咕嘟咕嘟向外冒。
  水管爆裂属于突发性事件,对市民正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历历在目,汽车趴窝、马路看海、超市被淹、家中停水等等。从现实中看,类似的事件已经并非第一次上演,或者说并不是“偶尔”为之,比如去年12月经十路与舜耕路口附近供水管道发生爆裂,两次事故的相同之处都是大车碾轧所致。
  突发事件,不可避免,但是,供水主管道爆裂发生频繁,相关部门的应急和防范工作就应抢先一步。深入地说,突发事件关乎着民生工程的体温,事件发生后考验的是城市应急保障的反应能力,当然,市民也从事件发生后的表现中看到这座城市的底色。笔者想说的是,伴随自媒体的迅猛发展,相关部门的权威发布和信息公开应大步向前,尤其是涉及百姓生活的水电暖气,应在第一时间通过各种途径发布水管爆裂的情况和原因,发布的内容越是详细和充分,越是能够树立威信和赢得民心。要跑到市民前面,不仅要满足于群众的“知道”,更多的是要接受他们的监督,让信息透明公开成为常态。
  另一方面,主管道爆裂,不能止于“紧急抢修+恢复用水”,应切实查找原因,痛定思痛,看到事故给群众生活带来的损失和不便,从源头上堵住管理上的漏洞和风险。确切地说,应对重点区域的供水主管道进行统一“体检”,编号入档,杜绝他们“带病上岗”,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对于到了年限的主管道,应未雨绸缪,列入“更新换代”的计划中,确保整座城市的民生供应健康运转。
  归根结底,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和保障机制应追得上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脚步,相关部门应尽快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实现规范化、公开化、透明化,并加快老化主管道的更新换代和不断升级,提升民生保障的供应水平和质量,这是一座城市公共管理的跨越,也是社会的文明进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