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天时间,和你穿越千年
大型实景剧演出亮相秧歌古村
2016年10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表演者正在秧歌古村里练习。
     鼓子秧歌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地位于孙集镇袁窦村、杨庙一带。坐落于孙集袁窦村的秧歌古村,把鼓子秧歌从起源、发展,到兴盛的不同阶段原景重现,将千年秧歌历史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花博会期间,秧歌古村开门迎客,受到游客的推崇。
  本报记者 李云云
通讯员 付来涛 

专门场地原景重现
再现秧歌三大起源 

  近日,齐鲁晚报记者来到秧歌古村,欣赏了一场原汁原味的秧歌盛典。身披草席,手举草伞的男子,在圆形的祭祀场上跳跃飞扬,时不时发出的怒吼体现了男性舞蹈的阳光之气。一场表演结束,记者发现表演者脸上布满汗珠,但每个人都乐呵呵地谈论着。“跑一场,痛快!”秧歌古村的负责人李传英说:“这些场景还原了当时的祭祀场景,这些场地都是请专业人员来设计的,我们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还原秧歌的起源。”  “在我们村里,很多人都比较赞成鼓子秧歌起源于丰收,这也和我们村里的历史有关。”据村里老人王玉明介绍,1955年商河的鼓子秧歌参加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并获得优秀奖,1959年中央舞蹈学院的老师专门来袁窦村交流秧歌文化,经过四十天排练同年参加北京建国十周年囯家庆典活动的演出,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朱德、刘少奇、陈毅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  “我们商河有很多人都是从骨子里喜欢秧歌,就是没地方交流、传承、现在我们村李传英投资重塑秧歌古村演出场地和培训学校,把全县各流派的传人共同研讨秧歌文化,终于可以把马上失去绝版的传统民俗传承下去,虽然辛苦觉得每天都很充实。”王玉明每天都来教秧歌,打鼓,觉得日子很充实。 
  据介绍,王徳荣、王玉明、袁立富、袁守庆等每天都来教秧歌,支持传英把秧歌学校办好,让我们民族文化得到传承,觉得日子很充实,也是老有所做、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作为秧歌古村的负责人,李传英几乎每场表演都参与。尤其是花博会期间,日益增多的游客让他很觉得此次“创业”成功了。李传英谈到,2012年他回到商河后,给村里修路,建设排水设施,将垃圾湾变为颐和生态园。将村里环境变美之后,心里的秧歌情怀日益强烈。 
传承需要专业人员
打算成立公益学校

  李传英说:“我们鼓乡人民都应该有责任有义务,传承鼓乡文化,村里秧歌浓郁的秧歌氛围,村民热切渴望目光让我増添建设秧歌古村力量,2015年投资一千万打造国家非遗、世界唯一“秧歌基地”。
  自从秧歌古村建成以后,秧歌古村成了村里老人大聚会的场所。年过古稀的王玉明、袁立富等人几乎天天都“长”在秧歌古村里。“我现在觉得一天不来看看,心里都不得劲。”袁立富谈到。作为袁窦村“跑秧歌”的前辈,跑花是他的强项,古村秧歌跑花的表演者都是他教的,王玉明则负责教鼓和伞。“现在秧歌变化很大,要想继承最原汁原味的秧歌,还得慢慢教。” 
  王玉明解释道,现在的秧歌舞台艺术比较明显,基本上都是正面欣赏,而原始的秧歌是广场艺术,从圆形表演场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欣赏,而现在的鼓点、阵型变化也很大,少了太多“秧歌味。”李传英说:“也正因为原汁原味的东西正在消失,这些懂秧歌的人岁数大了,如果不加以传承,秧歌很快就会消失的。”  李传英觉得,秧歌的继承需要专业的人员来做。所以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他们开始了全县的海选,请村里的老师傅在商河文化展馆等地方开始免费教学。目前,已经有三期学员都从“秧歌班”里毕业了。“大家学习的热情很高,每次培训班都有上百人参加。现在秋收过了,附近村里的人都来古村里自发学习。”李传英如是说道。
  谈及未来的规划,李传英打算成立秧歌公益培训学校。李传英说:“传统民俗文化传承需要工匠精神,需要年轻人继承,在秧歌古村里,有专业人员专门传承秧歌,商河的鼓子秧歌一定会源远流长。”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