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违计划精确到门牌,让公平看得见
2017年01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评论员观察 娄士强
  在很多地方,违章建筑都是久治不绝的“老大难”,影响市容市貌不说,还有损法治的公信力。1月8日,济南市下发今年的“1号文件”,列出2017年“拆违拆临”详细任务表,并公布第一期拆除任务计划表。计划表详细公布了首批待拆的288处违章建筑,拆哪里、谁来拆、何时拆,一目了然。
  说到拆违工作,不少城市都开展过,“雷声大雨点小”的居多。这一次,济南市把拆违写入“1号文件”,还公布了这么详细的计划表,显然是动真格的,让市民们看到了决心。计划表就摆在这里,谁都能够看到,既方便了社会监督、公众参与,也打消了人们对“选择性拆违”的疑虑。拆违工作一期一期地推进,不仅让市民们更加坚信城市焕然一新的未来图景,也饱含着法治精神在城市治理中“落地”的期待。
  相信人们在看到这份“拆除任务计划表”时,很快就能发现它的最大特点——详细。288处首批待拆的违章建筑罗列在计划表里,不仅标注了所属区域和地理位置,还具体到门牌号和材料结构,甚至精确到违建属于哪个单位或哪些个人。带着这张表“按图索骥”,就算不熟悉当地情况的人,也不难找到表中的违建,拆违工作的进展情况可谓一目了然。于是,详细的计划表,此时更像是一份公开的“军令状”,公众监督起来非常方便,既监督单个违建的拆除进展,又能从整体上监督政府的拆违工作。
  从以往的经验教训来看,城市“拆违”的最大难点就是“心理关”,或者说如何让民众信服拆违工作的公平性。众所周知,违建的受益者很多,这是城市拆违的最主要阻力。面对统一的拆违部署,受益于违建的单位或个人总是会相互观望,最常听到的就是“凭什么拆我家不拆他家”。公布了详细的计划表,可以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公家”的还是个人的,也不管所有者的财富身份,但凡违建,一律拆除。打消了“拆民不拆官、拆穷不拆富”的疑虑,保障了公平性,拆违工作的阻力也就小多了。
  由此可见,详细的计划表好处很大,方便了市民监督,也减轻了拆违阻力,不仅有助于市容的更新,往深了说,还有助于法治社会的建设。城市违建的这个“违”,指的就是违反法律法规,坚挺的违章建筑公然立在那里,直接打击人们对管理者依法行政的信心。于是,拆违工作如何开展,能够拆到什么程度,具有标志性的意义。都说“事实胜于雄辩”,一座城市如果能够做到对违建“零容忍”,拆违工作处处体现法治的公平公正,要比单纯的法治宣传更生动,更有说服力。
  眼下公布的只是“第一期计划”,按照整体部署,济南此次“拆违拆临”共分为四期。正所谓“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精确到门牌”的计划表开了个好头,人们更是期待,接下来的每一期都能延续下去,把“拆违”做成体现推进法治建设的样板,也为省内其他城市的拆违工作“打个样”。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