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文艺应该严肃起来?
2017年01月1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韩浩月
  发言情绪化,阅读碎片化,娱乐至死,文学萧条……在过去的一年,很多人都感受到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文精神的凋零。时代在进步,文艺在退步,也成为一些人的感慨。但物极必反,越是在浮躁狂乱的时代氛围里,严肃的文艺越是能凸显价值——这一迹象,其实已经浮出水面。 
  如果关注有关2016年十佳电影的评选,你会惊讶地发现,一部名为《路边野餐》的小成本电影进入了多个十佳榜单,甚至在个别榜单里还高居第一名的位置。《路边野餐》是青年导演毕赣用借来的10万元资金启动拍摄的作品,公映之后被命名为“诗化电影”,节奏缓慢的剧情以及时不时出现的诗朗诵画外音,让不少观众大呼“看不懂”。然而,正是这么一部让人“看不懂”的电影成为年度十佳作品,这就是严肃文艺作品的力量,它在腐烂的娱乐土壤中,开出了不一样的花,很轻易地就被人们所发现。
  和影视相比,文学创作的泛娱乐化程度更甚。网络文学在“垃圾论”中茁壮成长,迅速地进入人们的精神生活。根据网络文学改编的电影、电视剧大行其道,IP风至今劲吹,由此催生的诸多问题已经有目共睹,小鲜肉霸屏,各种“替身”泛滥,演员“抠像演出”……观众在面对影视乱象看花了眼的时候,开始怀念影视创作的严肃时代。他们想念诞生过《霸王别姬》《活着》《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的时代,他们希望当下的影视剧都能够像《大圣归来》《捉妖记》《甄嬛传》《琅琊榜》那样在及格分之上,但从一堆烂片烂剧中挑出好作品的数量却越来越少。
  传统文学倒是保持着稳定的表现,《当代》杂志日前选出了2016“年度五佳”长篇小说,格非《望春风》、贾平凹《极花》、葛亮《北鸢》、方方《软埋》、付秀莹《陌上》获奖。从获奖作家的名字可以看出,默默耕耘在传统文学这块土壤里的作家,既有成名二三十年的实力作家,也有崛起的新生力量。他们的作品,或许不畅销,或许没能达到读者所要求的文学高度,但有一点没变,就是在全民娱乐化的时候,他们仍然坚守着传统文学的内核,用认真的书写来捍卫文学的尊严。
  微博、朋友圈、小视频、直播……这些风生水起的新媒体平台,都在竭力地去文艺化,而夸张地追求快速娱乐。包括影视、文学、曲艺等在内的各种文艺形式,似乎都在围绕新媒体传播特点打转。与新媒体特征高度吻合的,大多都能获得传播,同时获得利益;不跟随变化,坚持原有创作形式的,大有被抛弃的风险。在这样一个氛围里,“经典”成为一个尴尬的词。重温经典或者让经典焕发新生命力,竟然有了“守旧”甚至“迂腐”的味道。
  但经典的魅力不会随着载体与平台的变化而消失,经过时间检验的文学名著、影像力作,无论什么时候拿出来,都还有着属于它们的熠熠光辉。我们不担心过去,因为人类文明已经创造出了足够多的精神瑰宝,只是有点恐惧将来——在失去创作经典的目标与动力之后,这个时代如何继续为后人留下“新经典”成为一个难题。如果没有严肃创作的态度以及对于严肃作品近乎朝圣般的向往,那么,“新经典”的诞生几率将是极低的。
  好在,无论什么样的时代,人们总有回望的姿态。回望是为了寻找与对比,在当下找到不飘离的位置。过去一年或者说再早几年,人们对于严肃文艺作品的敬意已经显露出来,严肃文艺作品的市场份额也在缓慢但却不可阻挡地上升。我们所渴望看到的状况——好书与好电影重新成为消费主流,垃圾与次品逐渐被市场淘汰,在将来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新的一年到来,对于文艺的最大盼望和最好祝福,莫过于希望严肃文艺作品能在众多一次性娱乐消费品的包围之下实现突围,这有赖于创作者的努力与觉醒,也有赖于读者与观众的选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