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全面覆盖大厅、病房、检查科室
2017年01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走进儿科诊疗基地及医技手术中心楼,在大厅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台导医机器人,在大厅内来回自动巡诊。由于早已在内部安装了相关操作系统,该机器人可以完成楼层、科室、专家查询等多种功能,帮助患者及时方便地就诊。更加让人惊奇的是,如果机器人耗完储存的电力,还能自动寻找电源接口充电,智能化等级非常高。
  而在病房,先进的智能被服回收系统和污物收集系统已经代替了清洁工。“以病人的被子和病号服来说,以前都是由工作人员每天到病房收集,然后详细登记数量,过后再按照登记数量返回病房。”徐民介绍道,不过因为种种因素,数量不相符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来回折腾的情况也不少。而智能被服回收系统在病房内部墙面预留了回收口,打开放进去后,系统扫描其内置芯片将自动记录数量和种类。
  由于医疗垃圾需要专门的回收和处理办法,目前污物收集系统则集中在生活垃圾,生活垃圾通过回收口将被直接运送到楼下的垃圾压缩车,每三个立方米的生活垃圾会被再次压缩为一个平方米,然后再由垃圾转运车送到垃圾储存站做进一步处理。“在生活垃圾被投到回收口后,管道内部将进行喷淋等多种消毒措施,避免给病房造成二次污染。”徐民说。
  更加重要的是,每间病房里都安装了智能呼叫系统,呼叫器的手柄和按键设计更加舒适方便,“原来病人或家属按呼叫器的时候,只有护士台能收到呼叫。新的智能呼叫系统呼叫时,不仅护士台能收到信息,同时离该病房最近的护士也会同步收到信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病房,为病人做相应处理。”徐民解释道,一旦发生需要紧急抢救的情况,护士还能通过系统第一时间发出需要抢救的信号,为生命争取宝贵的每一秒。
  此外,在相应的检查室里,该大楼特意安装了影像诊断一体化系统,可以自动感应室内光线,然后做出相应调整光线的提示,同时根据医护人员体型调整座椅高度,让医护人员在大量诊断检查影像时,对眼睛干涩、颈肩不适的情况有所改善,“这也是我们医院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希望医护人员能以最好的状态为病人服务。”徐民说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