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综艺”缘何吸引年轻人
2017年12月1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杜浩
  近些年,以国宝为题材的电视节目并不少见,如《国宝档案》《华豫之门》《鉴宝》等,但以综艺形式呈现的较少。最近,一档名为《国家宝藏》的节目首次将博物馆拉进了综艺节目。12月3日《国家宝藏》首播,即赢得了大批年轻观众的叫好,豆瓣评分高达9.3分,“乾隆小剧场”更是在社交媒体刷屏……
  《国家宝藏》第一期中的“乾隆小剧场”,由演员王凯出演历史人物乾隆,通过小剧场形式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引出了有“瓷母”之称的釉彩大瓶。釉彩大瓶诞生于乾隆年间,全身上下装饰有15层釉和彩,代表了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最高峰。在节目中,借由王凯之口道出乾隆时期生产“瓷母”的缘由和发展文化的抱负,“我不求天下人理解,只求让后人知道,鼎盛王朝就该海纳百川。”
  此外,演员李晨、梁家辉作为守护人,引出了两件国宝——《千里江山图》以及“中华第一文物”石鼓。《千里江山图》诞生于宋徽宗年间,由18岁的王希孟所作,与《清明上河图》并称为“故宫双绝”,每次公开展出都会引发轰动。《千里江山图》运用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为基础,再加以赭石渲染,色彩鲜艳且立体生动。网友看后赞叹不已,“《千里江山图》简直就像是千年前的3D画”。石鼓是先秦时期的石头,上细下粗顶微圆,似鼓,故而得名。石鼓上刻有石鼓文,它记录了秦始皇统一前的历史,也是中国最早的石刻文字。石鼓曾历经上千年的历史变迁,几经战乱……石鼓的故事感动了很多网友,“我们的汉字竟然经历了这么多磨难。”
  大多数普通观众平素对博物馆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并未充分重视,博物馆中的文物也因缺少宣传展示的更好方式而养在深宫无人识。《国家宝藏》恰恰弥补了双方的这种缺憾,将文物和故事相结合,用“小剧场”的形式讲述文物的故事,用轻松的语言和观众进行交流,让王羲之和黄公望一起吐槽乾隆的审美;尊重年轻人的审美,拉近了年轻人和文物之间的距离,很多网友可以参与其中,如制作乾隆表情包等。这样的节目自然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而节目的主创者就是希望这样的文化综艺节目不仅展现文物前世的传奇故事,还让观众知道在今天发生了什么,文物活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发生着关联,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中国有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这应是“国宝综艺”流行的基础。但是,现代人与历史的、传统的文化之间确实存在着精神上的割裂和心理上的距离,这就需要用一定的方式去弥合这种历史和文化的割裂,拉近我们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国家宝藏》一反过去高大上的说教面孔,增加综艺的内容,具有积极的互动性和快速传播的网络特征,正是通过这种呈现方式,使得那些“高大上”“高冷”的文物走近我们,焕发出文化的温度,传递出历史和文化的能量,激发起我们对这些文物境遇和命运的关注,从而萌发传承传统文明的热情。可以说,“国宝综艺”突破了时间、空间、因果的秩序,利用“穿越”的创意文化形式,激活历史的沉淀,使过去的人物和生活“活”起来,为我们讲述文物的故事、历史的故事,丰富着我们的历史文化回忆,成为我们回归历史、回归传统的一种方式。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