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地方名吃,“河间驴肉”是一个享誉百年的全国知名品牌。然而,这个响当当的品牌正被当地的一些黑作坊引向“污名化”的歧途。有记者调查发现,在“中国驴肉火烧之乡”河北河间,多个乡镇存在熟食加工黑作坊。这些黑作坊生产的“驴肉”多不含驴肉,而是由骡子肉、马肉甚至猪肉,加上驴肉香精以及其他添加剂煮制而成。如此炮制的“河间驴肉”经由货车、大巴等发往全国各地。
严格说来,这样的“发现”其实不算什么新闻。这不仅是因为黑作坊制假驴肉在当地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更是因为这些年来,这类报道层出不穷数不胜数,面对“琳琅满目”的假冒伪劣食品,不少人早已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审丑”疲劳。
舆论场上,人们的视野也越来越开阔——从对黑作坊的挞伐,到对强化监管的呼唤,再到对理性消费的劝勉,相关各方都有所论及,都被“赋予”相应的责任。而今,面对黑作坊的“河间驴肉”,舆论恐怕难免“重新来过”。从既有舆情来看,坊间不仅有对黑作坊的谴责,有对监管部门的催促,也不乏对驴肉火烧爱好者的提醒——善于辨别驴肉真假,对假驴肉“用脚投票”。有的论者“走得更远”,由假驴肉联想到我国养驴业的现状,进而对相关产业政策提出建议。
毫无疑问,诸如此类的探讨都不无价值。“重新来过”至少是对老问题的又一次提醒,“走得更远”则是对老问题在认识上的一种丰富或深化。不过,同时更应看到,“重新来过”的背后不乏对造假痼疾的无奈,“走得太远”的结局弄不好就是舆论失焦。在这种意义上,面对河间驴肉造假,舆论焦点恐怕只能有一个:监管。
在至少十几年的时间里,生产假驴肉的黑作坊遍布多个乡镇,假驴肉生意早已路人皆知,河间的黑作坊之所以如此猖獗,固然有利欲熏心铤而走险这样“通用”的原因,主要原因显然在于监管不力。只有扭住监管这一关键环节不放,才能找对假驴肉的治理之道。
当然,这并不是要否定河间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根据相关报道,河间最早从2011年就已致力于“河间驴肉”的监管,但总体看来监管不力——监管不够执着、不够坚决。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对熟食加工有明确细致的要求与规定,黑作坊长期公开造假,并且从危害程度与造假规模上看,不少已经触犯刑律,如果当地政府真心爱护“河间驴肉”这个金字招牌,如果当地监管部门真正严格执法,黑作坊怎会猖獗到这种程度?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无小事。在这方面,无论是河间,还是其他地方,监管急需一种“驴脾气”——认准了就干,干就干到位,干到底。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选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
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