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7日—19日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大会将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2018年03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张业遂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华社发
   本报特派记者 张玉岩 马云云 周国芳 陈玮发自北京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就会议议程和人大工作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并对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张业遂介绍,本次会议5日上午开幕,20日上午闭幕,共10项议程。除审议政府工作报告等6个报告,还要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监察法草案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并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3月17日、18日、19日上午,大会将分别举行第五、第六、第七次全体会议,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这几次全体会议后,将分别举行宪法宣誓仪式,这是宪法宣誓制度实行以来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的宪法宣誓活动。
  张业遂说,20日上午大会闭幕后,新任国务院总理将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提问。
修改宪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反映人民意志
  张业遂介绍,本次大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对宪法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审议并通过宪法修正案。
  张业遂说,修改宪法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事关全局的重大立法活动。这次修改宪法的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确保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的原则,做到既顺应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又遵循宪法法律发展规律,保持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
正在加快起草房地产税立法草案
  依法治税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改革任务。
  张业遂说,经党中央审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明确了税收法定的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一是今后开征新税的,应当通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相应的法律;二是对现行的税收条例修改上升为法律或者废止的时间作出了安排,力争在2020年前完成。
  他表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税法、烟叶税法和船舶吨税法,修改了企业所得税法,加上此前制定的个人所得税法和车船税法,已制定6部税法。今年,还将制定耕地占用税法、车辆购置税法、资源税法等,并修改税收征收管理法。
  至于房地产税立法,目前,正在加快进行起草完善法律草案、重要问题的论证、内部征求意见等方面的工作,争取早日完成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的准备工作。
监察法就是反腐败国家立法
  在谈到制定监察法、设立监察委的重大意义时,张业遂说,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是国家监督制度的顶层设计,目的是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国家监察委员会就是中国特色的反腐败工作机构。国家监察委会同中央纪委合署办公,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责。监察法就是反腐败国家立法。”张业遂说,通过制定监察法,实施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对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构建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3日听取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草案说明
  在回答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问题时,张业遂表示,本次大会将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重要部分,目标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的职能体系,这个草案将在3月13日的第四次全会上听取说明。
  立法工作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工作。张业遂介绍,目前初步安排2018年将制定或修改20多部法律,包括民法典各分编、有关单行税法等,立法工作计划将在大会后及时公布。此外,五年立法规划正在编制,将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研究论证基础上,形成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环境保护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张业遂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都把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履职尽责的重点方向。坚持用最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继续紧盯环保工作不放松,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修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审议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努力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做法
  在谈到国防预算问题时,他表示,近年来,中国适度加大国防投入,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弥补过去的投入不足,主要用于更新武器装备、改善军人生活待遇和基层部队训练生活条件。
  “无论从国防预算占国内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看,还是从人均数额看,中国的国防投入水平都低于世界主要国家。”张业遂表示,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在回应有关“中国向外输出中国模式”的论调时,张业遂说,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发展模式,各国都需要独立自主地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坚持走自己的路,既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

中美分歧并不必然导致对抗
  在谈到中美关系问题时,曾担任中国驻美国大使的张业遂说,保持中美关系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双方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
  他说,中美经贸关系本质上是互利共赢的。两国贸易体量巨大,存在一些摩擦不足为怪。“中方不想同美方打贸易战,但绝不会坐视中方的利益受到损害。”
  张业遂说,中美双方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分歧是正常的,但这些不同和分歧并不必然导致对抗,“关键是双方要客观、准确地看待彼此的战略意图,把握好两国关系的发展方向”。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