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老人失联四天”折射养老之痛
2018年07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杨朝清
 
  浙江宁波市海曙区联南社区一位独居老人洪师傅好几天没下楼,居民们都以为他是跟女儿去旅游了。社区老年协会的会长徐月花不放心,一直想方设法联系洪师傅和他的家人。近日,当徐月花得知老人并没有去旅游时,立刻报了警。民警破门而入,才发现洪师傅突发中风,瘫倒在床已有四天了。
  伴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老人成为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一方面,千姿百态的社会流动,让许多老人和子女上演“双城记”;另一方面,即使和子女居住在同一个城市,不少老人也会主动或者被动选择独居。毕竟,老人们和年轻人在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上有着鲜明的代际差异,难免会产生文化冲突;“距离产生美”,一些空巢老人也有独居的利益诉求。
  “独居老人失联四天”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群体或者一个阶层脆弱的生存状态。在不确定因素增多的风险社会,一旦独居老人突发疾病或者出现什么意外,他们就和这个美好的世界隔离、封闭;失联四天也好,孤独离世也罢,当独居老人成为被忽略、被漠视的边缘群体,他们的人生就可能进入“几不管”的危险地带。
  邻居们以为这位独居老人跟女儿出去旅游了,女婿这周末有事没去看望再加上以为“老人没打电话就没事”,女儿以为老人在家不会出意外,当信息不对称遭遇风险漠视,“独居老人失联四天”的“景象”就出现了。幸运的是,一位热心的邻居坚持每天敲门并具备“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风险防范意识,让这位独居老人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独居作为老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需要多一些理解与尊重。然而,一个温暖的社会,不能让独居老人成为孤独的鲁滨逊,不能让他们成为社会网络中孤立的原子。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给独居老人建构一道周密的防护网,需要政府、市场、家庭和社会的多方合作共治。
  和年轻人一样,独居老人也有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独居老人需要生活照料,更需要精神慰藉与情感支持。子女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关爱独居老人,政府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依托专业社工来提供养老服务,通过“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互助式养老和抱团养老等多种方式,来提升独居老人的生活品质。
  银发浪潮的到来,让老人空巢化、独居化成为一种现实。避免“独居老人失联四天”再次上演,我们不能老是将希望寄托在“好邻居”身上;只有形成多渠道的“制度补血”与人文关怀,独居老人才能更有安全感、获得感与幸福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